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568篇
化学   1083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87篇
综合类   113篇
数学   153篇
物理学   7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共焦布里渊光谱技术因其具有无创、无标记、高空间分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矿物学等领域.但自发布里渊散射强度弱,在探测系统消光比不足的情况下,布里渊信号光谱容易与弹性背景光发生交叠甚至是被湮没,因而无法实现对布里渊频移的精确测量.尤其在生物医学等前沿领域,浑浊介质粘弹性探测需求的日益增加对布里渊光谱探测...  相似文献   
172.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简称SQUID)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矢量磁探测器.本文采用低温超导SQUID作为传感器,搭建了一套三轴矢量磁场稳定装置.该系统由两个三轴SQUID磁强计模块、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和反馈线圈组组成.在该系统的矢量稳场下,磁场波动峰峰值在有效带宽内可以降低四个数量级,可达pT量级,稳场效果显著.此技术可以满足大部分需要稳定磁场,如高灵敏度磁传感器的标定等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73.
对Nb3Sn超导线低温下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复合材料产生热应力的机理,给出弹性假设下计算残余应变的公式。用有限元分析计算了超导线制造到降温过程中各组分的应力变化情况,得到Nb3Sn超导丝在低温下的残余应变,模拟了不锈钢管对超导线残余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4.
激光作用下的铝管热参数的变化对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脉冲激光作用于铝管时所产生的温升情况。比较了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和不随温度变化两种情况下的温度场的区别,分别给出了两种情况下的温度随角向的分布曲线。结果表明:物理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对整个瞬态温度场的影响很大,为在热弹条件下在激光激发管状材料时的超声导波的研究提供了定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5.
基于全光缓存器的光弹性分组交换环(O-RPR)是一种全光分组交换网络,能够克服目前RPR存在的电子瓶颈。为了模拟这种网络解决竞争的能力和解决网络的帧同步不丢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光上路源。它由数据包(帧)生成、并串变换和电光转换三部分组成,其包长、包内伪随机序列长度、及通信速率均可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操作方便的优点,已成功应用于O-RPR实验网络中。  相似文献   
176.
将水的表面波视作一种正弦相位型光栅,导出了水表面波衍射光斑间距与其波长的关系,从而利用水表面波对激光的衍射测定了水波波长,确定了表面波成分,即在所用实验频率范围内毛细波占主导地位,验证了表面波的色散关系.  相似文献   
177.
荆龙康  蒋玉蓉  倪婷 《光学技术》2012,38(2):218-222
准确的测量薄膜的厚度和光学常数,在薄膜的制备、研究和应用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借助Cauchy色散模型,通过薄膜透过率测量曲线,用改进的自适应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对透过率曲线进行全光谱拟合,从而反演得到薄膜的厚度和光学常数。对由电子束蒸发制备的TiO2单层膜和SiO2/TiO2双层膜的厚度和光学常数进行了测量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光学参数与实测结果相一致,厚度误差小于2nm,在560nm波长处折射率误差小于0.03。  相似文献   
178.
利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QMD)模型,分析了中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相对论平均场和SkyrmeHartrere-Fork等核结构模型给出的核密度分布对原子核阻止的影响。研究表明,从费米能到的较大能量范围内,无论小质量体系还是大质量体系,原子核阻止对同位旋相关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都非常灵敏,而不同模型给出的核密度分布对原子核阻止影响不大,说明原子核阻止作为提取同位旋相关核子-核子碰撞截面的灵敏探针是与原子核结构模型无关的。 Influence of densitydistributionwhichisgivenbyRMFandSkyrme-Hartrere-Fork etalnuclearstructuremodelonnuclearstoppinginheavy-ioncollisionsatintermediateenergiesarestudiedbyusingisospin-dependentquantummoleculardynamics(IQMD)model.ResearchshowsthatrangeformtheFermienergytothelargerenergyof 100 Mev/u, for bothsmallandlargemasssystem,nuclearstoppingisfoundtobestronglydependentonthenucleon-nucleoncrosssections,andweaklyondifferentdensitydistribution.ThisshowsthatnuclearstoppingcanbeusedasaprobetoextracttheinformationontheisospindependenceN-Ncrosssectionsandhasnorelationshipwithnuclearstructuremodels.  相似文献   
179.
"智能窗"大规模推广顺应可持续发展潮流,三氧化钨(WO_3)是生产"智能窗"的一种重要电致变色材料,但调控WO_3薄膜电致变色性能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采用旋涂法制备WO_3薄膜,重点研究了溶液浓度和旋涂次数对调控WO_3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轮廓仪测量薄膜厚度,X射线衍射(XRD)测量薄膜结晶情况,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薄膜表面形貌,光谱仪测量薄膜初始态、着色态和褪色态的透射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增加(0. 2~1. 0 mol/L),薄膜厚度从9. 7 nm增加到33. 3 nm,透射率调制能力从0%提升到37. 0%;多次旋涂薄膜厚度线性增长,线性拟合优度(R~2)达0. 98,5次旋涂后透射率调制能力达51. 3%。改变溶液浓度和旋涂次数都是调控薄膜透射率调制能力的有效手段,精准调控薄膜透射率调制能力对设计不同应用场景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0.
孔雀石绿(LMG)在治理鱼卵中霉菌和杀灭鱼体寄生虫等方面的效果显著, 广泛应用于水产运输和养殖。孔雀石绿进入动物机体后, 通过生物转化代谢为脂溶性的隐色孔雀石绿(LMG), LMG的毒性超过MG; LMG能快速在组织中蓄积, 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白蛋白可与多种内源和外源化合物结合, 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载体蛋白, 也是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和靶标。模拟pH 7.4的生理条件, 通过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法(CD)采集两种不同滴加方式的LM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动态作用过程中的多维数据, 并应用化学计量学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对多维波谱数据进行解析和描述, 从重叠严重的光谱数据中同时得到作用体系的定量和定性信息。从解析得到的浓度趋势图中, 说明体系在LMG∶BSA=2∶1时达到动态平衡, 并可确认复合物LMG2-BSA的生成; 解析得到的与所测量的BSA荧光和CD图符合, 印证由MCR-ALS获得的浓度趋势图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通常由重叠光谱中无法辨别的LMG2-BSA复合物荧光光谱和CD谱图也可由数学解析获得, 进一步印证了复合物的存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结果表明BSA与LMG结合后, BSA的形貌发生改变, 表面粗糙度(RMS)由(1.24±0.28) nm增至(13.47±0.53) nm; 同时由CD实验结果可知LMG与BSA作用达到平衡时, α-螺旋结构的含量从46.5%降低到42.3%, 推测是BSA所处微环境和构象发生变化所致。荧光探针实验发现经典site Ⅰ标记物华法林加入后, LMG-BSA的猝灭常数由2.65×106 L·mol-1降低为1.88×106 L·mol-1, 但加入site Ⅱ标记物布洛芬后, LMG-BSA的猝灭常数变化不明显, 由此推断LMG可能结合在蛋白质的亚域ⅡA, 即site Ⅰ位。分子对接证实BSA的Ⅰ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LMG, 且LMG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是疏水作用力。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了解LMG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制, 并为LMG的毒副作用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