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0篇
  免费   2611篇
  国内免费   2151篇
化学   13248篇
晶体学   277篇
力学   937篇
综合类   187篇
数学   1716篇
物理学   568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616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780篇
  2015年   753篇
  2014年   914篇
  2013年   1259篇
  2012年   1523篇
  2011年   1606篇
  2010年   1147篇
  2009年   994篇
  2008年   1146篇
  2007年   969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922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647篇
  2002年   719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7年   6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合成2-丙酰-茚满二酮-1,3及其Eu(Ⅲ)的二元、三元固态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表征,用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和配体低温磷光光谱分析了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和能有效发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2.
丁孟贤  徐正炎 《应用化学》1994,11(3):107-111
用裂解气相色谱法研究PMR型聚酰亚胺前体在反应中的化学变化过程,以裂解产物醇和环戊二烯的生成率表示酰胺化或酰亚胺化及交联的程度,结果表明,酰胺化或酰亚胺化在50℃以下不发生,在180~220℃完成,降冰片烯端基在150℃以下不发生交联反应,在280℃,10~18小时可完成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143.
碲氢化钠是一个用途广泛的磁试剂,自作为有用的去溴试剂以来,日益受到化学工作者的关注,不断有文献报道它的合成及应用.例如能有效地还原卤代烃、硝基化合物、叠氮化合物和亚胺等.近年来,Katritzky报道了胺烷基化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此衍生物中的苯并三氮唑基是很好的离去基团,易被各种亲核试剂所取代.我们在前文中对硒氢化钠与胺烷基化苯并三氮唑反应生成二苄基二硒醚的合成进行了报道.本文用碲氢化钠与胺烷基化苯并三氮唑反应,结果生成还原产物N-取代胺.  相似文献   
144.
高分辨双晶XRF研究酞菁化合物中硫杂质的化学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酞菁化合物是一种大π键共轭体系的平面分子结构,它以颜色鲜艳、化学稳定性和价格便宜等特点,已在颜料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酞菁化合物的应用进入静电复印的领域.研究中发现:酞普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直接影响它的色泽、耐热性、稳定性以及光电导性.在诸多的酸苦晶型中,β-型酞菁是比较稳定的一种,其它晶型届亚稳态型.近年来,光敏性较好的X-型用于激光印刷机感光鼓的载流子产生层[1].用作静电复印中的酞育粗颜料,一般多为a一型,且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杂质[2],经高温真空升华提纯后,转变为卢一型.有趣…  相似文献   
145.
Hexagonal arrangement of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was fabricated by utilizing a single-layered film of di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The synthesis was directly performed on the solid substrate by oxygen plasma with preserving the dimensional order of micelles so that separate procedures for synthesis and deposition of nanoparticles were not necessary. Since the oxygen plasma treatment also eliminated polymers, pure patterns of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Moreover, easy control over the size of nanoparticles enabled us to selectively create a ferrimagnetic or a superparamagnetic pattern of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46.
为了研究有机ICP最佳分析条件与水溶液ICP明显不同的原因,本文在不同的等离子体操作条件下测量了Hβ486.133nm Stark变宽,分别计算了有机溶剂和水溶液引入1CP轴向的n_e和Te值,并进行了比较。有机溶剂引入ICP时,在固定的功率,观测高度及载气流量下其轴向ne和Te均比用水溶液引入时低一些。有机ICP的优异分析性能只有在比水溶液ICP有较高的入射功率和较低的载气流量条件下才能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7.
148.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en made recently in extending the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of biomimetic structures to vesicle-based sophisticated nanocomposites and mesostructures. We report herein the successful preparation of unilamellar surfactant vesicles coated with a monolayer of ring-shaped [Mo(154)] polyoxometalate (POM) nanoclusters, (NH(4))(28)[Mo(154)(NO)(14)O(448)H(14)(H(2)O)(70)]. approximately 350 H(2)O, by coulomb attractions using preformed didodecyldimethylammonium bromide (DDAB) surfactant vesicles as templates. The resultant vesicle-templated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are robust (they do not disintegrate upon dehydration) both at room-temperature ambient and vacuum conditions, as characterized by conventiona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The flexibility of the complex soft assemblies was also revealed by AFM measurements. The effect of POM-vesicle coulomb attractions on the dimensions of the templating vesicl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using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Although origins of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of the as-prepared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are not clear yet, the nanometer scale cavities and the related properties of macroions of the POM cluster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t.  相似文献   
149.
在n-GaAs电解液界面,用聚焦He-Ne激光照射, 使n-GaAs表面发生微区光电化学腐蚀, 用计算机控制步进马达, 使试样在X-Y二维方向扫描移动, 能在晶片上得到刻蚀点直径2 μm的刻蚀图案. 研究了激光相对光强, KOH、H_2SO_4、KCl等刻蚀剡的浓度, 光腐蚀的时间, 电极电位等因素对腐蚀点的直径和深度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找出腐蚀过程的规律, 并用光电化学原理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0.
硫代钼酸盐和硫代钨酸盐的合成性质和取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在水或水/醇溶液中[NH_4]_2[MO_nS_(4-n)](M=Mo、W,n=0-2)进行取代反应的方法。用该方法合成出[X]_2[MO_nS_(4-n)](X=(n-Bu)_4N、Ph_4P、py—C_(16)H_(33)共18个化合物,其中11个为新化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X-粉末衍射等方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