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99篇
  免费   18702篇
  国内免费   1761篇
化学   64362篇
晶体学   199篇
力学   2121篇
综合类   69篇
数学   3125篇
物理学   7986篇
  2024年   467篇
  2023年   4439篇
  2022年   2082篇
  2021年   3105篇
  2020年   5301篇
  2019年   2926篇
  2018年   3033篇
  2017年   1180篇
  2016年   6399篇
  2015年   6270篇
  2014年   5885篇
  2013年   6334篇
  2012年   4671篇
  2011年   2678篇
  2010年   4377篇
  2009年   4254篇
  2008年   2145篇
  2007年   1677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831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405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337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356篇
  1994年   277篇
  1993年   402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63篇
  1987年   132篇
  1984年   114篇
  1980年   129篇
  1977年   173篇
  1976年   192篇
  1975年   200篇
  1974年   206篇
  1973年   124篇
  1972年   157篇
  1971年   128篇
  1970年   214篇
  1969年   133篇
  1968年   14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1.
在像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荧光显微成像装置上用双通道成像方法观察了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中由EGFP转染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以及Rhodamine标记的细胞微丝。为观察微丝尖端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采用了高灵敏、低损伤的全内反射激发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并在双通道中选用合适滤光片组合消除两种荧光染料间的光谱串扰。实验观测到非洲绿猴肾细胞内过表达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和伸长的微丝的分布情况,尤其是清晰观察到Myosin 15a在微丝上的分布。为全内反射双通道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12.
Ma W  Frank H  Li C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10):2762-2766
玉米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向根际分泌蛋白质类大分子物质。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质谱技术,一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Shotgun三种不同鉴定方法对无菌条件收集的玉米根系分泌蛋白进行了分离、分析与鉴定,对3种鉴定方法在分泌蛋白分析中的应用做了详细阐述和比较。结果表明,双向电泳通过银染可以看到200个蛋白质点,但由于蛋白量少,通过质谱无法对玉米根系分泌蛋白进行鉴定;用LC/MS鉴定得到了152个蛋白;用Shotgun技术鉴定得到了2 848个蛋白。LC/MS鉴定得到的蛋白全部出现在用Shotgun技术鉴定得到的2 848个蛋白中,后2种方法的结果可以互相验证。Shotgun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性,更适合对蛋白质浓度低、干扰物多的植物根分泌蛋白组进行鉴定,能够获得完整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913.
基于原始波形测量的脉冲电场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脉冲电场微分测量和原始波形测量的基本原理,设计研制了一系列不同灵敏度的脉冲电场原始波形测量系统,分析了脉冲电场探测器的理论修正模型。该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天线模块、积分器模块、放大和驱动模块以及光电传输模块,利用同轴型TEM小室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时域标定。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前沿响应时间小于1.0 ns,系统输出脉冲平顶在10.0μs内下降不超过5%,测量系统输出幅度与电场强度在20 dB的动态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系列探测器可以用来测量最小10 V/m、最大100 kV/m的电场强度,满足高空电磁脉冲标准环境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914.
锶460.7 nm法拉第色散光学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处于夫琅禾费暗线的Sr 460.7nm法拉第色散光学滤波器线翼和线芯工作的滤光特性,研究了磁场,温度和池长对滤波特性的影响,讨论了在其最佳的工作条件下,线芯透射率为95%,线宽为1.47GHz。  相似文献   
915.
首次观察到Eu(6s6p)^P9/2至Sr(5s10s)^1So、准稳态翼为紫翼的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实验现象,其荧光波长为458.42nm,峰值转移激光波长为459.75nm,并对其激发函数谱随温度和随转移激光能量改变进行实验研究,测量了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谱的截面,证实了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谱为非对称谱。  相似文献   
916.
用于全光波长转换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注入电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注入光对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阈值电流的影响,给出了可同时获得高消光比和高转换速率的注入电流范围。采用载流子消耗机抽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实性分析。  相似文献   
917.
For J/Ψ↦ pπ0 and pπ+π-, the π0 p and pπ+π- systems are limited to be pure isospin-(1/2) due to isospin conservation. This is a big advantage in studying N* resonances from J/Ψ decays, compared with πN and γN experiments. The process J/Ψ↦ N * or p provides a new way to prob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N* resonances. Here we report a quark model calculation for J/Ψ↦ p, N *(1440) and N *. The implication for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N *(1440) is discussed. Received: 1 June 2001 / Accepted: 20 June 2001  相似文献   
918.
消色差的1/4波长延迟器的几何光学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许多光谱学测量和实验研究中,常需要一个消色差1/4波长延迟器来满足各种实验测量条件.这可以通过一个在工作波长范围内折射率变化较小的菱型棱镜来实现.为了使用方便,在光学系统中可设计一个具有三个全内反射面的V型棱镜,其总的相位延迟达90°,同时可避免光路偏差.在实际应用中,需对棱镜的尺寸和通光孔径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佳效果.在本文中,我们给出了具有这种结构的几何设计例子,还结合不同参量成功地设计研制了一个消色差的1/4波长延迟器,并应用于磁光材料的克尔效应测量中.文中给出了详细计算和误差修正,所给出的计算公式可用于其他尺寸的消色差1/4波长器的设计和研制.  相似文献   
919.
This paper shows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oxidised porous silicon (PS) as a transducer material for ion-sensor applications. It aims to study the over-Nernstian behaviour of the porous electrodes towards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ions in contact. The dependence of the sensitivity on the porosity of the samples prepared from highly doped substrates has been studied. Maximal values of over-Nernstian sensitivities around 240 mV/pNa and ∼92 mV/pCu, corresponding to a PS-layer porosity of about 65%, obtained respectively from p and p+ silicon substrates, have been register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the porous nanostructure morphology has been studied, by preparing PS samples from weakly doped wafers. The porous-silicon-based sensor behaviour for different PS-layer thicknesses has also been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a physical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s which govern the charge-carrier transfer 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 of the functionalised oxide layer, and leads to the over-Nernstian adsorption of the cationic species at the electrolyte/SiO2 interface. Afterwards, the Nernst relation has been generalised accordingly, on one hand, to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about the ion-valency and the electrolyte-temperature effects on the sensor responses. Received: 15 December 2000 / Accepted: 18 December 2000 / Published online: 23 March 2001  相似文献   
920.
We show that the recently proposed S = 2 bond model with orbital degrees of freedom for insulating V2O3 not only explains the anomalous magnetic ordering but also other mysteries of the magnetic phase transition. The model contains an additional orbital degree of freedom that exhibits a zero temperature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in the Ising universality cla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