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8篇 |
免费 | 663篇 |
国内免费 | 58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341篇 |
晶体学 | 92篇 |
力学 | 181篇 |
综合类 | 37篇 |
数学 | 500篇 |
物理学 | 14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92篇 |
2022年 | 218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196篇 |
2019年 | 243篇 |
2018年 | 212篇 |
2017年 | 189篇 |
2016年 | 287篇 |
2015年 | 301篇 |
2014年 | 333篇 |
2013年 | 439篇 |
2012年 | 508篇 |
2011年 | 544篇 |
2010年 | 365篇 |
2009年 | 359篇 |
2008年 | 386篇 |
2007年 | 325篇 |
2006年 | 267篇 |
2005年 | 232篇 |
2004年 | 197篇 |
2003年 | 129篇 |
2002年 | 120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3篇 |
196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并结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的2K超导腔垂直测试平台对1.3 GHz 单加速间隙超导腔的磁通排出效应开展了实验研究:利用研制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精密地测量超导腔赤道位置磁场,并能够将磁场补偿至小于5.0×10−8 T;并对超导腔不同表面温度梯度下的磁通排出效应进行了测量分析;对钉扎了磁场的超导腔进行了射频性能测试,研究了超导腔电阻对磁通钉扎的敏感度,以及在不同电场梯度下超导腔的表面电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制的高精度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满足超导腔磁通排出研究的需求;高的超导腔表面温度梯度有利于磁通的排出;磁通钉扎电阻的敏感度随着加速电场梯度的增加而增大,导致超导腔的性能下降。此实验研究也为后续超导腔的研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2.
The etch-stop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in-situ SiN and AlGaN/GaN barrier is proposed for high frequency applications.The etch-stop process is realized by placing an in-situ SiN layer on the top of the thin AlGaN barrier.F-based etching can be self-terminated after removing SiN,leaving the AlGaN barrier in the gate region.With this in-situ SiN and thin barrier etch-stop structure,the short channel effect can be suppressed,meanwhile achieving highly precisely controlled and low damage etching process.The device shows a maximum drain current of 1022 mA/mm,a peak transconductance of 459 mS/mm,and a maximum oscillation frequency(fmax)of 248 GHz. 相似文献
33.
Youchao Wang Na Tian Weize Sun Boerhan Rena Xusheng Guo Yang Feng Chao Li Xuesong Wang Qianxiong Zhou 《Particle & Particle Systems Characterization》2020,37(5):2000045
Photoactivated chemotherapy (PACT) has appealing merits over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as well as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by virtue of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rol on drug activity and oxygen-independent mechanisms of action. However, the short photoactivation wavelengths, e.g., visible light–activated Ru(II)-based PACT agents, limi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severely. In this work, a facile construction of supramolecular nanoparticles from a poly(ethylene glycol) (PEG)-modified [Ru(dip)2(py-SO3)]+ (abbreviated as Ru-PEG, dip = 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 py-SO3 = pyridine-2-sulfonate) and 1,3-phenylenebis(pyren-1-ylmethanone) (BP) is shown. While Ru-PEG may undergo photoinduced ligand dissociation and release anticancer species of [Ru(dip)2(H2O)2]2+, BP has extremely large two-photon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s (δ2) in the NIR region and intense fluorescence over the wavelengths where Ru-PEG has strong absorption. Thus, two-photon excitation of BP followed by an efficient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from BP to Ru-PEG may lead to a potent inactivation against cisplatin-resistant cancer cells and 3D multicellular tumor spheroids (MCTSs). The residue fluorescence of BP also allows the cellular uptake of the particles to be visualized. This work provides a universal and convenient strategy to realize theranostic PACT in the ideal phototherapeutic window of 650–900 nm.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温升对915 nm宽条形应变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搭建了基于半导体制冷片(TEC)的双向温控平台对其进行了测试。首先,改变激光器的外表面温度,测量其在不同注入电流时的光功率和波长,并利用CCD相机测量其慢轴发散角。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激光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稳态模拟,从而获得了其对应的热分布情况,通过将模拟得到的数据与实验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两者趋于一致的结论:当热功率从2.1 W升高至20.0 W时,慢轴发散角从2.6°增大至5.0°,同时波长发生红移,热透镜焦距减小;激光器波长随温度变化关系的系数约为0.4 nm/℃,器件热阻为1.5 K/W。因此,为了同时获得高的输出功率和稳定的输出波长,有必要将激光器外表面温度精确控制在某一数值,否则波长将会发生漂移;此外,在设计制作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时,通过适当增加条宽并采用散热良好的封装结构,可以减小对慢轴发散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在长30m,公称直径(Dg)分别为50、65、80和100mm的管道内,进行了C_2H_2分解爆轰实验。用O_2—C_2H_2爆轰波引爆C_2H_2,测量了管道内的爆轰压力,及在管道端面上的反射压力。与以前认为在管径500mm管道内不会出现自持的C_2H_2分解爆轰的意见相反,在这样的管道内也发生了C_2H_2分解炸轰。在管端测到了1700kg/cm~2的异常高压,并对数次异常高压的破坏威力作了记录。 相似文献
36.
采用摩擦氧浓度实验方法, 结合原位观察、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 系统研究Ti-V-Cr 阻燃钛合金燃烧产物的微观组织形貌、燃烧反应过程的合金元素分布规律及微观机理. 结果表明: Ti-V-Cr 阻燃钛合金燃烧过程发出闪亮耀眼的白光, 具有典型金属燃烧的火焰特征. 燃烧产物主要有TiO2, V2O5和Cr2O3三种氧化物, 该混合氧化物以分散颗粒和致密连续体存在. 分散颗粒为规则的球形; 致密连续燃烧产物的微观组织具有分区特征, 从合金基体至燃烧表面依次为过渡区、热影响区、熔凝区和燃烧区. 其中, 过渡区存在一些微小的颗粒状凸起, 且有一定方向性; 热影响区中形成大量V基固溶体相和少量的Ti基固溶体相, V基固溶体相上存在Ti的含量远高于基体的针状析出物; 熔凝区中, 大量的Ti基固溶体中存在少量的V基固溶体; 燃烧区主要为Ti, V和Cr的氧化物混合物. 热影响区的V基固溶体相降低了Ti元素向熔凝区的迁移速率, 减慢了燃烧区Ti与O的优先反应; 燃烧区形成的TiO2, V2O5和Cr2O3混合氧化物和熔凝区O在Ti中大量固溶共同终止了O向合金基体的继续扩散, 从而使Ti-V-Cr阻燃钛合金表现出优异的阻燃功能性. 相似文献
37.
在自由落体条件下实现了三元Co-Cu-Pb合金的液相分离与快速凝固. 实验发现,随液滴直径减小,Co51Cu47Pb2合金液滴发生由枝晶→两层壳核→枝晶组织的转变,Co47Cu44Pb9合金液滴的组织形态由壳核组织演化为均匀组织. 两种合金的快速凝固组织均由α(Co),(Cu)和(Pb)固溶体三相组成,α(Co)和(Cu)相主要以枝晶方式生长,(Pb)相分布在(Cu)枝晶间.
关键词:
液相分离
偏晶合金
快速凝固
自由落体 相似文献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