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13篇
化学   600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67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146篇
物理学   3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硫化钠与硫磺反应制备二硫化钠,然后将二硫化钠与1,3-丙磺酸内酯反应,合成了一种可作为电镀添加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认了产物结构及产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产物产率与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溶剂加入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了最优合成条件:第一步合成二硫化钠的反应中,硫化钠/硫磺物质的量比为1∶1.3,温度55℃,加水量18 mL;第二步合成SPS的反应中,1,3-丙磺酸内酯/硫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7∶1,温度40℃,溶剂量75 mL,产物的最高产率可达到95.8%。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吡咯与二茂铁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醛的直接交叉缩合反应,合成并成功分离了6个含有0~4个二茂铁取代基的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4-甲苯基)卟啉[(CH3Ph)4PH2]、5-(二茂铁基)-10,15,20-三(4-甲苯基)卟啉[Fc(CH3Ph)3PH2]、cis-5,10-二(二茂铁基)-15,20-二(4-甲苯基)卟啉[cis-Fc2(CH3Ph)2PH2]、trans-5,15-二(二茂铁基)-10,20-二(4-甲苯基)卟啉[trans-Fc2(CH3Ph)2PH2]、5,10,15-三(二茂铁基)-20-(4-甲苯基)卟啉[Fc3(CH3Ph)PH2]、5,10,15,20-四(二茂铁基)卟啉[Fc4PH2]。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技术对卟啉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微量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化合物在非水溶剂中的质子化反应常数,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二茂铁取代基对化合物的光谱及氧化还原电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3.
流通池—介质交换—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铜,锑,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顺玉  王富权 《分析化学》1994,22(2):165-168
本文研究了同时测定Cu(Ⅱ)Sb(Ⅲ)Bi(Ⅲ)的方法。在盐酸溶液中对Cu(Ⅱ),Sb(Ⅲ),Bi(Ⅲ)进行预电解富集,经介质交换在选定的丙二酸-盐酸溶液中进行了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V)测定,相邻溶出峰的△Fp>80mV,波形完好。  相似文献   
11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HPLC-ESI-ITMSn)同时测定了金银花中绿原酸和咖啡酸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体积分数80%乙醇回流提取,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分离,以体积分数0.5%甲酸的乙腈-甲酸水溶液为梯度流动相,以保留时间和质荷比对分离出的组分予以定性确证,用峰面积进行定量。绿原酸和咖啡酸的线性范围均为10.0~1000.0μg/L,检出限(以信噪比为3计)均为2.0μg/L。样品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2.7%~98.7%,相对标准偏差为1.4%~2.7%。该方法适用于其它复杂体系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5.
A microfluidic chip featuring laminar flow-based parallel gradient-generating networks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The microchip contains 5 gradient generators and 30 cell chambers where the resulting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of drugs are delivered to stimulate on-chip cultured cells. The microfluidics exploits the advantage of lab-on-a-chip technology by integrating the generation of drug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and a series of cell operations including seeding, culture, stimulation and staining into a chip. The microfluidic network was patterned on a glass wafer, which was further bonded to a PDMS film. A series of weir structures were fabricated on the cell culture reservoir to facilitate cell positioning and seeding. Cell injection and fluid delivery were controlled by a syringe pump. Steady parallel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were generated by flowing two fluids in each network. Over time observation shows that the microchip was suitable for cell seeding and culture. The microchip described above was applied in studying the role of reduced glutathione (GSH) in mediating chemotherapy sensitivity of MCF-7 cells. MCF-7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of As2O3 and N-acetyl cysteine (NAC) for GSH modulation, followed by exposure to adriamycin. GSH levels were down-regulated upon As2O3 treatment and up-regulated upon NAC treatment. Suppression of intracellular GSH by treatment with As2O3 has been shown to increase sensitivity to adriamycin. Conversely, elevation of intracellular GSH by treatment with NAC leads to increased drug resistance. The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chip is able to perform multiparametric pharmacological profiling with easy operation, and thus holds great potential for extrapolation to the cell based high-content drug screening.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8, 36(2): 143–149  相似文献   
116.
聚合物复合材料填充剂的表面性质及其分散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反气相色谱技术研究了未处理的、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和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的三种Al(OH)_3粉末的表面性质,并通过塑化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l(OH)_3填充聚丙烯体系的流变行为及其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Al(OH)_3的表面性质对其在聚丙烯介质中的分散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欧利辉  陈胜利 《电化学》2011,17(2):155-160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反应能计算及最小能量路径分析研究了CO2在气相和电化学环境中于Cu(111)单晶表面的还原过程。气相中,CO2还原为碳氢化合物的反应路径可能为:CO2(g) + H* → COOH* → (CO +OH)* → CHO*;CHO + H* → CH2O* → (CH2 + O)*;CH2* + 2H* → CH4或2CH2* → C2H4。整个反应由CO2(g) + H* → COOH* → (CO +OH)*,(CO + H)* → CHO*和CH2O* → (CH2 + O)*等几个步骤联合控制。在-0.50V (vs RHE) 以正的电势下,CO2在Cu(111)表面电化学还原主要形成HCOO-和CO吸附物;随着电势逐渐负移,CO2加氢解离形成CO的反应越来越容易,CO成为主要产物;随电势进一步变负,形成碳氢化合物的趋势逐渐变强。与CO2的气相化学还原不同的是,电化学环境下CO质子化形成的CHO中间体倾向于解离形成CH,而在气相中CHO中间体则倾向于进一步质子化形成CH2O中间体。  相似文献   
118.
碳纳米管(CNTs)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电化学性质,如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电子转移能力和良好的吸附性能等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碳纳米管可以通过物理吸附、静电或疏水作用等非共价结合方式或共价连接方式固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DNA、抗体等),有效地促进生物大分子与电极间直接、快速的电子转移,可应用于多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碳纳米管本身在近红外光区具有独特的荧光和拉曼光谱,可以利用多种光谱手段对多种生物分子实现定量检测,因此近年来碳纳米管在光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对碳纳米管在电化学和光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9.
用重铬酸钾氧化法获得了表面羧基化的碳纳米管(MWCNT-COOH), 进一步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了2-氨基吡啶修饰的碳纳米管(MWCNT-AP).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合成的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 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MWCNT-COOH在乙醇等极性溶剂中易于簇集, 而MWCNT-AP 溶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辣根过氧化酶(HRP)可通过物理作用吸附于MWCNT-AP 和MWCNT-COOH表面, 负载量分别为187.5 和153.0 μg·mg-1. HRP被吸附后, 其Soret 带明显红移, 说明HRP 与MWCNT-AP 或MWCNT-COOH 的结合位点位于血红素辅基的附近. 圆二色谱结果表明MWCNT-AP 对HRP的二级结构也有一定影响. 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WCNT-AP 能有效地吸附HRP及其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 并使HRP的酶催化反应最大速率(Vmax)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三元铜(Ⅱ)配合物:[Cu(TBZ)(L-Met)(H2O)]ClO4.H2O(1)和[Cu(HPB)(L-Met)]ClO4(2)[TBZ=2-(4′-噻唑基)苯并咪唑,HPB=2-(2-吡啶)苯并咪唑,L-Met=L-蛋氨酸]。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IR、UV-Vis及电喷雾质谱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二倍稀释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发现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G+),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G+),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G-)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G-)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及琼脂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DNA作用,在维生素C存在下通过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或者1O2类似物如Cu-O2,切割pBR322 DNA双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