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26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Photodeposi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mild and efficient synthetic method to deposit co‐catalysts. It is also worth studying how to synthesize non‐noble metal photocatalysts with uniform dispersion. Different synthetic conditions in photodeposition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herefore, we designed experiments to prepare the inexpensiv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Ni(OH)2/g‐C3N4 by photodeposition. The Ni(OH)2 co‐catalysts disperse uniformly with particle sizes of about 10 nm. Th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of Ni(OH)2/g‐C3N4 reached about 19 mmol g?1 h?1, with the Ni(OH)2 deposition amount about 1.57 %. During 16 h stability testing, the rate of hydrogen production 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 The composite catalyst also revealed a good hydroge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under sunlight. The Ni(OH)2 co‐catalyst enhanced the separation ability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which was proved by surface photovoltage and fluorescence analysis.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石墨烯中电子的自旋相关输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应用转移矩阵的方法讨论了石墨烯中具有单个界面或者两个界面的结构中,受到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电势的共同影响下自旋相关的输运性质.对于单个界面结构,由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导致能级产生劈裂,在固定的入射能量下,电子在自旋-轨道耦合区域产生两种传播模式.在自旋-轨道耦合区域加了电势后,透射几率和模式临界角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对于两个界面结构,粒子的透射几率不仅与入射角有关,还与自旋-轨道耦合区域的宽度和自旋进动长度有关,而电势对同自旋方向的传输几率以及自旋反转的几率都有影响,适当地选取系统的参数和电势的大小,可以控制出射的电子自旋方向,实验上可以用来设计自旋反转器或者或者自旋控制器.  相似文献   
63.
衰减全反射型电压传感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反射型聚合物波导电压传感器理论,并且进行了实验研究。这种电压传感器采用棱镜波导耦合结构,在棱镜下底面依次镀有金属膜一聚合物一金属膜三层结构。通过两层金属膜对极化聚合物加电压,利用聚合物材料电光效应和导模共振吸收峰对聚合物折射率的敏感特性,通过反射光强的测量来确定作用电压的变化值。实验中的测试电压范围是从-140V至 140V,得到的线性度值为0.991,电压测量的分辨力为0.1V,电压测量灵敏度系数为0.0011V^-1。实验表明这种电压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4.
以4-取代苯乙酮及草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 设计合成了20个新的3-芳亚甲基联氨羰基-5-(对位取代苯基)-吡唑衍生物, 产率较高. 所合成的化合物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化合物4b, 4h还通过X-ray单晶衍射进一步确证了其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化合物对绿豆发芽过程有着较好的生长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5.
建立了一种大鼠尿液中黄蝶呤、异黄蝶呤、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UPLCFLD),大鼠尿液利用甲醇和乙腈除蛋白后,采取C18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然后用UPLC-FLD法进行测定。黄蝶呤、异黄蝶呤、酪氨酸和色氨酸分别在0.01~10.0,0.005~10.0,0.5~100,0.5~200mg·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4种物质的仪器检测限分别为0.005,0.000 3,0.004和0.002mg·L-1,加标回收率除黄蝶呤在61.1%~78.0%之间,其余各物质回收率均在86.0%~110.0%之间,RSD小于10.5%。  相似文献   
66.
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ATDE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通过问、想、做、评四步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实现了知识与兴趣的结合,可取得理想的教学与育人效果。简要介绍了ATDE教学模式的含义,并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具体介绍在大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ATDE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7.
采用3种不同的络合剂[柠檬酸三钠、 反式-1,2-环己二胺四乙酸·一水(C14H22N2O8·H2O, CyDTA)和氨水]制备了3种Pd-Sn/C催化剂. 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 X射线衍射谱(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3种催化剂的平均粒径、 形貌和组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测试结果表明, 3种催化剂表面存在Sn和SnOx 2种状态.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3种催化剂在碱性电解液中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均优于商业化的Pd/C催化剂, 其中用CyDTA制备的Pd-Sn/C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8.
耿丽娟  黄峻榕  冯峰  蒋萍萍  储晓刚  张峰  凌云 《色谱》2014,32(12):1380-1384
建立了测定乳粉中低聚果糖的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HPAEC-PAD)方法。样品经50%(v/v)乙醇水溶液提取,On Guard RP柱除脂,CarboPac PA20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3 mm)分离。采用水、0.2 mol/L NaOH溶液和0.4 mol/L NaAc溶液三元梯度淋洗,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5 μL,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蔗果三糖、四糖、五糖在0.05~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 0.9993;定量限分别为0.02、0.005和0.02 mg/L。在0.5、1.0、5.0 mg/L添加水平下,蔗果三糖、四糖、五糖的平均回收率为86.0%~114.0%。该方法处理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乳粉中低聚果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69.
本文中采用自主开发的空间摩擦试验机,模拟空间用摩擦副大负荷服役条件(400 N)进行摩擦循环试验,考察了大气环境下空间用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探讨了摩擦副的可靠性寿命并揭示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副在模拟大负荷摩擦循环试验中,可划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可靠性使用阶段,摩擦系数合适而稳定,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第二阶段,摩擦特性发生失稳,摩擦系数周期性变化,磨损机理以氧化磨损为主,接触疲劳磨损为辅;第三阶段,摩擦系数波动较大,磨损机理转变为严重的接触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材料失效.  相似文献   
70.
微透镜阵列是一种多功能的微光学元件,可以对入射光进行扩散、光束整形、光线均分、光学聚焦等调制,进而实现大视角、低像差、小畸变、高时间分辨率和无限景深等,在光电器件和光学系统的微型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介绍了微透镜阵列的光学原理和发展历程,综述了喷墨打印、激光直写、丝网印刷、光刻技术、光聚合技术、热熔回流技术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微透镜阵列制备技术,总结了微透镜阵列在成像传感、照明光源、显示和光伏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对微透镜阵列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讨论了曲面微透镜、叠加复眼系统以及微透镜与新型光电材料结合等新方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