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829篇
化学   1741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97篇
综合类   358篇
数学   369篇
物理学   5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3篇
  1974年   7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以炭黑及自制的壳聚糖-炭黑(CHI-C)复合材料为载体,采用溶胶负载法制备了Ptm^Au/C及Ptm^Au/CHI-C催化剂(^ 代表Au、Pt为分步负载,m代表Pt/Au原子比),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分别测定了Pt-Au催化剂对甲醇电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考查了Pt/Au原子比及CHI改性对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t1.0^Au/C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炭黑中加入少量CHI能提高Pt1.0^Au/C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2.
TiO2形态结构与光催化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唐玉朝  李薇  胡春  王怡中 《化学进展》2003,15(5):379-384
本文介绍了TiO2多相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其结构特性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TiO2的品相组成、品粒尺寸、比表面积、表面形态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3.
利用CCD相机和沉积探针组成的在线监测系统,在50 kW下行炉上研究了木屑与神府烟煤以及贵阳贫煤的掺烧灰沉积特性。灰渣沉积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烟煤掺烧灰沉积厚度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贫煤掺烧灰沉积厚度则随着木屑掺烧比例增加而减小。烟煤中掺烧木屑比例为0、6.7%、15%和22%时,渣层稳定厚度分别为1.37、3.85、11.50、20.56 mm,稳定相对热流密度分别为0.44、0.41、0.30、0.26。贫煤掺烧木屑比例为6.7%、15%和22%时,稳定厚度分别为18.65、10.97和9.78 mm,稳定相对热流密度分别为0.29、0.31、0.33。掺烧木屑之后,灰渣初始层中Ca、K元素显著增加。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灰中熔融相比例增加,因为木屑灰分中含有较多的Na2O、K2O等碱金属氧化物,而Al2O3、SiO2等含量较少,降低了灰的熔融温度。  相似文献   
184.
在高温老化的复合氧化物CZO和CZYO体系中,添加微量贵金属(Pt,Pd,Rh)明显提高还原速度并增加OSC.含贵金属的CZO或CZYO的OSC与其组成和贵金属的种类有关.较长时间(10 h)老化后含Pd的CZO3样品的OSC明显下降,CZYO2样品的OSC略有下降.含Pt/Rh,10 h老化后CZO3和CZY02样品的OSC均高于相应同条件老化的含Pd样品的OSC.  相似文献   
185.
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A环14C均标记合成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征敏  叶庆富  唐庆红  吕龙  陈子元 《化学学报》2005,63(21):1999-2003
以U-14C-对氨基苯甲酸为前体, 通过酯化、缩合、还原和取代四步反应获得了A环14C均标记的丙酯草醚, 用PHPLC对其进行纯化. 采用HPLC-MS(ESI), MS(EI)和1H NMR验证了其结构, 通过HPLC(外标法)确定其化学纯度大于98%; HPLC-LSC和TLC-IIA两种方法分析表明, 其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 其比活度为1.089±0.011 mCi/mmol. 合成的化学收率和放化收率均为53%.  相似文献   
186.
根据文献方法合成了金属配合物[Ni(HL)]Cl2•2H2O (HL=1-[(2-氨乙基)氨基]-2-氨基-1,2-二脱氧-D-葡萄糖), 并用重结晶方法得到了适于X射线衍射的Ni(II)配合物的单晶. 通过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 表明其为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最后研究了配合物对对硝基苯吡啶甲酸酯(PNPP)催化水解活性.  相似文献   
187.
汪洋 《化学学报》2005,63(11):1023-1027
根据一氧化氮(NO)气体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吸附和脱附的实验结果, 揭示了气体脱附量的变化规律. 利用MOPAC 和GAUSSIAN分子轨道理论计算了在TiO2(110)表面上吸附NO分子的原子簇模型, 电荷分布以及原子簇的能级, 推断了NO在TiO2(110)表面吸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8.
谢安东  朱正和 《化学学报》2005,63(23):2126-2130
使用SAC/SAC-CI和D95++, 6-311++g, 6-311++g**及D95(d)基组, 分别对BF分子的基态X1Σ、第一简并激发态A1Π和第二激发态B1Σ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优化计算. 对所有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6-311++g**基组为最优基组. 运用6-311++g**基组和SAC方法对基态X1Σ, SAC-CI方法对激发态A1Π和B1Σ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 并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 得到相应电子态的势能函数解析式, 由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与X1Σ, A1Π和B1Σ态相对应的光谱常数, 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89.
顾大明  谢颖  史鹏飞  付宏刚 《化学学报》2006,64(12):1223-1227
>为获得综合性能更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分析了Co掺杂对LixNi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密度泛函DFT理论对LixNiO2和LixNi0.5Co0.5O2的平均放电电压和态密度进行了计算. 同时,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ixNiO2和LixNi0.5Co0.5O2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并对其进行了XRD结构分析和恒流充放电测试. 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 随锂离子嵌入正极(电池放电), 电池的电压逐渐降低, 材料的态密度峰向低能量方向移动; 与LixNiO2相比, LixNi0.5Co0.5O2的电压平台相对较高(当0.25≤x≤0.5), 而且在Li嵌/脱时, LixNi0.5Co0.5O2的结构变化相对较小; Co离子的掺入, 减小了NiO6八面体的畸变度, 使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得以提高. 在钴掺杂镍酸锂体系中, NiO6和CoO6具有相互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0.
采用裸露簇和嵌入簇模型, 对β-MnO2 (001), (110), (111)三个晶面以及O2在(110)晶面的单址吸附模式(Pauling和Griffths模式), 进行从头计算. 从β-MnO2 (001), (110), (111)三个晶面的电子结构差异以及O2在(110)晶面吸附的吸附能、几何结构、集居数以及净电荷数分析得到: (001), (110), (111)三个晶面中(110)晶面的催化活性最高, 其活性顺序为(110)>(111)>(001). 氧气在(110)晶面的吸附, Pauling和Griffths两种吸附模式均存在, 属于化学吸附中的离子吸附. 氧气与MnO2固体间发生了单电子转移, 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成O2-, 转移电子属于整个体系, 具有离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