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9篇
  免费   1017篇
  国内免费   2351篇
化学   4493篇
晶体学   319篇
力学   416篇
综合类   168篇
数学   882篇
物理学   289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1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The interaction of Methylthymol Blue(MTB)-Zinc(Ⅱ) compound and Alizarin Red S(ARS)-Aluminum(Ⅲ) compound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as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in acidic buffer solution. MTB-Zn(Ⅱ)-BSA was a blue color compound, which possesses maximum absorption at 613 nm with 172 nm, 174 nm and 18 nm of red shift compared to the MTB, MTB-BSA and MTB-Zn(Ⅱ) complexes respectively. Dual wavelength substantial amount ratio method, balance dialysis substantial amount ratio method and unity wavelength substantial amount ratio method were compar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of MTB-Zn(Ⅱ) with BSA was ε=2.20×104 L·mol-1·cm-1. Conditional proportion were defined, nMTBnZn(Ⅱ)nBSA=2∶2∶1; condition combination constant, K=2.07×1010. Combination proportion were defined, nARSnAl(Ⅲ)nBSA=6∶4∶1. Condi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reaction of ARS-Al(Ⅲ) with BSA was K=8.80×108.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of ε=2.65×104 L·mol-1·cm-1. It is suggested that combination between BSA and MTB-Zn(Ⅲ) is due to coordination force. That combination between BSA and ARS-Al(Ⅲ) is due to the coordination bond and electrostatic force.  相似文献   
112.
用化学降解法制备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 ,以其为原料合成了系列N 琥珀酰壳聚糖 ,然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进行荧光标记 ,再与K5 6 2肿瘤细胞共孵育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来确定不同分子量N 琥珀酰壳聚糖与K5 6 2肿瘤细胞间亲和性的强弱 ,为靶向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初步的参考 .结果表明N 琥珀酰壳聚糖和K5 6 2肿瘤细胞间有较强的亲和性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 ,其亲和性逐渐减弱 .  相似文献   
113.
Clean liquid oxidation of aldehydes can be accomplished using solid 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molecular oxygen at room temperature, which is a valuable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114.
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自聚产物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R与NMR表征了用醋酸钾为催化剂时 1,6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HDI)自聚产物的结构 .结果表明 ,自聚主产物是三聚体异氰脲酸酯 ,主要含有三聚体异氰脲基、异氰酸根 ,同时含有由杂质带来的微量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基、取代脲基、缩二脲基 .一维核磁谱及二维化学位移相关谱分辨出 7种羰基 ,一种NCO基 ,确定了氮上 8种不同取代结构的分子链连接情况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 ,定量地描述了自聚产物的结构 .  相似文献   
115.
新型杂多配合物K3H2[GeW8Mo3VO40]·4H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步酸化、分步加料法合成出新型杂多配合物K3H2[GeW8Mo3VO40]·4H2O,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2空间群,a=1.894 4(4)nm,b=3.292 0(7)nm,c=1.249 4(2)nm,β=90.25(3)°,V=7.792(4)nm3,Z=6.最终偏差因子R=0.063.RW=0.067.  相似文献   
116.
研究了具有非线性极化的负折射介质中孤子脉冲的传输特性,着重分析了在常规非线性传输模型中不曾出现的由负折射介质色散磁导率导致的可控自陡峭效应对孤子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自陡峭效应一样,负自陡峭效应同样造成孤子脉冲的非对称、中心偏移和高阶孤子衰减,但脉冲偏移的方向与正自陡峭效应情形相反.此外,利用可控自陡峭效应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抵消三阶色散效应导致的孤子脉冲偏移,从而实现孤子脉冲中心的无偏移传输.  相似文献   
117.
cBN晶体的Raman光谱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1000激光共聚焦Raman光谱仪研究了高温高压合成棒中的立方氮化硼(cBN)晶体、原材料六方氮化硼(hBN)和催化剂。Raman光谱测量结果表明:伴随cBN晶体生长的散射峰,出现了两条全新的Raman散射峰(约1.088 cm-1和约1.368 cm-1)。该散射峰所对应的物质可能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hBN向cBN转变时生成的不完全产物——BN的一种新相。这一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讨论cBN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118.
提出了一种利用遗传算法构造任意码长、码重、自相关限、互相关限光正交码(GA-OOC)的方法,设计了新的码字矩阵;分析了基于GA-OOC的光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构造算法简单、易于编程实现的特点;与基于PC,EPC,QC和BIBD-OOC的光码分多址系统相比,GA-OOC的光码分多址系统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GA-OOC有望用于构造二维光地址码。  相似文献   
119.
氨三乙酸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存在下,基于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溴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此催化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好,线性范围为0.4~10μg.L-1,检出限为8.5×10-8g.L-1,用于测定水样和茶叶中的锰,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2%及1.1%,回收率依次为93%~109%和94%~108%。  相似文献   
120.
采用索氏萃取法提取大气降尘中的有机物,用自制的硅胶层析柱进行了分离纯化,并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临沂师范学院前十学生公寓和临沂市汽车总站采集到的大气降尘样品中都含有较多的烷类、醛酮类、苯类和酯类有机化合物,并检测到一定量的卤代烃、酞酸酯类、多环芳烃类等有害于健康的物质.经初步推测,大气降尘中的有机化合物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有很大关系.文中对大气降尘中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将为进一步研究大气降尘中有害物质的来源、迁移及其转化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