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化学   333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62篇
物理学   1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8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碳桥限制构型催化剂(CpCN-CGC)的工业应用,为模试提供工艺参数,我们考察了用这种催化剂,以正庚烷为溶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的乙烯与1-己烯共聚,考察因素包括聚合温度、乙烯压力、铝锆比、氢气压力和1-己烯浓度.研究发现聚合温度从100升高到140℃,共聚活性先升高再降低,聚合物分子量持续降低;氢气分压从0.1增加到0.8 MPa,共聚活性仍呈先升高再降低,聚合物分子量持续降低的趋势;乙烯压力从0.4升高到1.8 MPa,共聚活性先升高再降低,但聚合物分子量逐步增大;Al/Zr从500升高到1 000,共聚活性逐步增大,但聚合物分子量趋向减小.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0μmol,Al/Zr=700,聚合温度为110~120℃,乙烯压力为1.2~1.4 MPa,1-己烯加入量为20 mL,聚合时间为30 min.此时共聚活性最高达到106g/(mol-Zr·h),共聚物中1-己烯插入率达到了8.34%;用13C-NMR、GPC、DSC表征了聚合产物,计算了二单元组和三段组序列分布,并发现有交替共聚片段HEHE存在.最后还讨论了在聚合物中发现的多种支链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2.
在水热条件下,以碳球为模板合成了Mn2O3空心球,并用作锂硫电池的载硫基底材料。测试结果表明载硫量为51%的Mn2O3-S复合材料显示了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循环100圈后,最终可逆容量仍保持657 mA·g-1,证明该Mn2O3空心球是一种有潜力的载硫基底材料。  相似文献   
43.
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的双氢青蒿素的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色谱条件 :AlltimaC18 柱 (2.1×150mm ,5μm ,流动相 :甲醇 -水 (体积比85∶15) ;流速 :0.2mL/min ;柱温 :25℃ ;进样量 :20μL。质谱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 (ESI) ;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307(双氢青蒿素) ,m/z275(蒿甲醚 )。样品用液 -液萃取方法处理。双氢青蒿素的线性范围为5~200μg·L -1,定量下限为5μg·L -1,日内、日间精密度 (RSD)均小于10 % ,萃取回收率在71.5 %~83.2 %之间 (n=5) ,分析方法回收率在98.4 %~101.9 %之间 (n=5)。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适用于双氢青蒿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4.
合成了3个系列芳香类含碳一氧键的化合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相关的氧化还原电势,通过热力学循环首次估测了负离子基的碳-氧键的断裂能量(ΔHcleav[C-O]·-).结果表明:得到1个电子形成负离子基可以活化碳-氧键。这与具有相同结构的正离子基的情况是一致的,但其活化程度略小。相关分析表明:ΔHcleav[C-O]·-vs(ΔEred[C-O]+ΔpKa[HA])和ΔHcleav[C-O]·+vs.(ΔBDE-ΔEox[C-O])均呈线性。讨论了负离子基和正离子基及其母体化合物中键的特征,并与文献中有关的键能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5.
采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SnO2 SiO2 (SnSiO)表面复合物载体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SnSiO担载的Cu Ni双金属催化剂。借助BET、XRD、TPR、IR和微反等技术研究了SnSiO及其负载的Ni、Cu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构造、化学吸附及CO2 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 :SnSiO是SnO2 单分子层价联于SiO2 表面的复合氧化物 ,仍保持类似SiO2载体的孔结构和比表面 ;SnO2 引入SiO2 表面后可以有效地促进CuO、NiO的还原 ,还原后成为负载在SnSiO载体表面的Cu Ni合金 ;CO2 在负载型Cu Ni合金表面Cu或表面Ni位上发生化学吸附 ,形成线式和剪式吸附态 ;CO2 在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产物主要是CH3 OH、CH4 、CO和H2 O ,生成CH3 OH的选择性与催化剂组成及反应条件密切相关。Cu Ni催化剂 ,在 0 5MPa ,170℃ ,H2 /CO2 (mol/mol)为 3的条件下 ,CH3 OH的选择性达到 84 6 %。  相似文献   
46.
