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9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635篇
化学   1144篇
晶体学   56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113篇
数学   254篇
物理学   9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描述了一种多层感知器的神经网络系统在BESIII粒子鉴别技术中的应用。网络按照子探测器分别进行训练, 输出结果可以作为后续网络的输入或者可以为似然函数方法构建概率密度函数。蒙特卡罗模拟样本的检验结果表明,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在BESIII上获得较好的粒子鉴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2.
三维荧光指纹光谱用于污染河流溶解性有机物来源示踪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三维荧光指纹光谱技术对河流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河流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主要有腐殖质和蛋白质两类,类腐殖质荧光峰λ激发发射为250/460 nm(A1),220/400 nm(A2)和325/420 nm(C);类蛋白质荧光峰λ激发发射为285/357 nm(T1),230/360 nm(T2)。支流的类蛋白质荧光峰T1和T2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其荧光强度都有明显增强。Fe3+离子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后浓度增加到支流的30倍,相应的类腐殖质荧光峰A1也发生了明显蓝移现象,而其他荧光峰则没有明显的偏移。激发波长较长的类腐殖质C,A1和类蛋白质T1荧光强度由于稀释及Fe3+等金属离子猝灭而明显降低,以至荧光峰消失。而较低激发波长的类蛋白质T2和UV类腐殖质A2荧光强度和荧光峰位置相对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到溶液化学条件影响。激发波长220~230 nm荧光团可以用来示踪污染河流溶解性有机物。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啶虫脒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作用。加入啶虫脒导致DNA的共振光散射增强,在316.0 nm处,存在一处共振光散射增强峰。由此建立了一种以DNA为探针检测农药啶虫脒的新方法。体系的最佳条件为,实验选择了pH 1.73为适宜酸度;加入10 μg·mL-1浓度的DNA溶液的体积为 2 mL;在室温条件下,体系的反应需要30 min达到稳定;“啶虫脒-DNA-H2SO4”的加药顺序为最佳。该方法适用的线性范围为0~2.25 μg·mL-1,检出限为0.2 μg·mL-1,啶虫脒在河水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8.0%~102.0%,并探讨了DNA与啶虫脒的相互作用机理:啶虫脒与核酸间的相互作用包含有静电引力,啶虫脒的吡啶基与DNA碱基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差分吸收光谱(DOAS)法是利用气体分子窄带吸收特征来测量气体浓度的一种新型的光谱测量技术。本文分析了紫外差分吸收光谱(DOAS)法检测SO2数值处理上的问题,提出傅里叶变换滤波分析方法。本方法可有效减少各种干扰对SO2浓度计算的影响,特别是对与SO2有重叠差分吸收光谱但有不同频谱特性且未知气体的干扰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茶鲜叶全氮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快速无损监测茶树氮素营养及其生长状况,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茶鲜叶全氮含量的预测模型。以茶鲜叶为对象,田间试验使用便携式光谱仪采集叶片漫反射光谱信息,通过不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建立茶鲜叶全氮含量预测的光谱模型。试验共采集111个样品,其中86个样品作校正集,25个样品作预测集。通过一阶导数与滑动平均滤波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用7个主成分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模型最好,其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97 3,预测集的相关系数为0.888 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130 4,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339%。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很好地预测茶鲜叶全氮含量,对于快速实时监测茶树长势和施肥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frequencies of a multilayered system of different elastic material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undermost thin film.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re numerically calculated from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a sample system of "steel-epoxy resin-aluminium-thin polymer" with normal incidence. Strain energy ratio is defined and calculated to give the physics explanation why some frequencies are sensitive to thickness of the thin film in certain range. Experiments of three specimens indicate that the measured natural frequencies agree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ones. It is found in our experiments that the ratio of the lowest film thickness to wavelength is about 1/5.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s for the inverted polymer film thicknesses are found to be 11.8%, -4.8% and -1.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7.
针对Ni单原子催化剂表面的CO2电还原反应(CO2RR), 提出了以Ni为活性位点的“单中心”机理以及同时借助Ni位点还原和碳氮锚定位水解的“双功能”机理. 依据稳态极化的实验结果, 开展了CO2RR的动力学解析与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借助暂态模型方程, 分别获取可表达CO2RR线性与非线性频响特征的电化学阻抗谱(EIS)与总谐波失真(THD)谱. 研究结果表明, CO2的溶解分压对CO2RR活性影响最显著. 若CO2RR遵循“单中心”机理, Ni位点COOHads的形成为速率控制步骤; 但若为“双功能”机理, 碳氮锚定位的水解与Ni位点的CO2,ads还原同为速率控制步骤. EIS理论上可用于区分CO2RR的“单中心”机理与“双功能”机理; 与之相比, THD谱在CO2RR的机理识别中并无优势.  相似文献   
108.
4-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是合成抗HIV新药度鲁特韦的关键中间体。本文以4-氯乙酰乙酸甲酯与甲醇为起始原料,氢化钠和甲醇钾作为混合碱,合成4 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通过分子蒸馏法对其进行提纯获得纯品,总收率88%,纯度99.7%,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并对分子蒸馏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Eliashberg方程出发,证明了一个计算Tc级数解收敛半径1/Λ的公式。它和作者之一及其合作者在前一篇文章中猜测的公式实际上是相符的,从而肯定了他们建议的计算Λ的方法是正确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主要结果有三:第一,推导出基波激励和次谐波激励参量放大器的优值、功率增益、和通带等主要特性,并就这些特性对基波激励源的和次谐波激励源的参量放大器进行比较;第二,通过半导体二极管非线性电容的谐波分量的分析,在激励电压、偏压和放大器的特性间得出定量关系,并且对给定放大器特性求出激励源幅度和频率的稳定要求;第三,推导出放大器的有效噪声,并给出最低有效噪声的设计条件。以上特性的探讨和二极管损耗、信号迴路和镜象迴路通带比、匹配等因子结合在一起进行,使所得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最后举出一数字例子,说明应用本文结果来设计参量放大器的一种可能步骤。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