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化学   465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16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6篇
  1969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LCS)法制备了存储型上转换发光材料CaS∶Eu,Sm,并对其上转换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样品的激发光谱位于200~600nm之间,紫外或可见光均可有效地激发该材料来完成充能过程,且可见光激发占优势;样品的红外响应光谱范围为800~1600nm,由辅助激活离子Sm所形成的劈裂的深陷阱能级是该材料具有宽频谱红外转换特性的根本原因;样品的热释光谱高温峰值位于351.02℃,计算得到的陷阱能级深度为0.82eV,深度适中,利于激发能的储存和上转换发光的产生。  相似文献   
692.
弥谦  赵磊 《应用光学》2014,35(2):248-253
光学薄膜的光学特性与其每一膜层的厚度密切相关,为了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光学薄膜产品,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监控膜厚。光学薄膜实时监控精度决定了所镀制的光学薄膜的厚度精度。针对光电极值法极值点附近监控精度低、无法精确监控非规整膜系的缺陷,提出了新的光学薄膜膜厚监控算法。该算法通过数学运算,使得光学薄膜的光学厚度与透射率呈线性关系,并且有效地消除光源波动、传输噪声等共模干扰的影响,算法精度可控制在2%以内。  相似文献   
693.
以生物制剂肝素钠为掺杂剂,由自组装方法合成出平均粒径为100 nm的球状聚吡咯(PPy),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透射电镜(TEM)、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表明,肝素钠掺杂聚吡咯呈现较好的形貌和电容性质,在电流密度3 mA/cm2下充放电,单电极比电容达到338 F/g.  相似文献   
694.
695.
溶剂热法合成蜂巢状氧化镍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的溶剂热法制备了蜂巢状氧化镍,反应过程中DMF既做溶剂又做沉淀剂。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NiO形貌及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循环伏安(CV)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00 ℃热处理得到的氧化镍,10 mA电流下单电极比电容达460 F·g-1。  相似文献   
696.
采用前驱体浸渍工艺制备ZrO2纤维布.利用SEM、XRD研究粘胶织物及ZrO2纤维布的微观结构;测试了ZrO2纤维布的横向抗张强度,研究了浸渍工艺对ZrO2纤维布微观结构、面密度和抗张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胶织物是制备ZrO2纤维布的理想前驱体材料;改善浸渍方式、提高浸渍溶液浓度和温度均能提高ZrO2纤维布的面密度;浸渍方式显著影响单根纤维的致密程度,残液去除方式显著影响纤维的分散程度,采用辊压浸渍和离心甩干去除残液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ZrO2纤维布的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697.
698.
The reactions of M2(CO)10 (M = Mn, Re) withtrans-1-aryl-3-cyanoprop-2-en-1-ones in the presence of Me3NO proceed with replacement of the CO ligand and lead to complexeseq-(1-aryl-3-cyanoprop-2-en-1-on)nonacarbonyldimanganese andeq-(1-aryl-3-cyanoprop-2-en-1-on)nonacarbonyldirhenium complexes where the metals are bonded with the ligand through the nitrogen atom of the cyanogroup. The treatment of (1-phenyl-3-cyanoprop-2-en-1-on)nonacarbonyldirhenium with a second equivalent of the ligand resulted in the disubstituted complex,eq,eq-bis(1-phenyl-3-cyanoprop-2-en-1-on)octacarbonyldirhenium in a good yield. The structures of the obtained complexe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13C,1H NMR, and IR-spectroscopy.Translated from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eriya Khimicheskaya, No. 8, pp. 1485–1487, August, 1994.This work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the Russian Foundation for Basic Research (grant No 93-03-4028).  相似文献   
699.
新型喹喔啉衍生物的合成、光物理性质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新型质子给体的荧光探针化合物2,3-双(4-二甲胺基苯基)喹喔啉( QBDMA).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红外吸收和氧核磁共振等光谱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同时分析其电化学性质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光致发光光谱.最后在B3LYP1/6-31G*水平上优化其基态结构,并对...  相似文献   
7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