A small molecule fluorescent probe, 4-[2-(4-chlorophenyl)-4,5-diphenyl-1H-imidazol-1-yl]aniline(L) for detecting Ag+ ion was gently synthesized via one-pot multi-component reaction catalyzed by H3[PW12O40] under solvent-free microwave irradiat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Ag+ ion changed from 0 to 8.0×10−6 mol/L in the solution of H2O/CH3OH(19:1, volume ratio),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um was blue-shifted and accompanied by a gradual increase i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ith a low detection limit of 3.0×10−11 mol/L. Moreover, UV-Vis absorption titration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a 1:1 stoichiometric ratio and an association constant of (9.95±0.44)×105 L/mol between probe L and Ag+ ion, and thus their complexation mechanism was also proposed and verified. More importantly, this fluorescent probe was remarkably specific for Ag+ ion under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 metal ions and exhibited a wide pH application range of 4.0-8.0. Additionally,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this probe was also carried out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shown.  相似文献   
47.
Eggshell-like carbon materials with high yield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 solvothermal route in a stainless steel autoclave using metallic zinc and absolute ethanol as starting materials.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ometry (XR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eggshell-like carbon spheres had diameters ranging from 500 nm to 1 μm.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to obtain eggshell-like carbon materials were 600 ℃ and 12 h.  相似文献   
48.
以贵金属M(=Pd,Pt)为主要活性成分,掺加过渡金属Fe和Ni作为助剂,采取浸渍和氢气还原法制备了椰壳活性炭(ACcs)负载的单元金属(M/ACcs)、二元金属(M-Ni/ACcs、M-Fe/ACcs)和三元金属(M-Ni-Fe/ACcs)系列催化剂;通过CC_l4液相催化加氢制氯仿反应考察了这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Pd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Pt基催化剂,但后者对氯仿的选择性优于前者;在前5 h加氢反应时段,两系列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Pd-Ni-Fe/ACcsPd-Fe/ACcsPd/ACcsPd-Ni/ACcs和Pt/ACcs≈Pt-Fe/ACcsPt-Ni/ACcsPt-Ni-Fe/ACcs;总体上,引入Fe对于催化性能的改善效果要优于Ni,Ni的单独引入则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催化活性。综合考量成本、活性和选择性等因素,优选Pd-Ni-Fe/ACcs作为催化剂,在393 K下反应5 h,可实现CC_l497.6%的转化率以及接近100%氯仿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9.
知识共享与间接互惠:基于计算实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润辉  米捷 《运筹与管理》2017,26(9):157-165
团队中,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回报往往来自第三方而非受助者,而以直接互惠为视角的知识共享研究却不足以解释此类现象。采用基于计算机仿真实验方法,通过赋予Agent记忆、推理、决策和沟通等能力,研究受表型背叛、组织信任氛围及声誉传播机制影响下,间接互惠机制对团队大范围知识共享行为的维系机理。研究发现,由于辨别者的存在,即使无条件共享者会成为绝对多数,隐藏者并不会大量侵入群体。这意味着间接互惠机制维系了团队大范围知识共享行为。在低的组织信任氛围水平下,辨别者和隐藏者虽然能够共存,团队内的知识共享行为却没有出现。即使只有少数成员能观察到周围同事的知识共享行为,只要声誉信息能够有效传播,间接互惠对广泛知识共享行为的维系作用就能够发挥。  相似文献   
50.
米力阳  胡华 《数学杂志》2014,34(5):995-1004
本文在假定资本市场变动与保险公司资本收益变动存在相关性的情况下,研究了保险公司最优再保险策略问题.利用HJB-变分不等方程,获得了最优再保险策略和最小破产概率的显示表达式,推广了文献[3]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