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43篇
  免费   12524篇
  国内免费   4256篇
化学   53700篇
晶体学   571篇
力学   1529篇
综合类   191篇
数学   4138篇
物理学   909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762篇
  2020年   1883篇
  2019年   3183篇
  2018年   1577篇
  2017年   1268篇
  2016年   4178篇
  2015年   4362篇
  2014年   4443篇
  2013年   5339篇
  2012年   4619篇
  2011年   3869篇
  2010年   4056篇
  2009年   3993篇
  2008年   3642篇
  2007年   2909篇
  2006年   2514篇
  2005年   2507篇
  2004年   2173篇
  2003年   1850篇
  2002年   2590篇
  2001年   1885篇
  2000年   1720篇
  1999年   720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4篇
  197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利用理想磁流体力学(MHD)模型对有轴向流参与的Z箍缩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可压缩平板等离子体模型的色散关系进行了推导,讨论了三种不同等离子体状态下的不稳定性增长率.结果显示,等离子体的可压缩性对磁瑞利-泰勒/开尔文-亥姆霍兹(MRT/KH)杂化不稳定性有抑制作用,改善了轴向剪切流对长波长扰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轴向流速度分布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峰值相同的不同轴向流,其对不稳定性的抑制效果只依赖于扰动集中区域内速度剪切的大小,与其他位置的速度剪切无关.  相似文献   
62.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总能计算研究了一氧化碳和氢原子在Ni(111)表面上p(2×2)共吸附系统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态,结果表明CO和H原子分别被吸附于两个对角p(1×1)元胞的hcp和fcc位置.以氢分子和CO分子作为能量参考点,总吸附能为2.81 eV,相应的共吸附表面功函数φ为6.28 eV.计算得到的C—O,C—Ni和H—Ni的键长分别是1.19?, 1.96?和 1.71?,并且CO分子以C原子处于hcp的谷位与金属衬底原子结合.衬底Ni(111)的最外两层的晶面间距在吸附后的相对变化分别是 关键词: Fisher-Tropsch反应 催化作用 Ni(111) p(2×2)/(CO+H) 共吸附  相似文献   
63.
自Tanaka等1982年提出模糊回归概念以来,该问题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作为主要估计方法之一的模糊最小二乘估计以其与统计最小二乘估计的密切联系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依据适当定义的两个模糊数之间的距离,提出了模糊线性回归模型的一个约束最小二乘估计方法,该方法不仅能使估计的模糊参数的宽度具有非负性而且估计的模糊参数的中心线与传统的最小二乘估计相一致。最后,通过数值例子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4.
65.
355nm Nd∶YAG激光在H_2中的高效一级斯托克斯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脉冲Nd∶YAG激光(355 nm)在H2和H2∶He-Ar混合气体中的受激拉曼散射(SRS)进行了研究。在0.5 MPa的氢气中,同时测量到从二级反斯托克斯到三级斯托克斯的多波长输出,其总转化效率达88%;而高压下只剩下一级和二级斯托克斯输出,其中二级斯托克斯最大能量转化效率达44%(对应量子效率为63%)。由于高级斯托克斯的竞争,纯氢气中一级斯托克斯的最大能量转换效率不超过43%。通过向3 MPa氢气中掺入2 MPaAr气后,很好地抑制了二级斯托克斯的产生,从而获得了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1%(对应量子效率为83%)的一级斯托克斯输出。对四波混频和级联受激拉曼散射在氢气多级斯托克斯产生中的作用以及惰性气体对它们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5‐Amino‐4‐methyl‐2‐phenyl‐6‐substitutedfuro[2,3‐d]pyrimidines ( 2a‐c ) were reacted with 2,5‐dimethoxytetrahydrfuran to afford the pyrrolyl derivatives 3a‐c . Compound 3a was chosen as intermedi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 fused heterocycles incorporated furopyrimidines moiety 4–11 . Some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screen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67.
殷春浩  焦杨  张雷  宋宁  茹瑞鹏  杨柳 《物理学报》2006,55(11):6047-6054
应用不可约张量理论构造了三角对称晶场中3d2/3d8态离子的45阶可完全对角化的微扰哈密顿矩阵,研究了CsNiCl3晶体的光谱精细结构、晶体结构、零场分裂参量、Jahn-Telller效应以及自旋单重态对Ni2+离子基态能级的影响,理论与实验相符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以前工作中被忽略的自旋-自旋耦合作用和Trees修正对CsNiCl3晶体的光谱精细结构和零场分裂参量的影响,发现有四种机理会影响零场分裂参量:1)自旋-轨道耦合机理,2)自旋-自旋耦合机理;3)自旋-轨道与自旋-自旋联合耦合机理;4)自旋-轨道与Trees修正联合耦合机理,其中自旋-轨道耦合机理是最主要的,其他三种机理也是不可忽略的. 关键词: 基态能级 精细结构 零场分裂 自旋-自旋耦合  相似文献   
68.
杨华  刘增平  王学雷  张胜海 《物理学报》2006,55(11):5745-5754
将非阿贝尔规范理论中狄拉克算符行列式的计算从传统的只能含有硬费米子质量项的情况推广到可以含有动量相关的费米子自能的情况,并且行列式与费米子凝聚的计算都被推广到使之能够含有任意的外规范场. 关键词: 费米子自能 外规范场 狄拉克算符的行列式 费米子凝聚  相似文献   
69.
在弱场图像下,利用Racah不可约张量算符方法得到了三角对称3d4/3d6电子组态的210阶可完全对角化的微扰哈密顿矩阵、最近邻点电荷模型晶体结构常量公式和电子顺磁共振g因子公式.研究了LiCoO2晶体和掺入Ni的LiCoO2:Ni晶体中Co3+的基态能级、晶体结构和电子顺磁共振g因子.考虑了LiCoO2晶体和LiCoO2:Ni晶体中自旋单重态和三重态对Co3+基态能级的影响,讨论了LiCoO2晶体和在LiCoO2晶体中掺杂Ni后Co3+局域结构常量大小的变化是引起Co3+的基态能级变化的主要原因,理论和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还计算了掺杂前后的电子顺磁共振g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70.
A new unified electroweak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unified electroweak model, Higgsmechanism is not used, so no Higgs particle exists in the model. In order to keep the masses of intermediate gaugebosons non-zero, two sets of gauge fields will b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introduce symmetry breaking and to help tointroduce the masses of all fields, a vacuum potential is needed. Except for those terms concerning Higgs particle, thefundamental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this model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standard model. And in a proper limit, thismodel will approximately return to the standard model.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not to say that the Higgs particledoes not exist in Nature, it is only to prove that, without a Higgs particle, we can also set up a unified electroweak model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resent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