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1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863篇
化学   2045篇
晶体学   117篇
力学   270篇
综合类   94篇
数学   493篇
物理学   13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A naphthalenediimide (NDI)‐based conjugated polymer was synthesized by a two‐step direct C‐H arylation sequence. In the first step, two ethylenedioxythiophene units were coupled to NDI by direct arylation. In the second step, the direct arylation polycondensation of the monomer, formed in the first step, with 2,7‐dibromo‐9,9‐dioctylfluorene afforded the corresponding NDI‐based conjugated polymer ( PEDOTNDIF ) with molecular weight of 21,500 in 91% yield. The opt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 were evaluated. The polymer showed ambipolar behavior in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OFETs). The electron mobility of PEDOTNDIF was estimated to be 2.3 × 10?6 cm2 V?1 s?1 using an OFET device with source‐drain (S‐D) Au electrodes. A modified OFET device with S‐D MgAg electrodes increased the electron mobility for PEDOTNDIF to 1.0 × 10?5 cm2 V?1 s?1 due to the more suitable work function of these electrodes, which reduced the injection barrier to the semiconducting polymer.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014 , 52, 1401–1407  相似文献   
82.
医技部门的医疗检查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X射线(X-rays)常常有如下三种病人类型: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和急诊病人。针对不同病人类型的需求特点,运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原理和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医疗检查设备的预约优化模型,并证明了模型的最优性质,得出了不同病人类型的最优预约策略。数值算例的结果表明:本文的预约策略不仅易于实施,而且,通过该模型获得的最大收益比按传统先来先预约的模式所获得的收益要大。  相似文献   
83.
泛素(ubiquitin,Ub)是一种广泛存在、高度保守的信号蛋白质,它能够特异性识别成千上万种靶蛋白,以非共价方式行使不同的功能,其中包含蛋白质降解.Ubiquilin-1(Ubql-1)和Rad23A作为两种蛋白降解的转运因子,都包含有与泛素结合的结构域,被称为泛素结合域(ubiquitin-associated domain,UBA).2014年,泛素S65位磷酸化修饰的特异性激酶PINK1被发现,磷酸化使泛素在溶液中呈现舒展态与收缩态两种互相转换的构象.本文通过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对UBA和磷酸化泛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检测,观测磷酸化对UBA和泛素结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ad23A-UBA2与Ubql-1 UBA都特异性的与磷酸化泛素的舒展态相互作用,但是磷酸化未改变泛素与UBA之间的亲和力.值得注意的是与Ubql-1 UBA相互作用时,磷酸化促进了泛素收缩态向舒展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84.
通过在尿素前驱体中添加单宁酸, 原位缩聚形成碳自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3N4).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X射线衍射(XRD)仪和同步热分析(TG-DSC)等方法对碳自掺杂 g-C3N4的形貌、 物相结构和能带价态组分进行表征分析, 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原位光微量热-荧光光谱联用仪获得碳自掺杂g-C3N4降解罗丹明B的原位热/动力学信息和三维荧光光谱信息, 探讨了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微观机制. 结果表明, 单宁酸浓度≤10 mg/mL时, 碳会取代七嗪单元结构的氮原子形成g-C3N4骨架碳自掺杂; 单宁酸浓度≥ 20 mg/mL时, 碳以无定形形式沉积负载在g-C3N4表面上形成无定形碳自掺杂. 骨架碳自掺杂g-C3N4形成的π电子有效缩短了禁带宽度, 减小了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几率, 比无定形C掺杂g-C3N4显示出更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催化主要活性物种为h+和·O2-. 碳自掺杂g-C3N4光催化降解过程可分为光响应吸热、 降解污染物放热平衡过程和稳定放热3个过程. 其中骨架碳自掺杂g-C3N4(C/N摩尔比为0.844)在光照1000 s内, 三维荧光光谱检测的RhB降解率锐减, 光照1000 s后, 其RhB降解率为87.6%, 分别是原始g-C3N4和无定形碳自掺杂g-C3N4的3.13倍和1.95倍. 光照1000 s后, 光微量热计显示以矿化和降解非荧光发色中间产物为主, 并保持以热变速率为(0.9799±0.5356) μJ/s稳定放热, 为拟零级反应过程, 是光催化反应的决速步骤.  相似文献   
8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物质的量比Mn掺杂的铁基载氧体(Mn-Fe2O3),并进行XRD、BET和TEM表征。开展不同温度下Mn-Fe2O3与CO的化学链燃烧实验,研究载氧体的反应特性,确定较优的掺杂量和反应温度。结果表明,适量的Mn掺杂有助于改善铁基载氧体的反应活性,Fe∶Mn物质的量为50∶1时燃烧反应转化率最高。多循环化学链燃烧实验证实了载氧体稳定性较好。不同升温速率(30、40、50℃/min)下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Mn-Fe2O3与CO的化学链燃烧还原反应均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的Avrami-Erofeev方程模型,并依据模型分别计算出了该模型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  相似文献   
86.
