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369篇
化学   769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224篇
物理学   5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合成了一种反应型近红外荧光探针N-Rh-GSH,该探针以罗丹明衍生物为荧光母体,通过与谷胱甘肽(GSH)作用触发螺环的开关来实现信号的响应,其开环释放的荧光产物具有760 nm的近红外发射波长。细胞实验表明,该探针可实现对活细胞中GSH的成像。  相似文献   
72.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以锆为金属核心、2-氨基为配体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UiO-66)纳米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UiO-66自由分散的聚丙烯腈(PAN/UiO-66)纤维,可控热解得到多孔碳纳米纤维(porous carbon nanofibers,PCNFs),结合湿化学还原法在PCNFs表面沉积Pd纳米颗粒,得到PCNFs@Pd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形貌、组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试了PCNFs@Pd在0.1 mol·L-1KOH和0.1 mol·L-1HClO4电解质中氧还原性能(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结果表明,在PAN纤维中添加UiO-66显著提高了PCNFs@Pd(Pd负载量为0.34%)复合材料的ORR性能。相比40%Pt/C,在碱性电解质中,PCNFs@Pd复合材料展示出更低的Tafel斜率、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耐甲醇中毒性。在酸性电解质中也表现出类似20%Pt/C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73.
以HZSM-5沸石分子筛为载体,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常压沉积-沉淀法和负压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系列Au/HZSM-5沸石催化剂并采用常规催化剂表征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用脉冲微反装置评价了纯正丁烷(99.9%)在氢型和金改性的纳米HZSM-5催化剂上的反应活性和烯烃选择性.结果表明,在550℃下,负压沉积-沉淀法制备的不同金负载量的纳米HZSM-5催化剂上的转化率和烯烃选择性都远高于常压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改性量为2.0%的Au/HZSM-5-A(负压)催化剂正丁烷转化率达到了58.0%、烯烃选择性为57.2%.脱氢和脱甲基活化是正丁烷的重要活化方式,也是影响其烯烃选择性的主要因素.金改性在提高正丁烷转化率的同时,也促进了正丁烷的脱氢和脱甲基活化.纳米HZSM-5因晶粒度小,孔道短和微孔扩散阻力低而有利于正丁烷转化.负压有利于清除HZSM-5内部的无定型杂质和脱气净化处理,有利于金的负载量和分散度.  相似文献   
74.
采用机械球磨法成功制备Ag_3PO_4/MoS_2纳米片复合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PL)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_3PO_4纳米粒子均匀地附着在MoS_2纳米片层结构上,两者形成紧密结合。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研究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特性;通过循环实验考察复合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含有1%的MoS_2纳米片与Ag_3PO_4形成的复合催化剂在30 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5%,其降解动力学常数是纯相Ag_3PO_4的2倍。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复合催化剂对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84%,而纯Ag_3PO_4对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仅为35%。Ag_3PO_4/MoS_2纳米片复合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主要归因于二硫化钼纳米片与磷酸银形成异质结,磷酸银激发的电子和二硫化钼纳米片产生的空穴直接复合,从而促使光生电子从磷酸银晶体表面快速分离,减轻了磷酸银的光电子腐蚀,同时也提高了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5.
三聚氰胺能与铜离子(Cu2+)形成配合物,对荧光铜纳米簇的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其抑制程度与三聚氰胺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基于此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以聚T单链DNA为模板合成的铜纳米簇作为荧光探针,当三聚氰胺存在时,Cu2+与三聚氰胺生成配合物,阻碍铜纳米簇的合成,导致荧光强度降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三聚氰胺浓度在5~12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 μmol/L,牛奶样品中三聚氰胺加标回收率为96.3%~104.4%.与传统纳米金/银、量子点等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应用固相微萃取 (SPME)和气相色谱联用 ,以十四醇为内标 ,建立了快速测定豉香型白酒中庚二酸二乙酯、辛二酸二乙酯和壬二酸二乙酯 (统称二元酸二乙酯 )的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萃取时间、解吸时间、盐效应等对萃取的影响 ,优化了分析条件 ;该法在0.05~10mg·L -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重复性 ,符合生产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
以水杨醛和邻氨基酚为起始原料, 合成了N-亚水杨醛基-2-氨基苯酚配体(H2SAP); H2SAP与乙酰丙酮钼的无水乙醇溶液反应, 制得席夫碱钼(Ⅵ)配合物MoO2(SAP)(EtOH);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 NMR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以MoO2(SAP)(EtOH)为催化剂, 研究了其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的催化性能, 考察了氧源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溶剂/助剂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65%(质量分数)叔丁基过氧化氢(65% TBHP)为氧源, 在80℃时反应4 h, 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43.0%和67.2%, MoO2(SAP)(EtOH)在催化体系中表现出强烈的助剂效应, 当加入强给电子配体咪唑时, 环氧产率显著降低. 同时对该配合物催化环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8.
Two novel compounds, {[Co2(epda)2(4,4-bpy)(H2O)2]·3H2O}n1 and {[Co2(epda)2(bpe)(H2O)2]3H2O}n2(H2epda=5-ethyl-pyridine-2,3-dicarboxylic acid, 4,4’-bpy=4,4’-bipyridine and bpe=1,2-di(4-pyridyl)ethylene) were solv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therm 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omplex 1 is of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13.344(5), b=14.724(5), c=8.267(3), β=105.840(4)°, V=1562.5(10)3, Dc=1.480 g/cm3, Mr=375.19, Z=4, F(000)=712, μ=1.121 mm-1, the final R=0.0512 and wR=0.1260 for 2890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2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14.224(4), b=14.726(4), c=8.287(2), β=99.696(4)°, V=1711.1(9)3 , Dc=1.402g/cm3, Mr=388.21, Z=4, F(000)=740, μ=1.027 mm-1 , the final R=0.0354 and wR=0.0862 for 12237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Both complexes present intimately related structures featuring infinite Co-carboxylate layers of [CoⅡ(epda)(H2O)]n pillared by 4,4’-bpy (or bpe) molecule to produce the microporous frameworks, unambiguously indicating that pore dimensions of the framework are regulated by the N,N’-donor pillars.  相似文献   
79.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两种锌配位聚合物{[Zn(ic)(bip)]·2H2O}n (1)和[Zn(ic)(bpe)]n (2)(H2ic=衣康酸,bip=3,5-二(1-咪唑基)吡啶,bpe=1,2-二(4-吡啶基)乙烯),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2均为含有一维金属-羧酸链的二维(4,4)格子层结构.此外,对它们的热重、粉末X射线衍射和固体荧光性能进行了考察.与配体bip相比,1的发射光谱发生了明显的蓝移(~78 nm),可能归因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2显示与游离的bpe配体相似的荧光性质,轻微的红移可能是因为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导致的.  相似文献   
80.
开发了一种鉴别β受体激动剂的新型阵列传感器。该传感器由8种传感物质构成,使用96孔板酶标仪采集响应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层聚类分析(HCA)、判别分析(LDA)等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对5类β受体激动剂及其混合物进行检测。PCA结果表明,该传感器主要是基于空间结构以及氢键作用实现对β受体激动剂的识别;HCA结果显示,93个分析样本归类正确;LDA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对于β受体激动剂识别的准确率达98.9%。本方法在β受体激动剂的检测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