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9篇
  免费   2463篇
  国内免费   2583篇
化学   10756篇
晶体学   304篇
力学   895篇
综合类   216篇
数学   1693篇
物理学   535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659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1266篇
  2011年   1312篇
  2010年   980篇
  2009年   1050篇
  2008年   1130篇
  2007年   1050篇
  2006年   1019篇
  2005年   790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713篇
  2001年   610篇
  2000年   419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X 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方法研究了磁控共溅射方法制备的MnxGe1-x薄膜样品的结构随掺杂磁性原子Mn含量的变化规律.XRD结果表明,在Mn的含量较低(7.0%)的Mn0.07Ge0.93样品中,只能观察到对应于多晶Ge的XRD衍射峰,而对Mn含量较高(25.0%, 36.0%)的Mn0.25Ge0.75和Mn关键词: 磁控溅射 XRD XAFS xGe1-x稀磁半导体薄膜')" href="#">MnxGe1-x稀磁半导体薄膜  相似文献   
992.
 在SILEX-1激光器上测量了超强飞秒激光与Ta靶相互作用产生的出射超热电子能谱及角分布,研究了出射超热电子加热机制。激光脉宽为 30 fs,激光功率密度为8.5×1018 W/cm2。靶前法线方向超热电子温度为550 keV。从实验结果可知:共振吸收是靶前法线方向超热电子主要加热机制,这与靶前存在大密度标长预等离子体的实验条件吻合。靶厚为6~50 μm时,靶后超热电子沿法线方向出射;靶厚为2 mm时,该发射峰消失。  相似文献   
993.
 简要介绍了传统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局限性和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基本原理。模拟了单双层共轭校正系统的共轭高度,并结合平程与垂程(HV模型)两种传输状态对系统等晕角增益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对单层共轭系统,在20 km的传输距离内,在平程中整个区域都属于等晕角放大区,共轭高度的最佳位置在传输距离的中间(约10 km处),等晕角取极大值,增益效果较好;但垂程中增益效果变差,且等晕角放大区也仅在3.6 km之内。对双层共轭系统来说,第1层共轭高度的变形镜主要对近距离畸变波前进行校正,并对整个传输距离的等晕角影响很大,是双层共轭系统的关键因素;第2层共轭高度对远距离等晕角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4.
李艳玲  冯健  孟祥国  梁宝龙 《物理学报》2007,56(10):5591-5596
提出一种把量子隐形传态、最佳普适量子比特翻转和最佳普适量子克隆三者结合起来的量子比特普适远程翻转和克隆方案.当发送者和处于不同地点的三个接收者共享一个特定的四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时,通过发送者的Bell基测量、经典通信和各个接收者的局域幺正变换,一个接收者能够以2/3的最佳保真度得到一份原未知量子比特的正交补态,另外两个接收者能够分别以5/6的最佳保真度得到原未知量子比特的一份拷贝.此方案用较少的量子纠缠资源同时完成了未知量子比特的普适远程翻转和克隆,且其保真度分别达到了最佳.实现此方案的关键在于构造出发送者和接收者共享的特定四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分析了此特殊四粒子态内在的纠缠结构.  相似文献   
995.
李健  朱洁 《物理学报》2007,56(1):574-582
以共溅射法制备的Cu-In预制膜为衬底材料,以硒粉为原料,尝试了几种特殊的硒化方案,包括单源硒化法、双源硒化法、表面喷粉硒化法、分步硒化退火和同步硒化退火等5种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方案,研究了硒源的摆放方式、升温方法对薄膜质量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的CuInSe2(CIS)薄膜在形貌、成分、相结构等方面的异同. 系统地分析了硒化温度、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CuInSe2薄膜成分的影响,研究了各元素的百分含量随硒化退火条件的变化规律,为更准确地把握CIS薄膜的成分和相结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液芯光纤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β-Carotene的CS2溶液的吸收与荧光的特性对CS2的一、二阶Stokes谱线阈值的影响.实验发现随溶液浓度(10-8—10-6 mol/L)增加,CS2的一阶Stokes谱线的激发阈值相对变高;并且与纯CS2芯液的受激拉曼散射相比较,在低抽运能量激发下,就观察到CS2的二阶Stokes谱线.这主要是由于在CS2的受激拉曼谱线产生的过程中,β-Carotene的CS2溶液的吸收和荧光共同影响了CS2的一、二阶Stokes谱线的阈值.我们进行了理论上的拟合与分析,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 关键词: 2受激拉曼散射阈值')" href="#">CS2受激拉曼散射阈值 液芯光纤 吸收与荧光  相似文献   
997.
衬底温度对MOCVD法沉积ZnO透明导电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衬底温度对MOCVD技术制备的ZnO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特性影响. XRD和SEM的研究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对ZnO薄膜的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明显的形貌转变温度大约发生在175℃,低于175℃,薄膜呈镜面结构,晶粒为球状,高于177℃的较高温度范围,薄膜从“类金字塔”状的绒面结构演化为“岩石”状显微组织;随着温度增加,薄膜的晶粒尺寸明显增大.绒面结构的未掺杂ZnO薄膜具有17.96 cm2/V·s的高迁移率和3.28×10-2 Ω·cm的低电阻率,对ZnO薄膜的进一步掺杂和结构优化有望应用于Si薄膜太阳电池的前电极. 关键词: MOCVD ZnO薄膜 透明导电氧化物 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等效原理和互易性定理,研究了N个相互平行二维柱体对平面波/高斯波束的电磁散射特性,给出了求解N阶散射场公式.一阶散射可通过求解单个柱体的散射场得到,但对于高阶散射场而言,由于耦合散射的复杂性,很难给出精确的解析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借助等效原理和互易性定理给出了求解N阶散射场的面积分公式.只要给出柱体的i-1阶散射场及相关目标表面上的等效电流和(或)等效磁流,就可应用此公式求解i阶散射场.应用该近似方法计算了相互平行非均匀等离子体涂层导体圆柱的单/双站散射宽度,讨论了束腰半径、等离子体涂层厚度、电子密度、碰撞频率及雷达频率等对散射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给出了理想导体球外侧垂直电偶极子激励电场的闭合解,解决了直接场的级数表达式的不连续性问题.同球外电磁场直接级数求和表达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在相同的电磁模型下,利用闭合解对一种近似方法进行了验证:当垂直电偶极子以及场点在球体表面附近并且频率较低时,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一致;当垂直电偶极子以及场点不在球体表面附近并且频率较高时,闭合解的计算结果逐渐出现了近似方法未出现的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1000.
低串扰的多波长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光纤光栅色散补偿系统中的串扰,并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多波长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的串扰特性,结合串联的窄带光纤光栅和取样光纤光栅的优点,提出一种抑制光纤光栅色散补偿系统串扰的方法.它通过在邻近信道间引入随机时延差,既能改善取样光纤光栅的线性串扰特性,又能抑制交叉相位调制效应和四波混频等非线性串扰.使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低串扰的多波长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