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70篇 |
免费 | 3244篇 |
国内免费 | 220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3180篇 |
晶体学 | 184篇 |
力学 | 1046篇 |
综合类 | 104篇 |
数学 | 1834篇 |
物理学 | 74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8篇 |
2023年 | 422篇 |
2022年 | 659篇 |
2021年 | 763篇 |
2020年 | 756篇 |
2019年 | 755篇 |
2018年 | 672篇 |
2017年 | 610篇 |
2016年 | 911篇 |
2015年 | 894篇 |
2014年 | 1060篇 |
2013年 | 1345篇 |
2012年 | 1642篇 |
2011年 | 1562篇 |
2010年 | 1088篇 |
2009年 | 1024篇 |
2008年 | 1124篇 |
2007年 | 1060篇 |
2006年 | 961篇 |
2005年 | 874篇 |
2004年 | 631篇 |
2003年 | 528篇 |
2002年 | 521篇 |
2001年 | 400篇 |
2000年 | 367篇 |
1999年 | 432篇 |
1998年 | 352篇 |
1997年 | 340篇 |
1996年 | 323篇 |
1995年 | 276篇 |
1994年 | 229篇 |
1993年 | 200篇 |
1992年 | 157篇 |
1991年 | 135篇 |
1990年 | 159篇 |
1989年 | 112篇 |
1988年 | 76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59篇 |
1985年 | 60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42年 | 2篇 |
1930年 | 2篇 |
191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113.
114.
115.
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来表征钛酸锶钡薄膜在微波频率下的介电特性,即在沉积有钛酸锶钡薄膜的氧化镁基片上制作了共面带阻滤波器.借助于共面带阻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和Q值,通过比较其测量值与仿真值,可以得出钛酸锶钡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变温测试过程中,注意到金导电层的电导率对带阻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和Q值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准确地得到钛酸锶钡薄膜的介电特性,仔细分析了金导电层对带阻滤波器频率响应曲线的影响,并在比较求值过程中消除了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116.
对雷达系统,通过在接收前端安置高Q、窄带、高带外抑制的滤波器,可以有效减少信号间的干扰,由此可见高性能的滤波器对于雷达系统来说,具有重要作用.与常规滤波器相比,高温超导滤波器具有带边陡峭、插入损耗小、带外抑制高、可以设计极窄带等特点.在本文中,我们设计加工了一种高性能的12阶切比雪夫(Chebyshev)高温超导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为1341兆赫兹、带宽为5.035兆赫兹,可用于雷达系统.在滤波器设计中,我们用Sonnet软件对滤波器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滤波器在以氧化镁为衬底的双面超导薄膜上制作,衬底直径为2英寸、厚度为0.5毫米.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带外抑制. 相似文献
117.
针对VO2薄膜在微测辐射热计上的应用,采用射频反应溅射法,在室温下制备氧化钒薄膜;研究了氧分压对薄膜沉积速率、电学性质及成分的影响.通过调节氧分压,先获得成分接近VO2的非晶化薄膜,再在400℃空气中氧化退火,便可制得高电阻温度系数,低电阻率的VO2薄膜,电阻温度系数约为-4%/℃,薄膜方块电阻为R□为100—300kΩ;薄膜在室温下沉积,400℃下退火的制备方法与微机电加工(micro electromechanic
关键词:
二氧化钒
电阻温度系数
氧分压
射频反应溅射法 相似文献
118.
119.
总结两个保守映象不可逆地分段连续链接(称为类耗散系统)以及一个保守映象与一个耗散映象不可逆地分段连续链接(称为半耗散系统)情况下得到的五项共同动力学特征:不连续边界象集构成的随机网成为唯一的混沌轨道;由于某些相点具有两个逆象而导致的相空间塌缩(类耗散);由于系统的不连续不可逆性质而出现的胖分形禁区网;在具有吸引子共存时占据不连续边界象集随机网和胖分形禁区网区域的点滴状吸引域以及由此导致的吸引子不可预言性;即使在传统强耗散存在的情况下点滴状吸引域仍由类耗散机制主宰.以一个累积-触发电路为例,说明这五项系统动
关键词:
随机网
禁区网
点滴状吸引域 相似文献
120.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单晶铜中纳米孔洞在沿〈111〉晶向冲击加载下增长的早期过程.测量发现不同加载强度下等效孔洞半径随时间近似成线性变化.观测到单孔洞增长的两种位错生长机理:加载强度较低时,只在沿着冲击加载方向的孔洞顶点附近区域有位错的成核和运动;而随着加载强度超过一定阈值,在沿冲击加载和其垂直方向的孔洞顶点区域都观察到位错的成核和运动.在前一种机理作用下,孔洞只沿加载方向增长;在后一种机理作用下,孔洞同时沿加载和垂直于加载方向增长.分析孔洞表面原子的位移历史,发现沿加载及与其垂直方向的孔洞顶点沿径向的速度基本恒定,由此提出了一个孔洞生长模型,可以解释孔洞增长的线性生长规律.
关键词:
纳米孔洞
分子动力学
冲击加载
位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