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15篇 |
免费 | 1246篇 |
国内免费 | 246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255篇 |
晶体学 | 237篇 |
力学 | 369篇 |
综合类 | 298篇 |
数学 | 681篇 |
物理学 | 27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157篇 |
2021年 | 142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45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246篇 |
2016年 | 150篇 |
2015年 | 256篇 |
2014年 | 276篇 |
2013年 | 394篇 |
2012年 | 375篇 |
2011年 | 390篇 |
2010年 | 429篇 |
2009年 | 477篇 |
2008年 | 543篇 |
2007年 | 450篇 |
2006年 | 494篇 |
2005年 | 479篇 |
2004年 | 334篇 |
2003年 | 283篇 |
2002年 | 267篇 |
2001年 | 306篇 |
2000年 | 331篇 |
1999年 | 172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98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4篇 |
1971年 | 3篇 |
196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利用三维荧光-紫外光谱表征了荧光猝灭剂的赋存状态,当样品体系中存在Fe(Ⅲ)的情况下,胡敏酸会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而其紫外光谱基本不受影响。考察了胡敏酸荧光强度I值(Ex/Em=300 nm/510nm)和紫外吸光度A值(UV300)的变化,I/A比值越小,说明水样中猝灭剂Fe(Ⅲ)浓度越高。当胡敏酸为10,15和20 mg·L~(-1)时,根据Stern-Volmer公式I/I_0=1-f_c×K_c×[c]/(1+K_c×[c])以及拟合函数I/A=f×[k/(CFe~(3+)+c)+b],拟合得到荧光猝灭常数K_c=1.08~1.15,比例系数f_c=1.10~1.14之间,胡敏酸荧光强度值与吸光度比值(I/A)及铁离子浓度(C_(Fe~(3+))相关曲线系数f=0.83~1.19,k=587.19~612.19,c=0.87~0.92,b=-87.09~-46.36,拟合曲线相关性R~2均为0.99。Stern-Volmer公式描述了Fe(Ⅲ)对胡敏酸荧光的猝灭作用,但实际样品测定时难以获得无猝灭剂时的荧光强度I_0。基于荧光强度I_0与紫外吸光度A之间的内在联系,两者比值I/A与Fe(Ⅲ)浓度c的拟合函数亦可以反映Fe(Ⅲ)对胡敏酸荧光的影响。利用拟合公式预测城市污水厂及纳污河流样品的树脂分离富集液中铁离子浓度,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实际测量值相比,铁离子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铁离子浓度大于0.4 mg·L~(-1)时)预测结果较好,可以判断猝灭剂的存在及相应浓度。 相似文献
72.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未知气体组分进行监测,需要对气体组分进行定性识别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LASSO变量选择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领域。将LASSO方法引入到红外光谱分析领域,提出一种LASSO变量选择技术结合循环线性最小二乘(LCLS)分析的定性识别方法,并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对其进行验证。实验采集CO,C2H4,NH3,C3H8,C4H10和C6H14六种单组分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吸光度谱以及一组C2H4和NH3混合组分的吸光度谱,结合实验室自建光谱数据库,先采用LASSO方法对采集的光谱进行初步定性分析,然后使用LCLS方法剔除干扰组分。实验结果表明,LASSO结合LCLS的方法能有效识别出光谱中的目标组分,即使是在干扰严重的光谱波段也可以剔除掉大部分的干扰组分。 相似文献
73.
激光共振电离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一路或多路激光将待测原子选择性共振激发与电离,通过测量离子信号来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光谱技术。研建了一套激光共振电离光谱装置,用于原子高激发态能级结构参数的测量。分别从该装置的总体结构、关键技术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该套装置主要包括高调谐精度的染料激光器系统、高效的激光离子源系统和高分辨率的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染料激光器系统包括3台多纵模可调谐染料激光器和1台单纵模可调谐染料激光器,均为脉冲工作方式,重复频率为10 kHz,泵浦源均为532 nm的Nd∶YAG固体激光器。激光离子源系统包括原子化源、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区和离子光学透镜组三部分组成,样品在原子化源中被电加热实现原子化,喷射出的原子被激光选择性激发、电离,产生的离子被离子传输透镜整形成能量分散小、束窄的离子束。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采用了反射式结构设计、脉冲垂直推斥技术和偏转板调节技术。利用此装置,实验测定了U原子的自电离态光谱,获得了U原子一条较佳的三色三光子共振电离路径,对应激光的波长分别为591.7,565.0和632.4 nm。此系统还可用于测量同位素位移和原子超精细结构等参数。另外,由于此系统中联用了质量分析器,因此可用于样品多元素分析、痕量元素分析、同位素丰度分析。 相似文献
74.
研究两种平衡电路,它可以统一解释电位计、电桥和运放电路等各种零电路.用于运放以后,平衡电路可以克服经典应用时的局限性,特别是它能使平衡电路自动地、瞬时地达到平衡,并且能处理从直流扩展到包括低频、高频的交流信号. 相似文献
75.
76.
The decay process J/ψ→p X X→p P,where p,p and P are the proton,antiproton and pseudoscalar states,respectively,has been studied in terms of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and the generalized moment analysis methods.The result shows that we can identify the spin,but cannot determine the parity of the baryon resonance state X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J/ψ→p X X→p P. 相似文献
77.
1-(2,6-二溴-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与锌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 1- (2 ,6-二溴 - 4 -硝基苯 ) - 3- (4 -硝基苯 ) -三氮烯 (DBNPNPT)与锌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Triton X- 10 0的存在下 ,p H=9.0— 11.0的 Na2 B4 O7- Na OH介质中 ,DBNPNPT与锌 ( )可生成橙黄色络合物。建立以 5 35 nm为参比波长 ,4 4 0 nm为测定波长的双峰双波长测定法 ,该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34× 10 5L· mol-1· cm-1。对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直接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8.
本文报道用X-射线衍射(XRD),TEM和FTIR光谱考察了在不同的制备条件下BSA-SDS-Ag的SDS-Ag聚合物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以及表面性质,随制备条件的不同,微粒的表面形貌有很大的差异。体系在微也液状态下,用甲醛作还原剂,可把银离子还原为单质,进而聚集成包裹型的团状微粒,微粒粒径32-60nm;微粒表面结构复杂,表明Ag^+先后与蛋白质中的某些氨基酸残基产生化学键合,再还原为Ag粒,进而聚合成网状结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79.
利用几何特性及神经网络进行人脸探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脸识别过程中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人脸探测 ,因为一旦从图像中定位并提取到了人脸 ,那么下一步的人脸识别工作就变得非常容易。眼睛是人脸图像中最容易探测的部位 ,而且通过探测双眼来发现人脸最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由粗到细的两级人脸探测方法。在第一级中 ,眼睛和脸是通过测量眼睛的尺寸和眼睛与脸的位置关系探测到的 ,第一级的输出是一个尺寸归一化的人脸 ,但偶尔也伴随着一个或多个因对复杂背景中与眼睛类似的物体的误判而得到的非人脸图像 ;第二级神经网络正是用来过滤掉第一级中被误判的人脸。实验表明 ,这种由粗到细的两级人脸探测系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探测正确率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