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96篇 |
免费 | 1978篇 |
国内免费 | 277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1518篇 |
晶体学 | 250篇 |
力学 | 531篇 |
综合类 | 210篇 |
数学 | 1341篇 |
物理学 | 45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212篇 |
2022年 | 451篇 |
2021年 | 499篇 |
2020年 | 507篇 |
2019年 | 544篇 |
2018年 | 445篇 |
2017年 | 480篇 |
2016年 | 623篇 |
2015年 | 693篇 |
2014年 | 869篇 |
2013年 | 1159篇 |
2012年 | 1224篇 |
2011年 | 1307篇 |
2010年 | 1008篇 |
2009年 | 928篇 |
2008年 | 1068篇 |
2007年 | 984篇 |
2006年 | 866篇 |
2005年 | 708篇 |
2004年 | 597篇 |
2003年 | 485篇 |
2002年 | 469篇 |
2001年 | 421篇 |
2000年 | 336篇 |
1999年 | 267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131篇 |
1995年 | 120篇 |
1994年 | 108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wo new coordination complexes based on benzimidazole dicarboxylic acid, Zn(Hbidc)?H2O ( 1 ) and Cd(Hbidc)(H2O) ( 2 ), have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and UV–visible spectroscopies,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thermogravimetry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tructural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1 and 2 are different, due to the various modes of linking of the benzimidazole dicarboxylic acid. Complex 1 has a two‐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2 has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In addition, we studi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luorescence response of two complex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lexes can be used as chemical sensors for multifunctional testing, such as for UO22+, xanthine and Fe3+ ions. Even if the concentration is very low, they could also be detected, showing that coordination complexes 1 and 2 have very high fluorescence sensitivity. The detection limit for UO22+ is 5.42 nM ( 1 ) and 0.02 nM ( 2 ), that for xanthine is 1.37 nM ( 1 ) and 0.28 nM ( 2 ), and that for Fe3+ ions is 0.76 nM ( 1 ) and 0.62 nM ( 2 ). 相似文献
992.
氮化硼载体对 Ru-Ba/BN 氨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方法合成的氮化硼 (BN) 的性质及其负载的 Ru-Ba 催化剂对氨合成的催化性能. 采用 X 射线粉末衍射、N2 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所合成的 BN 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采用程序升温氮化和程序升温还原法均能在低于 900 oC 的条件下合成出较纯的六方相 BN, 其比表面积分别达到 103 和 138 m2/g. 其中前者负载 Ru-Ba 的催化剂活性更高, 在 475 oC, 10 MPa 和 10 000 h–1 的条件下出口氨浓度达 7.3%, 且在 550 oC 热处理 30 h 后, 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93.
激光诱导荧光毛细管电泳法优化随机寡核苷酸文库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寡核苷酸文库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是指数富集系统配基进化技术(SELEX)筛选适配子技术中的重要步骤.本研究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CE-LIF),通过对双链产物、PCR副产物以及剩余引物的考察,研究了寡核苷酸文库PCR扩增时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的扩增与传统均一模板的扩增显著不同,其在扩增十几个循环时产物就达到最大值;此外,初始模板数、退火温度、DNA聚合酶浓度等条件也有所不同.因此, 在进行SELEX筛选之前必须对文库PCR条件进行详细优化.本研究中N39文库优化后的PCR扩增条件为:初始模板的量为105个分子,DNA聚合酶浓度0.05 U/μL,退火温度70 ℃,18个循环.本研究为利用SELEX技术有效筛选适配子,降低筛选的假阳性及提高特异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995.
采用微波辅助-液液微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三嗪类除草剂.优化了提取溶剂的种类和体积、样品溶液的pH值、盐的浓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振荡时间和离心速度等实验条件.在20 mL水样中,加入200 μL 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提取剂),控制NaCl的含量为3%(m/V),在300 W时常压微波提取加热1 min,振荡15 min. 提取完成后,在冰水浴中冷却20 min后, 以8000 r/min离心5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5种除草剂在2.5~6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72~0.9991之间; 检出限为0.56~1.44 μg/L. 相似文献
996.
合成了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作为辣根过氧化酶标记抗体的载体, 并将该复合纳米粒子标记物应用于电化学放大免疫分析. 将电子媒介体硫堇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 以纳米金作为固定大肠杆菌抗体的基底, 通过辣根过氧化酶催化溶液中H2O2产生的电流信号来测定大肠杆菌.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水体中大肠杆菌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0~1×105 cfu/mL, 检出限为20 cfu/mL. 对过富集后的实际水样进行测定, 该法结果表明, 对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检测灵敏度达到2 cfu/mL.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Serge Kokot 《中国化学快报》2010,21(8):963-967
<正>The interactions of carbofuran and DNA were studied using voltammetry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The formation of carbofuran-DNA makes the current peak of DNA decreased by voltammetry method.The binding number(n) and constant(K_a) for complex carbofuran-DNA were calculated to be 1.06±0.04 and 0.11±0.03mol~(-1) L,respectively by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Chemometrics approach,such as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number of spectral species in the drug-DNA binding process.And the pure spectra and concentration profiles in the kinetic system were clearly deduced by multivariate curve resolution 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MCR-ALS) with the initial estimates by evolving factor analysis(EFA). 相似文献
1000.
组蛋白是真核细胞中构成染色质内核小体的主要元件,其翻译后修饰蕴藏着组蛋白密码,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调控基因表达。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形式的鉴定是揭示组蛋白密码的关键,目前质谱技术已经成为分析组蛋白及其翻译后修饰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组蛋白翻译后修饰鉴定方法的新进展,介绍了基于质谱技术“bottom up”和“top down”的组蛋白分析策略,及CID、ECD和ETD等鉴定组蛋白修饰位点的质谱碎片裂解技术,并结合当前研究进展,评述了质谱技术在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谱的鉴定、组蛋白各种变体的测定、以及在生理过程中组蛋白修饰丰度动态变化的定量分析等方面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