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636篇
化学   1257篇
晶体学   63篇
力学   124篇
综合类   82篇
数学   230篇
物理学   9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建立了测定甲基原薯蓣皂苷(MPD)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制样,采用氨基柱(200mm×4.6mm,5μm),以乙腈-水(体积比90:10)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2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08nm;MPD在0.1008~1.008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精密度实验的RSD为2.4%(n=6),重复性实验的RSD为1.6%(n=5),平均回收率为98.4%.3批MPD原料的批内平均含量均不少于92.89%(n=5),批间平均含量为93.78%(n=3).  相似文献   
112.
合成了一系列1,5-二烷基氨基蒽醌类和含有可光致聚合CH2=CHCO2基团且具有分子内电子转移特征的烷基氨基蒽醌类有机光功能化合物. 通过1H NMR, IR和M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通过光引发测试等实验证明, 含有可光致聚合CH2=CHCO2的基团、具有分子内电子转移特征的烷基氨基蒽醌/邻氯六芳基双咪唑(HABI)体系, 在500 nm左右的可见光照射下, 且具有较快的光漂白速度和较高的光引发效率, 可以与Ar+激光器匹配作为高效可见光敏聚合的光引发-吸收剂使用.  相似文献   
113.
HCV全基因组培养细胞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比较蛋白质组技术研究了转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全基因组的人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模型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 建立了Huh7-HCV的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表达图谱和数据库. 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和图像分析, 对表达差异2倍以上蛋白质点进行了胶内酶解和MALDI-TOF MS鉴定. 得到包括与细胞骨架蛋白、细胞周期、凋亡和信号转导等相关的14个蛋白质, 并且用Western blot验证了热休克蛋白70的蛋白质组研究结果. 利用HCV全基因组培养系统,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 为研究HCV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 为深入研究HCV病毒复制和分子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4.
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分散在疏水性表面活性剂双十六烷基磷酸(DHP)溶液中形成稳定、均相的分散液,然后制备多壁碳纳米管-DHP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MWNT-DHP/GCE).应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沙丁胺醇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对沙丁胺醇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氧化反应为一电子一质子过程,氧化电位比裸玻碳电极负移40 mV,峰电流增加了4.5倍.在最佳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沙丁胺醇浓度在8.3×10-7~3.3×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开路富集2min,检出限达1.8×10-7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冷蒿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106个峰,确定了101种化合物,它们主要是二甲基-甲撑基环庚(17.67%)、3,3,6-三甲基-1,5-庚二烯醇-2(16.40%)、3,3,6-三甲基-1,4-庚二烯醇-6(8.55%)、桉树脑(5.57%)、3,7-二甲-基2,6-辛二烯醇-1(3.85%)、神圣亚麻三烯(3.73%)、1-甲基-3-异丙基苯(3.26%)、桥环[2,2,1]萜烯(2.91%)、樟脑(2.26%)、香叶烯(2.20%),以上1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6.40%。  相似文献   
116.
研制了适合在线气体分析的电晕放电大气压电离源(corona discharge 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zation source)及其与商品质谱仪(LTQ-MS)的接口,对其试剂离子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以H2O. (H2O)为试剂离子,对乙醇气体进行检测,并分析了该离子的产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潮湿氮气中电晕放电产生的主要试剂离子是m/z36、37和55;而在含丙酮的潮湿氮气中则产生m/z59和76等离子。利用静态顶空-电晕放电大气压电离质谱对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m/z64为检测对象,乙醇气体浓度的最低检出限可达2.4×10-7g/L;而以m/z47为检测对象,检出限为5.9×10-6g/L。同时还利用动态顶空-电晕放电大气压电离质谱对栀子花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为生物挥发性物质的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7.
利用低温STM研究了非手性的棒状并五苯分子在Bi(111)表面形成的手性风车团簇.在团簇内部,并五苯分子分别沿Bi(111)的3个对称轴方向平行排列,形成6个不同的分子带.在每个分子带中,相邻分子之间有一个滑移错位.当平行排列的分子数多于4时,滑移错位发生反向,形成弯曲的风车扇叶.我们认为,分子的滑移错位来自于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而滑移错位的反向是团簇内部的吸引力导致的密堆积的结果.这两种作用的竞争是形成手性风车团簇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18.
陈海燕  邵艳群  唐电 《电化学》2011,17(2):231-233
低温热分解法制备Ti/Ru0.1Ti0.1Sn0.8O2.XRD表征该样品结构特性,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定电极性能.结果表明,Ti/Ru0.1Ti0.1Sn0.8O2物相属细小的金红石相,在20 mV/s扫速下该电极比电容达933F/g.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衰减23.6﹪,显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可逆性.  相似文献   
119.
微波消解/ICP MS法测定不同地点虎耳草中16种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消解/ICP-MS法对3个地点虎耳草中16种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点虎耳草元素的含量相差较大,虎耳草中Ca元素与海拔高度呈线性关系.该法的加样回收率在95.3%~10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8%~2.82%之间,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结果为虎耳草的药效性和药理毒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0.
建立了人参和黄芪中55种除草剂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中残留的药物经乙腈提取,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二氯甲烷洗脱,最后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55种农药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4 ~20 μg/kg和2~100 μg/kg.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55种药剂的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