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化学   314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58篇
物理学   2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 with metolachlor as template was firstly coated on stainless steel fiber through chemical bonding strategy to solve the fragility problem of silica fiber substrate for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The surface pretreatment of stainless steel fiber and the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o enhance the preparation feasibility and MIP coating performance, and then a porous and highly cross-linked MIP coating with 14.8-μm thickness was obtained with over 200 times re-usability which was supported by non-fragile stainless steel fiber adoption. The MIP coating possessed specific selectivities to metolachlor, its metabolites and other chloroacetanilide herbicides with the factors of 1.1–4.6. Good extraction capacities of metolachlor, propisochlor and butachlor were found with MIP coating under quick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kinetics, and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3.0, 9.6 and 38 μg L−1 were achieved,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MIP-coated stainless steel fiber was evaluated for trace metolachlor, propisochlor and butachlor extraction in the spiked soybean and corn samples, and the enrichment factors of 54–60, 27–31 and 15–20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6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TPGDA)为单体,S-1-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作为RAFT试剂防止反应体系交联,进行RAFT分散共聚合.通过在成核以后加入RAFT试剂和多官能度单体(TPGDA)的两步法分散聚合反应得到了粒径接近单分散的球形聚合物粒子,其粒径大小在1.9~2.7μm范围,粒径分布为1.12~1.24.采用凝胶色谱法(GPC)、核磁共振(1H-NMR)对所得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MWD)、共聚物组成、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GPC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呈双峰分布,说明在成核期形成了线形的MMA均聚物,而在成核后由MMA与TPGDA共聚生成了支化的共聚物.1H-NMR结果显示所得共聚物具有支化的结构,共聚物中TPGDA的比例低于其在初始原料中的比例.此外,所得共聚物的特性黏度随转化率升高而降低,形状因子α从0.643降低到0.548,进一步证明了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  相似文献   
63.
1引言 煤热解产生的富氢气体经过富集和纯化,得到的氢气既可作为氢燃料电池或航空航天发动机的燃料,也可以作为化工原料,还可用于改善其它气体燃料的燃烧性能等,用途广泛.所以,用热解煤的方法生产的洁净或改质的燃料,既能减少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煤中所含的较高经济价值的化合物,具有保护环境、节能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广泛意义.目前,对于煤热解制备氢气相应的催化剂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实验以γ-Al2O3载体负载系列氧化物为催化剂,对煤热解制备氢气反应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负载型氧化物催化剂对煤热解产生氢气的催化反应活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4.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s, ionization potentials(IPs), electron affinities(EAs), and HOMO-LUMO gaps(ΔH-L) of the oligomers. The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 and ZINDO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lowest excitation energies(Egs) and the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of the oligomers of polyfluorene(PF) and poly(fluorene-co-thiophene)(PFT). By extrapolating ΔH-L and Egs to those of infinite chain length, band gaps and effective conjugation lengths o...  相似文献   
65.
以互通多孔碳(IPC)为载体,水热条件下在碳表面原位反应生成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锰(MnO2),制备互通多孔碳/二氧化锰纳米(IPC/MnO2)复合电极材料.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生成的MnO2均匀地负载在碳的表面,形成多层次结构,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IPC表面负载的MnO2由纳米颗粒变为纳米片状结构;MnO2纳米片具有典型的K-Birnessite 型晶体结构;复合物中MnO2的含量约为34%(w). 在100 ℃制备的IPC/MnO2复合材料在三电极系统中最高比电容达到了411 F·g-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比容量先增长后基本保持不变. 以IPC/MnO2为正极,活性炭(AC)为负极,1 mol·L-1 Na2SO4溶液为电解液组装成IPC/MnO2//AC 混合超级电容器,发现IPC/MnO2电极的电容器其电位窗口从1 V扩展到1.8 V,容量可达86F·g-1,且表现出良好的电容特性和大电流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66.
0引言研究发现,卤化物KX与ZnX2组成的复盐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激光基质材料犤1犦,在掺杂了稀土离子的这些化合物中已经实现了低温或室温下的激光输出犤2,3犦。在卤化物中,氯化物的发光强度又大于氟化物犤4犦。因此,我们以KCl与ZnCl2为研究对象,通过盐酸溶液中的相化学反应来了解它们之间可能形成新化合物的种类和溶液中的反应行为。本文对KCl与ZnCl2在25℃11%的盐酸-水四元体系中的相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从体系中发现并得到了未见文献报道的5∶4型新化合物5KCl·4ZnCl2·3H2O。1实验部分1.1药品及…  相似文献   
67.
随着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对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稀土元素由于独特的4f电子层结构和储放氧性能等特性,在机动车尾气催化剂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稀土元素在机动车尾气催化剂中的应用及相关机理研究现状,并依据京V排放法规要求探讨了最新排放限值对尾气净化催化剂性能的要求,分析了稀土在开发高性能催化剂中的作用,并对稀土在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O2/SiO2纳米复合物室温磷光材料,通过各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溶剂为异丙醇、Zr摩尔掺杂百分含量为15%、550℃下煅烧3h得到的纳米ZrO2/SiO2复合物的室温磷光发光性能较好,其最大激发波长为280nm、发射波长为460nm,且磷光寿命为0.56s。  相似文献   
69.
以互通多孔碳(IPC)为载体,水热条件下在碳表面原位反应生成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锰(MnO2),制备互通多孔碳/二氧化锰纳米(IPC/MnO2)复合电极材料.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生成的MnO2均匀地负载在碳的表面,形成多层次结构,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IPC表面负载的MnO2由纳米颗粒变为纳米片状结构;MnO2纳米片具有典型的K-Birnessite 型晶体结构;复合物中MnO2的含量约为34%(w). 在100 ℃制备的IPC/MnO2复合材料在三电极系统中最高比电容达到了411 F·g-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比容量先增长后基本保持不变. 以IPC/MnO2为正极,活性炭(AC)为负极,1 mol·L-1 Na2SO4溶液为电解液组装成IPC/MnO2//AC 混合超级电容器,发现IPC/MnO2电极的电容器其电位窗口从1 V扩展到1.8 V,容量可达86F·g-1,且表现出良好的电容特性和大电流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70.
基于进样过程中焦油蒸发的不稳定性以及反应温度的测定和控制难度,设计了移动床焦油进样系统,使用样品槽携带焦油进入具有线性温度分布的炉膛空间,以样品槽的运动进样代替焦油流动进样,以获得稳定的焦油蒸发进样和更容易控制的反应温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进样速率下的焦油热裂解及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573~1 123 K,焦油的裂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升高,并在1 123 K时达到58%的裂解率;焦油热裂解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39.5 kJ/mol,指前因子为1.58 mi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