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9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1323篇
化学   2531篇
晶体学   179篇
力学   238篇
综合类   218篇
数学   456篇
物理学   16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烧结增效剂中主成分三氧化二硼和二氧化锰含量的方法。用盐酸-硝酸混合溶液溶解样品,选择波长257.610,249.773 nm两条谱线分别作为测定硼和锰的分析线,采用背景校正来扣除干扰。方法用于烧结增效剂样品分析,测定结果与化学法测定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曲拉通X-100(Triton X-100)/正己醇/正庚烷/RuCl_3·3H_2O水溶液构成微乳液,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Ru颗粒,再破乳将其负载于NaY分子筛得到M-Ru/NaY催化剂.通过XRD、BET、XPS、SEM、TEM及DSC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M-Ru/NaY催化剂具有金属钌平均粒径小,分布均匀,高度分散等优点.以对苯二酚加氢制1,4-环己二醇为探针反应,对微乳法和传统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对对苯二酚加氢活性的影响及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实验结果表明,M-Ru/NaY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50℃,氢气压力4.0 MPa,m(M-Ru/NaY)∶m(对苯二酚)=0.2∶1,溶剂为异丙醇,此条件下反应30 min,对苯二酚转化率为100%,1,4-环己二醇的选择性高达92.6%.还考察了M-Ru/NaY催化剂的稳定性.最后,探讨了对苯二酚加氢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103.
合成并表征了2个新的基于6-甲氧羰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的单核铜(Ⅰ)双膦配合物[Cu(mmbpy)(dppp)]ClO41)和[Cu(mmbpy)(dppb)]ClO42)。研究结果表明,铜(Ⅰ)配合物12均表现为扭曲变形的N2P2四面体几何构型,其P-Cu-P键角受辅助双膦配体控制。在常温下,这2个铜(Ⅰ)配合物在固态时均具有发光性质,并且相对于双膦配体亚甲基链的长度,P-Cu-P键角对其光物理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在2,2''-联吡啶环上引入2个甲基取代基对改善铜(Ⅰ)配合物的发光性能也被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4.
以易获取的氯化铜、氯化锌、氯化亚锡等无毒材料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Cu2ZnSnS4纳米粒子.并采用XRD、SEM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和硫源对Cu2ZnSnS4纳米粒子的晶相结构、显微形貌的影响,并以降解罗丹明B为模型,研究了Cu2ZnSnS4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在180 ℃下使用Na2S为硫源反应12 h所得的产物为形貌均一的多晶Cu2ZnSnS4纳米粒子;在该条件下制得的产物降解20 mg/L罗丹明B时,在LED灯光照150 min后其光催化效率达到98;以上且降解过程中逐步脱乙基生成4种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05.
互相关法在光纤液滴指纹图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光纤液滴指纹图的实时分析,引进了互相关分析法.在对乙醇溶液测量的过程中,将50%浓度的乙醇溶液对应的光纤液滴指纹图作为参考指纹图,然后将测得的光纤液滴指纹图与参考指纹图进行互相关,得到光纤液滴指纹图的相关曲线,从中提取与液体参量有关的各种信息.利用互相关分析法对各种浓度的乙醇溶液进行了处理,得出了相关峰高度与浓度的单调关系,验证了互相关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低温合成YAG∶Tb3+荧光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以及N,N-亚甲基双丙烯桥酰胺为胶联剂,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在低温下合成精细粒度Y3Al5O12∶Tb3 (YAG∶Tb3 )荧光粉.分别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激发和发射光谱测量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烧结温度对样品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的影响,以及样品发光性能与烧结温度和Tb3 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YAG晶相形成温度为850℃;粉体颗粒大小均匀,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颗粒粒径增大,结晶程度提高;观察到Tb3 中4f-5d的吸收带以及5D4-7Fj(j=6,5,4,3)的特征发射带,最强吸收与最强发射分别发生在272,541.8 nm,与量子理论(E=1.24/λ)的计算结果相吻合,其发光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观察到了Tb3 在Y3Al5O12中的浓度猝灭现象.  相似文献   
107.
Most results on the polynomial-like iterative equation are given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given function is monotone,while a work by L.Liu and X.Gong gets nonmonotone PM solutions with height 1 when the given function is of the same case.Removing the condition on height for the given function,we first give a method to assert the nonexistence of C0solutions,then present equivalent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PM solutions with finite height.Finally,as an application of the equivalent conditions,we construct the PM solutions in the case that the given function has one fort.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喷气燃料中悬浮物有机成分的分离和定性分析。先通过孔径0.02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分离出喷气燃料中的悬浮物,依次用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悬浮物中的有机成分,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悬浮物的正己烷相溶液和二氯甲烷相溶液进行定性分析,共检测出了2,6-二叔丁基对甲酚、1,2-二氧芑-3-乙酸,6-十六烷基-3,6-二氢-6-甲氧基-甲基酯、5-甲基-5H-苯并[23-c]咔唑等47种成分,为研究悬浮物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比较了三阶段Hermit插值和二次多项式的表面张力-稀释倍数拟合曲线及其求积方式,得出由三阶段Hermit插值所得n 1个离散数据点的拟合曲线,及对其前n个离散数据点所在区间上进行求积较佳。在三阶段Hermit插值拟合及求积方式下,分析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茶皂素和去菌体前后含鼠李糖脂发酵液溶液浓度与表面张力-稀释倍数积分值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F值和r值,结果显示:F值大小受积分区间、(生物)表面活性剂种类、溶液浓度与临界胶团浓度的比值大小及溶液中杂质的影响,但F值均大于F0.005。  相似文献   
110.
用标准的150 W幻灯灯泡的钨丝作原子化加热材料,设计制作了一种新颖的、结构简单的钨丝电热原子化器,同时还设计了该原子化器的电源电路和信号的数据采集电路.该原子化器能的最高原子化温度可达3100 K左右;编写了硬件的控制软件和信号处理的应用软件.用该原子化器将实验室一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改装成钨丝原子吸收光谱仪,并以铜元素标准溶液和PerkinElmer公司多元素标准溶液对仪器性能作了研究.仪器对铜的检出限为0.0133 μg/mL,线性范围为0.10~4.0 μg/mL;对1.0 μg/mL的铜标准溶液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RSD=4.1%(测试次数n=10),每次分析所需样品量20 μ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