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3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855篇
化学   1627篇
晶体学   84篇
力学   190篇
综合类   103篇
数学   356篇
物理学   10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备了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DMC)催化剂,并\r\n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r\n的结构与组成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该催化体系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r\n合的特点.结果表明,含ZnCl2和叔丁醇的非晶态DM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r\n催化活性.该催化体系使聚合物的分子量可控,不饱和度很低(<14μ\r\neq/g),逐步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Mn/Mw<1.4\r\n8).13CNMR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氧丙环均聚物的链结构具有无规立构\r\n的特点,且链节分布几乎都为头-尾方式.IR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氧丙\r\n环-环氧乙烷共聚物的链结构是无规分布的.  相似文献   
92.
新型含氟液晶类化合物的质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66个新型含氟液晶类化合物的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 66个化合物分为三个类型, 即炔醚类, 炔酯类和炔类. 并利用MS/MS联用技术和高分辨质谱(HRMS)数据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化合物的裂解机理, 并总结其规律性, 结果将有助于未知的类似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相似文献   
93.
使用硫杂冠醚、穴醚[2.2.2]作气相色谱固定相制备毛细管柱,考察两种固定相的使用比例、极性、热稳定性,并对甲苯-苯、乙苯-甲苯、甲基苯酚(o/p)、二氯苯(o/p,m)、硝基氯化苯(m,o)、苯-环己烷、庚醇-辛醇、苯胺-N,N二甲基苯胺等混合样品进行色谱分离.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固定相在OV-1701中的比例均为15%时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都属于中等极性的固定相.硫杂冠醚、穴醚[2.2.2]的平均极性分别为815、832,其中硫杂冠醚固定相的热稳定性较好,有较高的使用温度(185℃),而穴醚[2.2.2]的最高使用温度为120℃,因此穴醚[2.2.2]的使用温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从它们较好的分离性能看,固定相硫杂冠醚、穴醚[2.2.2]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
聚苯乙烯/蒙脱土熔融插层复合的研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用熔融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蒙脱土插层复合材料,用X 射线衍射、DSC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聚苯乙烯熔体不能插层于钠基蒙脱土中,但能插层于经有机化合物处理过的蒙脱土中.  相似文献   
95.
于文皓  祁艳霞  靳艳 《色谱》2019,37(5):471-476
人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蛋白质是人乳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之一。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人乳蛋白质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人乳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分别从人乳蛋白质的组成研究、动态变化、人乳与其他来源乳汁的蛋白质差异比较、人乳磷酸化蛋白和糖基化蛋白研究、人乳内源肽的研究及人乳蛋白与疾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蛋白质组学技术使人乳蛋白质的研究进入了微量营养研究的时代,人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成果将为母婴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96.
报道了C60与1,3-丙二胺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加合反应,反应产物未经预先离子化处理直接用ESL-MS进行检测。由于反应产物从甲苯溶液中析出,避免了生成多胺基加合物,产物以单加成物为主。当加合反应在空气氛下进行时,有加合氧的产物C60On(NH2—CH2CH2CH2NR2)m(R=H,CH3)存在。实验发现:N,N-二甲基-1,3-丙二胺比1,3-丙二胺更容易与C60发生多胺基加成和氧加成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C60二胺的单加成产物。  相似文献   
97.
该研究致力于建立台风路径模拟模型,目的在于提高风险评估的稳健性和实用性。首先,采用中国台风网提供的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引入空间统计模型,结合马尔可夫—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路径。进一步,参数和非参数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模拟结果是合理的,可以作为风险评估的数据来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模拟出620年的台风路径,给出了以地级市为基础的重现期估计和风险图绘制方法。研究发现,模拟数据克服了历史数据的时空局限性,与历史数据相比较,基于模拟数据估计的重现水平更具准确性和稳定性;其次,采用模拟方法还可以绘制出历史数据无法实现的大比例风险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保险行业开展巨灾保险业务,政府部门制定防灾减灾规划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99.
The influences of pH, contact time, solid-liquid ratio, temperature and C60(C(COOH)2)n on Th(IV) adsorption onto the magnetic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MWCNTs) were studied by batch technique. The dynamic proces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Th(IV) onto MMWCNTs could reach equilibrium in 40 h and matched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 The adsorption of Th(IV) onto MMWCNTs was significantly dependent on pH values, the adsorption ratio increased markedly at pH 3.0–5.0, and then maintained a steady state as pH values increased. At low pH, different C60(C(COOH)2)n content could enhance the adsorption content of Th(IV) onto MMWCNTs, but restrained it at higher pH. Through simulating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by Langmuir, Freundlich and Dubini-Radushkevich models, it could be seen respectively that the adsorption pattern of Th(IV) onto MMWCNTs was mainly surface complexation, and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endothermic and irreversible.  相似文献   
100.
The focus of this work is the preparation of aramid nanofibers via electrospinning technology and the study of their adsorption properties. In this article, aramid nanofiber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aramid fibers solution with the addition of lithium chloride (LiCl). It showed a good adsorption capacity when methylene blue (MB) was used as the model target. There were much larger adsorption amounts and faster kinetics of uptaking target species of electrospun aramid nanofibers to MB than that of electrospun polyethersulfone (PES) nanofibers. Compared with activated carbon, aramid nanofibers also have a much faster adsorption rate to MB. Aramid nanofibers were subsequently used to effectively remove endocrine disruptors such as bisphenol A (BPA), phenol (Phe), and p‐hydroquinone (BPhe) from their aqueous solutions. Additionally, molecule imprinted technology enhances aramid nanofibers with much higher adsorption amounts and special adsorption property for endocrine disruptor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aramid nanofiber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2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