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7篇
  免费   1011篇
  国内免费   2332篇
化学   4443篇
晶体学   321篇
力学   412篇
综合类   160篇
数学   872篇
物理学   28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634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1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The glassy transition of th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sampleswhich have been subjected to solvent induced crystallization (SINC) was investigated bymodulate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MDSC) and density measurement. The dif-ferential of heat capacity signal, d C_p/dT from MDSC,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SINCprocess. It reveals that the T_g temperature shifts to higher value with the advancement ofSINC. When the toluene-immersing time was longer (168h), the detection of T_g becomemore difficult, because some smaller peaks emerged at the lower temperatures and theseare explained as the movement of small segments in the amorphous region. These observedresults are due to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introduced by the SINC process.  相似文献   
142.
以茄呢醇为起始原料和茄呢基哌嗪为关键中间体合成了 4个N 酰基 N′ 茄呢基哌嗪 ( 4a~ 4d) ,以及 2个含葡萄糖单元的N ( 2 全乙酰葡萄糖基苯甲酰基 ) N′ 茄呢基哌嗪 ( 5 )和N ( 2 葡萄糖基苯甲酰基 ) N′ 茄呢基哌嗪 ( 6) ,共 6个新茄呢基哌嗪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NMR和MS确证 .测试了化合物 4c ,5 ,6对三种人癌细胞 (Bel 740 2 ,KB ,HCT 8)的体外生理活性 ,初步结果表明化合物 6比 4c和 5对三种所测细胞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3.
在Pd(PPh3)4催化下,将单体(S)-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S)-M-1]和(R)-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R)-M-1]分别与2,5-二(4-三正丁基锡基苯)-1,3,4-噁二唑(M-2)通过Stille交叉耦合反应合成了手性高分子P-1与P-2,并用1HNMR、13CNMR、FTIR、UV、热分析、荧光光谱、GPC和CD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手性高分子P-1和P-2都能发射较强的蓝色荧光;在高分子侧链上引入丁氧基后使得手性高分子的溶解性能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在高分子主链引入亲电子的噁二唑生色团能使其特别适合于作为空穴电子传输层,对氧和热特别稳定,是一类潜在的光电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44.
研究了基于微芯片电泳分离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连接技术,并对不同形态的Cu和As进行了快速分离和检测.  相似文献   
145.
以趋磁细菌MTB作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Pd2 ,对影响吸附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MTB对溶液中Pd2 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1~5,菌体浓度在6g/L左右,Pd2 初始浓度为20mg/L~80mg/L,室温条件下吸附30min。吸附过程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46.
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阴离子聚合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用阴离子方法进行了二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的过程,并用GPC、FTIR、NMR和动态粘弹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证明所得聚合物为具有较高分子量、窄分布的二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47.
本文应用加压原位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在反应温度50-70℃、反应压力1.0-2.0MPa, 氘代苯为溶剂,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的条件下, 考察了磷化氢与环烯烃1, 5-环辛二烯、双环戊二烯、1, 3-环己二烯、1, 4-环己二烯及1, 5, 9-环十二三烯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磷化氢与1, 5-环辛二烯反应主要生成双环膦杂环壬烷; 与其它环烯烃均不生成膦杂环化合物, 仅为一取代伯膦或二取代仲膦产物。磷化氢与环烯烃反应仍为串行机理。  相似文献   
148.
Following a freeze-thaw cycle, and the treatment of Rhodopseudomonas sphaeroides withthe nonionic detergent Lubrol PX, the permeabilized cell suspensions can be assayed directlyboth for the intracellular levels of glutamine synthetase and the state of adenylylation(i.e. the average number n of adenylylated subunits/dodecameric molecules). It seems that all components of the bicycle system are retained if cells grown with lowconcentrations of a?monia as the sole nitrogen source are used. The value of n was depend-ent upon the concentration of substrates (ATP, Pi) and allosteric effectors (ATP, gluta-mine and α-ketoglutarate) of adenylyltransferase. The value of n affected by UTP, thespecific substrate of the uridylyltransferase shows first the evidence that the bicycle cascadecontrol system studied in Escherichia coli may exist in this phototrophic bacterium.  相似文献   
149.
李亚娟  宋会花  王继业  韩占刚 《化学学报》2007,65(21):2401-2404
合成了锌(II)与3,4-吡啶二羧酸和1,10-邻菲啰啉形成的配位聚合物[Zn(PDC)(phen)]n (1) (H2PDC=3,4-吡啶二羧酸, phen=1,10-邻菲啰啉), 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 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聚合物属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a=0.77136 nm, b=1.9757(4) nm, c=1.0680(2) nm, β=95.36(3)°, V=1.6205(6) nm3, Z=4, Dc=1.683 Mg/m3, Mr=410.68, F(000)=832, μ=1.55 mm-1, 最终偏离因子R1=0.0608, wR2=0.0967. 该化合物中Zn原子与来自两个PDC的三个羧基氧原子, 另外一个PDC的吡啶氮原子, 以及phen的两个氮原子配位, 形成的ZnN3O3八面体通过PDC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网络结构. 此外还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热性质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0.
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研究了CL-7402萃淋树脂吸附铅的性能和减压微色谱柱分离富集铅的最佳条件。实验表明,此萃淋树脂吸附快,吸附容量大。在减压条件下,以1mol/LHBr为上柱介质,2mol/LHNO3为洗脱液,可使铅与铜、铁等金属离子快速分离。采用三溴偶氮胂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