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0篇
  免费   1264篇
  国内免费   2433篇
化学   4310篇
晶体学   239篇
力学   352篇
综合类   301篇
数学   685篇
物理学   275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1年   3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研究了低于300 ℃时两种氧化铈对稀燃阶段NOx存储性能的影响,催化剂由2%(w)Pt/Al2O3(PA)与CeO2-X(X=S,I)机械混合制备. X射线衍射(XRD),BET表面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表征材料的物理结构.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用于表面Ce3+和活性氧定量.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用于分析表面NOx吸附物种. 相比于CeO2-I,CeO2-S 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包括高比表面积、丰富的空隙结构、较高的抗老化能力及表面Ce3+浓度. 因而,Pt/Al2O3+CeO2-S 表现出优异的NOx存储能力. 此外,PA+CeO2-X(X=S,I)上存在Pt 与CeO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提高表面氧物种的活性进而促进NO氧化及NOx存储. PA+CeO2-S上的这种相互作用要强于PA+CeO2-I. 研究表明,表面Ce3+浓度和活性氧含量对NOx存储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经过水热处理后,Pt 与老化的氧化铈(ACS,ACI)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并且两种氧化铈NOx存储性能显著下降. 另外,与PA+ACS(ACI)相比,PA+PACS(PACI)样品NOx存储能力得到改善,这归因于表面氧物种活性增加能促进硝酸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2.
余长春  路勇 《分子催化》1997,11(4):261-267
报道了用脉冲反应研究Ni/Al2O3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反应的结果。脉冲反应显示,在还原的Ni/Al2O3催化剂上,CH4在673K就开始发生分解,并有C2H6、C2H4生成,1023K下,CH4几乎完全分解,单纯的CO2则很难在还原的催化剂上发生反应,在973K以上的高温下才会有少量C胜成CO.CHCO2的脉冲反应表明,当CH4在较低温度下开始分解时,CO2也会发生分解,并生成CO。脉冲反  相似文献   
183.
申书昌  彭程  王荻 《应用化学》2019,36(6):717-725
通过酸洗、硅烷偶联剂表面活化、键合苯甲酰异硫氰酸酯对蒙脱土进行改性,制得新型固相萃取(SPE)材料。 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改性蒙脱土的结构和形貌。 考察了制备的SPE填料对水中As3+、Bi3+、Cu2+、Sb3+、Sn2+和Pb2+的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固相萃取条件,对6种金属离子吸附容量分别为10.83、11.92、12.67、10.43、10.01及10.54 mg/g。 通过SPE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了样品中As3+、Bi3+、Cu2+、Sb3+、Sn2+和Pb2+ 6种重金属离子的含量,检出限分别为0.024、0.013、0.075、0.037、0.011和0.064 μg/L。  相似文献   
184.
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是将聚合物与一种或多种无机纳米粒子复合而成的一种材料,它同时具有无机纳米粒子和聚合物的优良特性,在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20年来,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备受关注[1~6].包括杂化微凝胶在内的纳米复合微球是无机-聚合  相似文献   
185.
0 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 silver carboxylates have attractedmany interests, mostly because they are promisingcandidates in the growth of metal thin films via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OCVD) tech-niques. These sliver compounds show low light sensi-tivity and relatively high thermal stability. Several ex-amples of bisphosphine ligands coordinated silver car-boxlylates have been reported[1 ̄4].Monophosphine coordinated silver complexes areexpected to have better volatility,…  相似文献   
186.
以高密度梳状PEG(CPEG)作为表面改性材料, 将PEG末端羟基转化为醛基, 将梳状PEG和线形PEG固定在氨基化的PET膜表面, 并利用表面的反应性醛基进一步固定了氨基酸和整合素配体多肽片段RGD多肽. 红外光谱、 接触角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结果表明, 该法可有效地固定氨基酸和多肽, 获得模拟细胞膜中多糖-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的特异性功能表面. 对两种不同结构的PEG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CPEG比线形PEG(LPEG)具有更好的抗非特异粘附性. 此外, CPEG比LPEG具有更多的活性反应基团, 用PEG末端活性的醛基固定整合素配体多肽片段RGD, 可有效地诱导材料表面的内皮细胞化, 改善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7.
掺铁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iC l4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与常规加热2步合成法制备掺铁纳米TiO2。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 is)、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掺铁纳米TiO2是以锐钛矿为主相的混晶,平均粒径约为10 nm,适量Fe3+的掺杂能促进金红石相变,抑制锐钛矿晶粒的生长,使Ti2p电子结合能升高0.3 eV,并使TiO2吸光能力增强,带边吸收向可见光区移动。在UVA段(320~400 nm)光照下,通过对维生素VB12的光催化降解,发现掺入摩尔分数为0.5%的Fe3+的纳米TiO2能明显提高其光催化活性,使维生素B12的降解速率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188.
The asymmetric reduction of prochiral ketones was catalyzed by a class of recoverable and highly stable chiral ferrocenyl amino alcohols derived from natural amino acids to yield optically active secondary alcohols in high chemical yields and moderate to good enantiomeric excesses.  相似文献   
189.
CBS法合成光学活性二茂铁基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天然氨基酸合成的手性β-氨基醇(4a~4c)为催化剂,用于不对称硼烷还原反应来合成光学活性的二茂铁基醇(1a~1e),对映体过量值高达96%。  相似文献   
190.
Addition of one equivalent of LiN(i-Pr)2 or LiN(CH2)5 to carbodiimides, RN=C=NR [R=cyclohexyl (Cy), isopropyl (i-Pr)], generated the corresponding lithium of tetrasubstituted guanidinates {Li[RNC(N R^′2)NR](THF)}2 [R=i-Pr, N R^′2=N(i-Pr)2 (1), N(CH2)5 (2); R=Cy, N R^′2=N(i-Pr)2 (3), N(CH2)5 (4)]. Treatment of ZrCl4 with freshly prepared solutions of their lithium guanidinates provided a series of bis(guanidinate) complexes of Zr with the general formula Zr[RNC(N R^′2)NR]2Cl2 [R=i-Pr, N R^′2=N(i-Pr)2 (5), N(CH2)5 (6); R=Cy, N R^′2=N(i-Pr)2 (7), N(CH2)5 (8)]. Complexes 1, 2, 5-8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1H NMR spectra.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complexes 1, 7 and 8 were further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