张少昀  秦颍  董亚巍 《光谱实验室》2010,27(5):1799-1802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对涂抹锡汞齐的青铜样品进行分析,讨论Hg在铜镜表面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作用,证明铜镜中Hg并不能完全挥发,残留的Hg在铜镜中会不断扩散,最终使铜镜表面逐渐模糊,不能用于映照。  相似文献   
87.
以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为例,通过科学试验的方法分析数学建模思想渗入大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试验,采集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数学建模思想渗入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并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88.
共沉淀法制备了Ru-Zn催化剂,考察了反应修饰剂ZnSO4和预处理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Zn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修饰剂ZnSO4可以与Ru-Zn催化剂中助剂ZnO反应生成(Zn(OH)23(ZnSO4)(H2O)盐。随反应修饰剂ZnSO4浓度增加,(Zn(OH)23(ZnSO4)(H2O)盐量的逐渐增加,Ru-Zn催化剂活性逐渐降低,环己烯选择性逐渐升高。因为(Zn(OH)23(ZnSO4)(H2O)盐中的Zn2+可以使Ru变为有利环己烯生成的缺电子的Ruδ+物种,而且还可以占据不适宜环己烯生成的强Ru活性位。但当反应修饰剂ZnSO4浓度高于0.41 mol·L-1后,继续增加ZnSO4浓度,由于Zn2+水解浆液酸性太强,可以溶解部分(Zn(OH)23(ZnSO4)(H2O)盐,Ru-Zn催化剂活性升高,环己烯选择性降低。但环己烯选择性却略微降低,这是由于ZnSO4溶液中大量的Zn2+可以与生成的环己烯形成配合物,稳定生成的环己烯,抑制生成的环己烯再吸附到催化剂表面并加氢生成环己烷。在ZnSO4最佳浓度0.61 mol·L-1下对Ru-Zn催化剂预处理15 h,Ru-Zn催化剂中助剂ZnO可以与ZnSO4完全反应生成(Zn(OH)23(ZnSO4)(H2O)盐,在该催化剂上25 min苯转化68.2%时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80.2%和54.7%。而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9.
以合成的 4,4,4-三甲酸三苯胺(H3TCA)为主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超分子无定型的锆基金属有机凝胶(Zr-MOG)。并通过一种简单的恒定时间控制晶化方法,使UIO-66(即Zr-MOF)凝胶化合成非晶态的Zr-MOG。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r-MOG拥有凝胶软材料的多层结构和非晶聚合物网络,对Pb(Ⅱ)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此外,以冰醋酸为晶化促进剂,成功地实现了晶态MOF和高分散非晶态MOG的转化。  相似文献   
90.
中药炮制是中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最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是阐明中药炮制机理,这也是制约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目前大部分中药的炮制机理尚不明确,有待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咖啡豆需要烘培后才可以制成饮料,这个高温烘培过程类似于中药的炮制过程.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咖啡豆高温烘培过程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中药炮制机理研究提供了多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也为中药炮制机理的研究和阐明提供了重要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