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98篇
  免费   4957篇
  国内免费   4179篇
化学   18779篇
晶体学   499篇
力学   1438篇
综合类   306篇
数学   2586篇
物理学   10626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873篇
  2021年   1053篇
  2020年   1271篇
  2019年   1222篇
  2018年   1059篇
  2017年   1020篇
  2016年   1388篇
  2015年   1428篇
  2014年   1723篇
  2013年   2154篇
  2012年   2583篇
  2011年   2623篇
  2010年   1923篇
  2009年   1801篇
  2008年   2032篇
  2007年   1650篇
  2006年   1416篇
  2005年   1131篇
  2004年   897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5篇
  1957年   7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近年来,基于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微纳加工技术和薄膜制造技术的发展,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技术产生,为构建多种纳米级分辨率尺度下的微实验平台,发展新型纳米表征技术和众多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应用于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的液体腔设计要求,然后介绍了液体腔的发展和典型的制备工艺,最后综述了近年来液体腔透射电子显微镜在纳米粒子成核和生长方面的应用研究,并探讨了该技术前沿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为提高我国先进纳米表征技术和原子精准构筑技术提供相关讨论和支持.  相似文献   
32.
Residual dipolar coupling (RDC), a robust anisotropic NMR parameter for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organic molecules, is only accessible in an anisotropic environment. Herein, we introduce a novel alignment medium based on the molecular self-assembly of oligopeptide amphiphile (OPA). This medium is compatible with different intermediate and polar solvent systems, such as CD3OD, [D6]DMSO, and D2O. The preparation of the OPA-based medium is simple and rapid, while only very weak background signals were observed from OPAs.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the purity of OPA has only a minor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the RDC data. These advantages allow RDC measurements of organic molecules with different polarities and solubilitie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相似文献   
33.
HIRFL–CSR加速器中束流与真空中剩余气体的碰撞损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重离子加速器中束流与真空中剩余气体的碰撞损失过程和碰撞截面,在依据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计算离子一原子的电荷交换截面的经验公式.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DRFL及冷却储存环CSR为例,给出了依据碰撞截面的公式计算束流在加速器真空中的传输效率的方法,并计算了在不同真空度下HIRFL的ECR源轴向注入束运线、注入器SFC、前束运线、主加速器SSC和后束运线等不同加速阶段及CSR的传输效率,并提出合理的真空度要求.HIRFL的真空分布测量和束流的损失测量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
Yb3+掺杂KY(WO4)2激光晶体生长、结构与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顶部籽晶提拉法(TSSG)生长出Yb:KY(WO4)2(Yb:KYW)激光晶体.对预烧后的原料及晶体进行了XRD分析,结果表明,分别在920℃和600℃预烧8h后的熔质和助熔剂基本上形成一相,抑止了实验中的挥发问题;所生长的晶体为β-Yb:KYW,计算其晶格常数为a=1.063nm,b=1.034nm,c=0.755nm,β=130.75°.测得不同厚度样品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样品在933nm和981nm有较强的吸收峰,计算出主峰981nm的吸收截面σ关键词: Yb:KYW TSSG法 晶体结构 光谱参数  相似文献   
35.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总能计算研究了一氧化碳和氢原子在Ni(111)表面上p(2×2)共吸附系统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态,结果表明CO和H原子分别被吸附于两个对角p(1×1)元胞的hcp和fcc位置.以氢分子和CO分子作为能量参考点,总吸附能为2.81 eV,相应的共吸附表面功函数φ为6.28 eV.计算得到的C—O,C—Ni和H—Ni的键长分别是1.19?, 1.96?和 1.71?,并且CO分子以C原子处于hcp的谷位与金属衬底原子结合.衬底Ni(111)的最外两层的晶面间距在吸附后的相对变化分别是 关键词: Fisher-Tropsch反应 催化作用 Ni(111) p(2×2)/(CO+H) 共吸附  相似文献   
36.
殷春浩  焦杨  张雷  宋宁  茹瑞鹏  杨柳 《物理学报》2006,55(11):6047-6054
应用不可约张量理论构造了三角对称晶场中3d2/3d8态离子的45阶可完全对角化的微扰哈密顿矩阵,研究了CsNiCl3晶体的光谱精细结构、晶体结构、零场分裂参量、Jahn-Telller效应以及自旋单重态对Ni2+离子基态能级的影响,理论与实验相符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以前工作中被忽略的自旋-自旋耦合作用和Trees修正对CsNiCl3晶体的光谱精细结构和零场分裂参量的影响,发现有四种机理会影响零场分裂参量:1)自旋-轨道耦合机理,2)自旋-自旋耦合机理;3)自旋-轨道与自旋-自旋联合耦合机理;4)自旋-轨道与Trees修正联合耦合机理,其中自旋-轨道耦合机理是最主要的,其他三种机理也是不可忽略的. 关键词: 基态能级 精细结构 零场分裂 自旋-自旋耦合  相似文献   
37.
在弱场图像下,利用Racah不可约张量算符方法得到了三角对称3d4/3d6电子组态的210阶可完全对角化的微扰哈密顿矩阵、最近邻点电荷模型晶体结构常量公式和电子顺磁共振g因子公式.研究了LiCoO2晶体和掺入Ni的LiCoO2:Ni晶体中Co3+的基态能级、晶体结构和电子顺磁共振g因子.考虑了LiCoO2晶体和LiCoO2:Ni晶体中自旋单重态和三重态对Co3+基态能级的影响,讨论了LiCoO2晶体和在LiCoO2晶体中掺杂Ni后Co3+局域结构常量大小的变化是引起Co3+的基态能级变化的主要原因,理论和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还计算了掺杂前后的电子顺磁共振g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38.
激光除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磊  朱晓 《光散射学报》2006,18(4):379-385
架空输送电线路因覆冰而导致的事故危害性很大,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输电线路导线覆冰的现状。统计国内外探索出来的各种预防,融化,除冰等很多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和探讨,分析导线覆冰的传热和能量,运用了多种激光器进行激光熔(除)冰实验,比较研究二氧化碳激光器的除冰情况。以及提出激光熔冰的方法、研究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39.
Structural surface velocity distribution is often used to predict structural borne sound radiation. However the sampling interval of velocity should be chosen carefully to increas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to reduce the system cost. In this paper, sever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ampling interval 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or a vibrating baffled rectangular plate. A new ru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ampling interval is formulated. Using this rule, the results from bo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may be explained well.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