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210篇
化学   408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4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用海藻酸钠作为结构导向剂,通过原位氧化聚合吡咯法制备了聚吡咯/海藻酸钠(PPy/SA)纳米球.聚吡咯/海藻酸钠纳米球的形貌和结构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进行表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方法进行测试.电化学测试表明,聚吡咯/海藻酸钠纳米球在1 mol L-1KCl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1 A g-1时其比电容高达347 F g-1.与纯聚吡咯相比较,聚吡咯/海藻酸钠纳米球具有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12.
合成了2个新的手性L-亮氨酸萘酚醛和L-苯丙氨酸萘酚醛希夫碱氧钒配合物, [VO(Naph-Leu)(OMe)(CH3OH)] (1)和[VO(Naph-Phe)(OMe)(CH3OH)] (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 1晶体属于正交晶系, P21212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946 80(8) nm, b=3.246 3(3) nm, c=0.662 37(5) nm, V=2.035 9(3) nm3, Z=4, F(000)=864, R1=0.046 3, wR2=0.112 7, S=1.076。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1.113 41(11) nm, b=0.724 09(6) nm, c=1.342 99(12) nm, V=1.047 95(16) nm3, Z=2, F(000)=464, R1=0.035 8, wR2=0.088 8, S=1.024。测定了它们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 讨论了紫外吸收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合成了7, 8, 17, 18-四溴-5, 10, 15, 20-四苯基-21, 23(H)-卟啉(H~2TPPBr~4)及其金属配合物MTPPBr~4[M=Cu(II), Ni(II), Co(II)和Zn(II)]。测定了它们的可见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 用四轨道模型(Four Orbital Model)计算了MTPPBr~4的相对前线轨道, 并解释了配合物的可见紫外光谱及电化学性质。测定了NiTPPBr~4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C2/c, a=2.6077(7),b=1.0414(4), c=1.9312(3)nm, β=137.1(7)°, Z=4, 最后偏离因子R=0.067, 晶体结构直接证明了卟啉亲电溴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 四个溴分布在相对两个吡咯环上。  相似文献   
114.
层状液晶中水溶性超微粒子材料[Co(NH~3)~6]Cl~3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溶剂在层状液晶中的渗透性和层状液晶中溶剂厚度的限定性, 在TritonX-100/C~10H~21OH/H~2O体系层状液晶中, 以4%Co(NH~3)~6]Cl~3水溶液组分水制备水溶性超微粒子材料[Co(NH~3)~6]Cl~3, 粒径约为3~6nm。  相似文献   
115.
二芳杂环基乙烯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2,3-双 (1,2-二甲基-3-吲哚基)-2-丁烯 (DF1),2,3-双 (1,4-二苯基-2-甲基-3-吡咯基)-2-丁烯 (DF2), 2,3-双(1-对甲苯基-4-苯基-2-甲基-3-吡咯基)-2-丁烯 (DF3), 2,3-双(1-对溴苯基-4-苯基-2-甲基-3-吡咯基)-2-丁烯 (DF4) 和2,3-双 (1-对甲氧苯基-5-苯基-2-甲基-3-吡咯基)-2-丁烯 (DF5) 的合成,以及它们的光致变色行为的研究。特别是DF1和DF5的光呈色和光消色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6.
众所周知,稠环芳烃是一类具有致癌性的物质.虽然对其致癌机理的认识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但一般都认为同稠环芳烃与DNA,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关.因为致癌物后的致癌作用最终都是通过损伤细胞中的DNA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7.
建立了采用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UA-DLLME-HPLC)对4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进行富集、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分析。实验中采用富集因子来评价萃取效率,考察并优化了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萃取剂类型和用量、分散剂类型和用量、超声时间、离子强度、萃取时间和pH值等。结果表明: 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该法对4种PAEs(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富集因子分别为71、144、169和159;检出限分别为3.78、1.77、3.07和3.30 μg/L。对实验室自来水、某品牌矿泉水以及湖水分别加标50、200及500 μg/L的回收率为82.99%~114.47%,相对标准偏差为1.93%~8.31%。该法简便、快速、环保,可以用于测定实际水样中的PAEs类增塑剂。  相似文献   
118.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Se掺杂单层MoS2能带结构和光吸特性,并分析了对其光解水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征单层MoS2为直接带隙结构,禁带宽度为1.740 eV,导带底电位在H+/H2还原势之上0.430 eV,价带顶电位在O2/H2O的氧化势之下0.080 eV,具有可见光催化分解水的能力,但氧化和还原能力不均衡,导致单层MoS2作为光催化剂分解水的效率不高。通过Se掺杂计算发现,单层MoS2的禁带宽度变为1.727 eV,相应的光吸收谱变化幅度几乎不变,且体系的形成能较低,表明其热力学稳定性良好。然而,导带底电位调整到H+/H2还原势之上0.253 eV,价带顶电位处于O2/H2O的氧化势之下0.244 eV,平衡了氧化与还原能力,单层MoS2可见光催化分解水的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9.
在现代纳米科学技术领域中,铜纳米线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力学和热学性质而成为制备透明柔性导电电极的优良材料。铜价格低廉,自然存储量较大,是实际应用中替代贵金属的理想材料。然而,将铜离子还原为单质铜比较困难,且单质铜非常容易被氧化,这成为应用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制备单分散、稳定且具有抗氧化性的铜纳米线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各种制备铜纳米线的方法中,液相还原法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且该方法具有制备条件限制少、成本低、简单易行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铜纳米线的大量合成。本文从铜纳米线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入手,首先综述了不同(光滑或粗糙、单晶或孪晶)铜纳米线的液相制备方法及其生长机制。讨论了铜纳米线的氧化及其抗氧化表面包覆问题。最后对铜纳米线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0.
Ocotillol‐type saponins have a wide spectrum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configuration at the C24 position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stereoselectivity 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pharmacokinetics. Natural ocotillol‐type saponins share a 20(S)‐form but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20(R)‐stereoisomers have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e semisynthesis of 20(R)‐ocotillol‐type saponins has not been reported and it is therefore worthwhile clarifying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Two C24 epimeric 20(R)‐ocotillol‐type saponins, namely (20R,24S)‐20,24‐epoxydammarane‐3β,12β,25‐triol, C30H52O4, (III), and (20R,24R)‐20,24‐epoxydammarane‐3β,12β,25‐triol monohydrate, C30H52O4·H2O, (IV),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al studies and finally confirm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Me)C—O—C—C(OH) torsion angle of (III) is 146.41 (14)°, whereas the corresponding torsion angle of (IV) is −146.4 (7)°, indicating a different conformation at the C24 position. The crystal stacking in (III) generates an R44(8) motif, through which the molecules are linked into a one‐dimensional double chain. The chains are linked via nonclassical C—H…O hydrogen bonds into a two‐dimensional network, and further stacked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In contrast to (III), epimer (IV) crystallizes as a hydrate, in which the water molecules act as hydrogen‐bond donors linking one‐dimensional chains into a two‐dimensional network through intermolecular O—H…O hydrogen bonds. The hydrogen‐bonded chains extend helically along the crystallographic a axis and generate a C44(8) mot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