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400篇
化学   744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91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174篇
物理学   5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技术的脂质组学方法,分析比较了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的甘油酯组成,并总结了不同甘油酯的液相色谱保留行为。利用提取离子流图、母离子谱图和子离子质谱图,依据中性丢失质量计算甘油酯的脂肪酰基链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共检测到55种甘油酯,其中在油茶籽油中检测到全部55种甘油酯(43种甘油三酯和12种甘油二酯),橄榄油中检测到44种甘油酯(34种甘油三酯和10种甘油二酯),未检测到9种甘油三酯和2种甘油二酯。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最主要的甘油酯均为TAG 54∶3,但其相对含量在油茶籽油中更高。以55种甘油酯分子的峰面积作为变量进行多维变量统计分析,聚类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具有显著的分类趋势。结合VIP值 > 1.0且p值 < 0.01筛选出油茶籽油的3种关键甘油酯和橄榄油的6种关键甘油酯。该研究揭示了油茶籽油与橄榄油中甘油酯的分子组成差异,可为解析油茶籽油的功能和营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92.
苗琳  纪经纬  王荷芳 《色谱》2017,35(3):245-251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粒子的分离已经成为纳米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同时也是热点与难点问题。该文介绍了几种较为常用的分离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包括场流分级法、超速离心法、膜分离法、色谱分离法和磁性分离法,评述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具体应用实例和相关研究进展,并具体讨论了每种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重复性和特异性等。  相似文献   
893.
根据林可霉素、卡那霉素在过氧化单硫酸盐(PMS)-鲁米诺(Luminol)体系中的化学发光反应动力学性质的明显差异,建立了时间分辨后化学发光同时测定林可霉素和卡那霉素的新方法.在PMS-鲁米诺体系中林可霉素化学发光反应较快,0.8s达到最大值,峰尖锐;卡那霉素化学发光反应较慢,54.8s后达到最大值,峰平缓,且其动力学曲线呈现出随时间分开的两个独立的发光峰,互不干扰.该方法测定林可霉素、卡那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9~8.0×10-7 g/mL、4.0×10-7~8.0×10-5 g/mL,对8.0×10-8 g/mL的林可霉素溶液和8.0×10-6 g/mL的卡那霉素溶液进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4.6%和3.3%,测定林可霉素和卡那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1.0×10-9 g/mL和1.0×10-7 g/mL.  相似文献   
894.
为了对新型卷烟产品进行剖析,利用热重/差热分析研究了空气氛围下典型性碳加热卷烟"Eclipse"各组成成分的热行为,并计算了主要失重温度段的活化能。结合热失重数据和组成结构对其分解机理进行初步推断和验证。结果表明:1碳棒在356~560℃燃烧放热,失重65%,活化能为149.44 k J/mol,热重/差热分析显示含有碳酸钙成分,空气氛围下碳棒燃烧热解更完全;2200~380℃为卷烟纸主要的热解失重阶段,失重62%,主要是纤维素热解造成。其中碳酸钙含量为12%左右,金属箔为铝箔;3薄片1在191~364℃失重49%,可能是单糖、小分子物质以及纤维素热分解。薄片2在97~253℃失重51%,保润剂、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受热分解以及纤维素晶体单糖和其他一些小分子物质因热裂解。薄片1和薄片3结构和成分相似,都接近传统卷烟烟丝,薄片2含更多的单糖和水分。本研究为新型卷烟材料和热源的研发积累详实数据,为进一步研制烟叶原料加热非燃烧状态下化学成分释放和烟丝配比的实验装置和分析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9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不同制丝工艺参数(松散回潮的热风温度、切丝宽度、HT工作蒸汽流量、烘丝热风温度和排潮风门开度)条件下制成的卷烟样品烟气成分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酯类物质的释放总量在这些工艺参数条件下存在极显著差异的水平,说明酯类物质的释放总量在5种工艺参数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是极明显的。综合分析部分致香成分和简单酚类的释放总量,选取样品2与样品4的工艺参数条件进行对比可知较高的松散回潮热风温度和烘丝热风温度更加有利于增加卷烟烟气中挥发性成分的释放量;在增加卷烟香吃味方面样品4的工艺参数条件为最佳生产条件,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卷烟样品其烟气成分中致香成分的释放总量最多。  相似文献   
896.
化学专业英语词汇通常被认为是跨学科教学的难点。将认知理论视域下的有意义学习、概念隐喻理论、范畴理论、框架语义学等引入化学专业英语词汇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97.
不同的发酵工艺会造成茶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不同.建立了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快速测定乌龙茶样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发酵工艺的乌龙茶样品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茶样经浸泡后,过膜,使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方法检出限达到0.01 g/100 g,回收率为94.4%~109.4%,符合检测要求.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检测时间短,节省溶剂,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茶样中γ-氨基丁酸的日常检测工作,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对优化生产高含量γ-氨基丁酸的发酵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8.
899.
屠树江  缪春宝  房芳  蒋虹 《结构化学》2004,23(2):187-191
标题化合物C24H26O5是由胡椒醛、达咪酮在微波辐射下反应而得,反应在5分钟内完成。结构通过单晶 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 a = 7.1338(1), b = 10.4406 (3), c = 14.3323(4) , a = 82.56(1), b = 89.37(1), g = 78.94(1), V = 1038.73(4) 3, Mr = 394.45, Z = 2, Dc = 1.261 g/cm3, l = 0.71073 ? m(MoKa) = 0.088 mm-1, F(000) = 420, R = 0.0648, wR = 0.1588。在分子结构中吡喃环为船式构象,2个的环己酮环为信封式结构。  相似文献   
900.
用Pitzer理论预测混合电解质溶液的偏摩尔体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itzer理论研究了混合电解质溶液的偏摩尔体积,建立了偏摩尔体积的预测方法,并利用所得电解质溶液的表观摩尔体积的Pitzer参数预测了HNO3-UO2(NO3)2-H2O、KCl-Na2SO4-H2O、NaCl-Na2SO4-H2O、NaCl-CaCl2-H2O、KCl-CaCl2-H2O、KCl-MgCl2-H2O和KCl-NaBr-H2O共7个系统4种类型的混合溶液的偏摩尔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