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3篇
  免费   1053篇
  国内免费   880篇
化学   4876篇
晶体学   70篇
力学   360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752篇
物理学   24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73年   4篇
  1969年   4篇
  1968年   7篇
  1967年   3篇
  1966年   5篇
  19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We give an exposition of the details of the proof that all highest weight representations of the Virasoro algebra forc<1 which are not in the discrete series are non-unitary.This work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DOE grant DE-FG02-84ER-45144, NSF grant PHY-8451285 and the Sloan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992.
该文建立了Hersch-Pfluger偏差函数ψK(r)和第二类完全椭圆积分ε(r)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完全椭圆积分及某些初等函数的组合的单调性和凹凸性的研究获得了完全椭圆积分的一些不等式, 并且藉此得到Hersch-Pfluger偏差函数ψK(r)的几个渐进精确的上界估计.  相似文献   
993.
采用TM110谐振腔和φ2mm样品管,在17℃室温条件下成功地记录了MMA本体聚合反应过程中增长自由基的ESR谱。当把DMA加入到MMA和BPO中后,立即抽取0.17ml混合液到φ2mm样品管并记谱。以后每隔2分钟记谱一次,波谱从13(5+8)条线逐渐变成9(5+4)条线。我们用阻碍振荡模型和构象重叠模型作了模拟。从全部谱图看,前者似更合理些。ESR实验表明:在聚合过程前期,自由基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但从聚合中期的某一时刻开始,浓度剧增,它正好同步地与本体聚合反应的自加速效应相对应,而且其变化规律和单体转化率相平行。最后,我们用微波功率饱和方法观测到9线谱的协同自旋跳跃所产生的卫线,证明了主导的电子自旋晶格弛豫机理来自电子一核自旋间的偶极偶合角调制。  相似文献   
994.
995.
Poly(3,6‐silafluorene) is a typical wide band‐gap conjugated polymer with ultraviolet light emission. The blue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the 3,6‐silafluorene‐based copolymers via intrachain energy transfer was reported in this study. The monomer containing vinylene, anthracene, and tri‐arylamine moieties incorporated into the poly(3,6‐silafluorene) backbone can form efficient deep‐blue emitting copolymers with EL efficiency of 1.1–1.9%.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47: 3286–3295, 2009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有限差分方法中的预估校正格式求解裂变产物在燃料芯块中的扩散方程,并进行了灵活的边界条件处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计算精度,为有效开展对反应堆燃料元件破损探测信号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条件.对数值计算过程进行了一定的物理分析,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了数值计算过程中一些特殊处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7.
对a∈(0,1/2)和r∈(0,1),Ramanujan广义模方程中的广义Grǒtzsch环函数μa(r)定义如下:μa(r)=[πκa^1(r)]/[2sin(πa)κa(r)].该文通过研究μs(r)和μ(r)的关系,以及μa(r)和一些初等函数的组合的单调性和凹凸性,获得了μa(r)的几个精确不等式,从而把μ(r)的一些熟知的性质推广到μa(r)上.  相似文献   
998.
999.
本文采用基于多体格林函数方法和Bethe-Salpeter方程(GW/BSE)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和非绝热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两种不同桥连化学键构型(5-6构型和6-6构型)的酞菁锌-富勒烯(ZnPc-C60)给受体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及其弛豫过程. 对于6-6构型,ZnPc-C60的最低激发态S1态为光谱明态,即ZnPc的局域激发(LE)态,因此,6-6构型的ZnPc-C60在光激发之后几乎不会发生电荷分离过程. 相比之下,5-6构型的ZnPc-C60的S1态是C60的LE态,为光谱暗态,而作为光谱明态的ZnPc的LE态的能量更高. 而且,在ZnPc和C60的LE态之间还存在若干电荷转移(CT)态. 因此,电荷转移会在从高能的ZnPc的LE态到低能的C60的LE态的弛豫过程中发生. GW/BSE级别的非绝热动力学模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电子结构计算的结论,并给出了相关过程的时间尺度:从ZnPc到C60的超快激发态能量转移过程在前200 fs完成;随后发生的是由C60到ZnPc的超快空穴转移过程. 本工作表明不同的桥连化学键模式(即5-6和6-6构型)可用于调节ZnPc-C60给体-受体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及其光电性质. 与此同时,本工作证明了GW/BSE级别的非绝热动力学方法是探索非周期性给体-受体复合物、有机金属配合物、量子点、纳米团簇等复杂体系的光诱导动力学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The authors describe an oligonucleotide-based lateral flow test for visual detection of Ag(I). The assay is based on cytosine-Ag(I)-cytosine [C-Ag(I)-C] coordination chemistry to capture gold nanoparticle (AuNP) tags in the test zone. A thiolated C-rich oligonucleotide probe was immobilized on the AuNPs via gold-thiol chemistry, and a biotinylated C-rich oligonucleotide probe was immobilized on the test zone. The AuNPs labelled with C-rich oligonucleotides are captured by Ag(I) ions in the test zone through the C-Ag(I)-C coordination. The resulting accumulation of AuNPs produces a readily visible red band in the test zone.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test is capable of visually detecting 1.0 ppb of Ag(I) which is 50 times lower than the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as defined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for drinking water. Hence, the test is inexpensive and highly sensitive. It was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of Ag(I) in spiked samples of tap water and river water. In our perception, the test is a particularly valuable tool in limited resource settings.
Graphical abstract Graphical Abstr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