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565篇
化学   925篇
晶体学   58篇
力学   78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171篇
物理学   8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采用碱性条件下的水热法合成了质子钛酸盐纳米管,在此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方法制备了负载过渡金属(Co,Ni和Cu)氢氧化物的纳米管材料,然后在300 ℃氩气氛下烧结后得到负载过渡金属(Co,Ni和Cu)氧化物TiO2-B纳米管。采用XRD和TEM等对其结构与形态进行了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以及交流阻抗测试研究了其电化学嵌/脱锂性能。结果表明,TiO2-B纳米管通过负载过渡金属(Co,Ni和Cu)氧化物纳米颗粒之后,改善了TiO2-B纳米管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其中,负载NiO和CuO的TiO2-B纳米管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较为突出。研究还表明,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后,有助于保持TiO2-B纳米管在动态反应条件下的拟电容反应控制特征,并不同程度地减小了TiO2-B纳米管的表面电荷转移电阻,这是TiO2-B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2.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研究了聚己内酯(PCL)/聚乙烯基甲基醚(PVME)共混体系中PCL的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共混聚合物中PCL的结晶度几乎不随体系的组成而发生变化.共混物中PVME的存在没有改变PCL的晶体结构,但是随着PVME含量的增加,片晶之间的距离则大,这主要是由于非晶层增厚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3.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微球状Fe/Cu/K/Al2O3催化剂, 结合TG、N2物理吸附、XRD、H2-TPR、CO-TPR、Mossbauer谱等表征手段, 研究焙烧温度对Fischer-Tropshc (F-T)合成铁基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还原行为和碳化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较高的焙烧温度有利于碳酸盐的分解和结晶水的脱除, 促进了催化剂的还原. 随着焙烧温度的进一步升高,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 平均孔径增大, α-Fe2O3晶粒的粒径增大, 催化剂中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增强, 从而削弱了CuO、K2O助剂的作用, 严重抑制了催化剂的还原和碳化.  相似文献   
114.
乳酸-丙酮-BrO3^——Mn^2^+-H2SO4化学振荡体系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从俊  庄林  刘义  林智信 《化学学报》1997,55(3):259-264
本文报道了与生命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中间物参与的乳酸(以下简称LA)-丙酮(以下简称Act)-BrO3^--Mn^2^+-H2SO4新型化学振荡体系, 考察了振荡体系中诸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影响因素, 获得诱导期、振荡周期、振荡寿命所对应的表观活化参数EIN, EP, EL分别为60.68kJ.mol^-^1, 61.03kJ.mol^-^1,135.80kJ.mol^-^1。分析了诱导期的新特征及可能的振荡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5.
Selective oxidation or oxidative functionalization of methane and ethane by both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is presented concerning: (1) selective oxidation of methane and ethane to organic oxygenates by hydrogen peroxide in a water medium in the presence of homogeneous osmium catalysts, (2) selective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formaldehyde over highly dispersed iron and copper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3) selective oxidation of ethane to acetaldehyde and formaldehyde over supported molybdenum cat...  相似文献   
116.
以硫醇为螯合剂,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两种层状硫代亚碲酸盐KAgTeS3 (1)和RbAgTeS3 (2). X射线单晶解析表明, 12是类质同晶化合物. 在晶体结构中, 银硫四面体通过共用顶点形成无限的平行链, 在相邻链中银硫四面体取向相反, 这些链与链由三角锥配位的碲互相连接形成阴离子层状结构, 阳离子在阴离子层间. 1的结晶学数据为: Mr=370.75, P21/c, a=0.73639(6) nm, b=1.06468(8) nm, c=0.85203(6) nm, β=106.4640(10)°, V=0.64062(8) nm3, Z=4, R(F)=4.44%, wR(F2)=11.66%. 2的结晶学数据: Mr=417.12, P21/c, a=0.75531(12) nm, b=1.07076(7) nm, c=0.8583(2) nm, β=106.497(6)°, V=0.66558(19) nm3, Z=4, R(F)=6.00%, wR(F2)=15.43%. DSC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 这两种化合物为半导体, 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7.
安琳  蔡亚华  颜朝国 《应用化学》2005,22(9):980-983
对叔丁基杯[n]芳烃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某些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杯芳烃; 酰胺衍生物; 金属离子; 萃取; 离子识别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来,偶氮苯类化合物的光学顺反异构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7].在紫外光照射下,偶氮苯由反式结构转变为顺式结构,引起分子的偶极矩发生变化,导致分子的吸收光谱、尺寸及表面能等均发生变化[7].偶氮苯表面能的改变可引起其表面浸润性发生变化.据文献[1~4]报道,偶氮苯膜在紫外光照射前后接触角最大改变了11°.浸润性是固体表面的一个重要特性,主要受固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粗糙度)影响[8~11].通常,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的表面称为超疏水表面;而与水的接触角小于5°的表面称为超亲水表面.本文以2-(4-偶氮苯基苯氧基)丙烯酸…  相似文献   
119.
催化干气制乙苯技术工艺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催化干气制乙苯是利用石化副产干气中的乙烯与苯反应生产乙苯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创新,我们相继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气制乙苯第一代至第五代技术,并在石化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工艺角度综述了催化干气制乙苯的技术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0.
巴信武a  安朴英  a  路爽a  刘广田b 《中国化学》2009,27(6):1153-1158
热敏显色微胶囊是用于传真、条形码系统、医用图像、各种打印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它是一种内部含有染料隐色体的球形胶囊。染料隐色体是一种内酯结构的无色染料,在一定条件下,与显色剂发生显色反应。由于染料隐色体的化学惰性不够理想,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在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所以为了克服其存在的不足,常将其微胶囊化。微胶囊的芯壁结构可以将芯材与外界隔离,提高芯材的稳定性,同时保留芯材原有的化学性质。当环境温度在微胶囊的玻璃化温度以上时,由于形成微胶囊壁的物质透过性显著增加,因此显色成分接触而发生显色反应。本文利用界面聚合法,以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曲拉通X-100为表面活性剂,聚氨酯为壁材,染料隐色体为芯材,合成了聚氨酯热敏显色微胶囊。研究了三个主要因素对微胶囊的粒径及其分布、表面形貌和热敏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保护胶体浓度,提高乳化速度,增加乳化剂用量,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表面变得光滑而且致密,具有较高的热敏显色密度。利用红外光谱仪确认了微胶囊的结构,在最优条件下,所制备的微胶囊玻璃化温度为131 ℃,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