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636篇
化学   1281篇
晶体学   66篇
力学   124篇
综合类   83篇
数学   233篇
物理学   9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41.
求证具有强半格结构的完全正则半群成为P-完全正则半群的充分条件.利用半群的强半格结构以及同余的性质.完全单半群的强半格-正规群带是P-完全正则半群.矩形群的强半格正规纯正群类ONBG,左群的强半格左正规纯整群类LONBG,群的强半格Clifford半群类,矩形带的强半格正规带类NB,都具有性质P.  相似文献   
942.
建立了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2D-UPLC-Q/TOF-MS)对替考拉宁组分分离和杂质结构解析的分析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流动相中含不挥发性磷酸盐的色谱系统不适用于液相色谱-质谱快速鉴定替考拉宁杂质的难题。一维超高效液相色谱以Octadecyl silica (ODS) hypersil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进行色谱分离,以3.0 g/L磷酸二氢钠溶液(pH 6.0)/乙腈=9/1 (v/v)为流动相A、3.0 g/L磷酸二氢钠溶液(pH 6.0)/乙腈=3/7 (v/v)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 1.7 μm)进行脱盐,以0.01 mol/L甲酸铵(pH 6.0)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脱盐洗脱。质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全信息串联质谱(MSE)模式采集质谱数据,锥孔气流速50 L/h,锥孔电压60 V,离子源温度120 ℃,雾化气流速900 L/h,雾化气温度500 ℃,毛细管电压2500 V,碰撞能量20~50 eV。根据杂质精确质量数及其二级质谱信息推导其结构,并对替考拉宁主要成分TA2-2的裂解规律进行了推导,发现了2个母核特征离子;对《欧洲药典》10.0收录的10个组分及22个杂质组分进行二级质谱分析,发现了3个新杂质组分。采用该法既可以使用一维超高效液相色谱根据相对保留时间进行组分准确定位,也可以使用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二级质谱信息快速、简便、灵敏地对杂质进行结构鉴定,为替考拉宁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3.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高容量、低价格等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规模储能设备。然而,副反应、锌枝晶和有限的使用寿命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我们将电解质添加剂甘氨酸(Gly)引入到常规水系ZnSO4电解质中。Gly中的极性基团(—COOH和—NH2)可以调节Zn2+的溶剂化结构,从而重新分配Zn2+的沉积以避免枝晶和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在ZnSO4电解质中添加50 mmol·L-1的Gly后(ZnSO4-Gly),Zn||Zn对称电池在1 mA·cm-2和1 mAh·cm-2下,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寿命(3 000 h),明显高于使用ZnSO4电解质的性能(300 h)。以ZnSO4-Gly为电解液的Zn||MnO2全电池,在比电容和倍率性能方面比无添加剂器件表现得更好。  相似文献   
944.
该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乙二胺杂化的锗酸锌纳米带(NH2-Zn2GeO4 NRs),并用于铀酰离子(UO22+)的检测和吸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以及荧光光谱等对纳米带的结构及其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H2-Zn2GeO4 NRs表面含有大量的—Ge—O—H和—NH2基团,为UO22+的检测和吸附提供了丰富的结合位点。此外NH2-Zn2GeO4 NRs可高效、高选择性地吸附和检测UO22+,其对UO2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90 mg...  相似文献   
945.
在各类光学系统设计过程中,由于实验系统对于光学器件的透反射率要求不同,需要确定光学器件的透反射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对光学器件的透反射率进行精准测量及标定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激光光源进行声光调制,使得激光输出功率的稳定度显著提高,避免了测量时光源不稳定带来的较大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光源输出功率,稳定度维持在0.05%/h,甚至更高的水平,满足了光学器件透反射率测量的误差小,精度高等要求。  相似文献   
946.
The authors show that linear simple groups L_2(q) with q ∈ {17, 27, 29} can be uniquely determined by nse(L_2(q)), which is the set of numbers of elements with the same order.  相似文献   
947.
邵景玲 《分析测试学报》2016,35(11):1491-1495
采用准静态扫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法测定了扇贝样品中的2种贝类毒素。毛细管内首先充满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缓冲溶液,调节缓冲溶液的pH值,使电渗流等于SDS胶束的电泳流速,电动进样时,带正电荷的贝类毒素离子被SDS扫集吸附,由于SDS在毛细管内处于准静止状态,可使进样时间延长至320 s。与常规电动进样MEKC相比,石房蛤毒素和软骨藻酸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提高950和810倍。该方法对石房蛤毒素和软骨藻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05,0.12 ng/m L。方法可实现对扇贝样品中2种贝类毒素的快速、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948.
以酵母菌为生物模板辅助沉淀法制备了Ce O2空心微球。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00℃煅烧后得到了Ce O2空心微球,其形态与酵母菌一致为椭球体,球壳是由大小约为25 nm的Ce O2纳米颗粒组成,比表面积为22 m2·g-1,远大于未用模板制备的Ce O2微粒的比表面积。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测定,得到Ce O2空心微球的禁带宽度为3.03 e V,相比于相同条件下合成的无模板Ce O2禁带宽度(3.42 e V)明显减小。室温下用模拟太阳光照射降解酸性橙7(AO 7)对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照射120 min之后降解率能达到96%以上,降解效果明显高于未使用模板的Ce O2微粒。对Ce O2空心微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49.
张长丽  田佳津  邵阳  徐鉴 《无机化学学报》2016,32(12):2069-2074
设计合成基于苯并噻唑Zn2+荧光增强型探针BHP,在HEPES缓冲液中测其对Zn2+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HP对Zn2+有较高的选择性,对其他金属离子如Cd2+,Fe2+,Ni2+,Pb2+,Hg2+,Al3+,Mn2+,Ag+,Cu2+,Co2+,Na+,K+,Mg2+和Ca2+无明显荧光增强响应。BHP与Zn2+按1:1计量比配位,在生理条件下荧光强度不受pH值影响。在HeLa细胞中对Zn2+的造影表明BHP可用于生物体Zn2+检测。  相似文献   
950.
癌症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因此癌细胞的有效捕获和敏感检测对基础研究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催化活性和固有的发光性能等特点,MOFs已被成功地开发为传感平台实现对癌症及其标志物的检测。综述了基于MOFs的电化学、荧光、电化学发光、比色传感器在癌细胞及核酸、蛋白质等生物标志物检测中近3年的研究进展,从MOFs材料,检测物类型,检测方法、检测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各自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对以后MOFs纳米材料在癌症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