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3篇
  免费   1218篇
  国内免费   1983篇
化学   4522篇
晶体学   270篇
力学   390篇
综合类   303篇
数学   879篇
物理学   30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558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有机相中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酯的酶促醇解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立荣  罗积杏  吴坚平  唐世平 《有机化学》2003,23(11):1260-1263
研究了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酯的醇解化反应。制备α -氰基-3-苯氧基苄醇。考察了酶、溶剂、醇、醇用量、溶剂水含量以及底物浓度等 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ovozym435脂肪酶催化活性最高,经实验确定的最佳 条件为:脱水甲苯为溶剂,正辛醇为酰基受体,正辛醇、酯的摩尔比为1.5:1,酶 量为8 mg/mL时的最佳底物浓度为108.13 mmol/L,在上述条件下反应30 h酯的转化 率 > 96%。  相似文献   
72.
以Keggin结构的钼磷酸(H3PMo12O40·13H2O)与苯丙氨酸(Phe)为原料,利用一步固相化学反应于室温合成了纳米氨基酸杂多电荷转移配合物(HPhe)3PMo12O40·2H2O,采用元素分析,IR,XRD,TEM,UV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纳米粒子为均匀的球状,粒径约为30~40nm.该化合物中杂多阴离子部分仍保持Keggin结构,但在钼磷酸与苯丙氨酸之间发生了显著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73.
任晗  罗霄  罗跃  庄庆佐  韩午丽 《合成化学》2019,27(8):594-599
针对深井、超深井钻井液体系中的降滤失剂受长时间高温、高矿化度作用易降解的问题,以氮丙啶与3-氯丙烯反应制得-N-烯丙基氮丙啶(ALAI); ALAI与乙二胺反应制得四烯基交联剂单体(EAAD); EAAD与丙烯酰胺(AM)和2 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发生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了微交联共聚物降滤失剂(PAAT),其结构和性能经1H NMR, IR和TG-DTG表征。结果表明:PAAT可抗220 ℃高温,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可维持钻井液的滤失量与流变性能,API滤失量均低于4.0 mL,高温高压滤失量均小于13.0 mL。  相似文献   
74.
以共沉淀法合成了硅铝系载体(AS和SA),并采用改性天然高铝石为原料合成了矿物质载体(MC-1和MC-2),采用浸渍法合成了镍负载型催化剂。用常压固定床管式反应器,考察了液化石油气水蒸气重整反应活性,通过XRD、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MC-1、MC-2和SA、AS为载体的催化剂的水蒸气重整活性明显高于目前普遍使用的Ni/α-Al2O3催化剂。以SA为载体,负载5%镍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水蒸气重整活性。在750 ℃,水碳比为2.0的条件下转化率达100%,C1选择性达94.46%。XRD分析结果表明1 300 ℃焙烧后的SA载体中存在α-Al2O3晶型和莫来石结构。硅、铝添加次序对水蒸气重整活性影响较大,硅-铝添加次序的催化剂样品的活性高于铝-硅添加次序的样品,C1选择性提高12.7%。  相似文献   
75.
用循环计时电量法、循环伏安法、电化学现场(in-situ)紫外可见反射光谱技术和光电流谱技术研究了溶剂和阳离子(H~+,Li~+)对阳极氧化膜WO_3电显色稳定性和过程的影响。从循环计时电量图可以测定表征膜稳定性的氢或锂的累积量和暂态周期数。实验发现W/WO_3/LiCLO_4乙腈溶液体系具有高的电显色稳定性。引起WO_3膜可逆电显色的H~+和Li~+离子的嵌-脱过程的界面电化学机理不同。着色态WO_3膜的色心是自由电子,其密度超过10~(21)/cm~3,生色机理是等离子体振荡。  相似文献   
76.
In this work, we used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to synthesize Eu3+ ion-doped cubic BaF2 nanorods, which is a luminescent material. The clubbed structures were well crystallized and exhibited face-centred cubic structures, as indicat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lectron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and local symmetry surrounding Eu3+ ions and electronic transition processes includ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u3+ occupied only one C4ν site in nanorods.  相似文献   
77.
选用HP-NINOWax毛细管色谱柱及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采用程序升温,建立了4种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4种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质量浓度在0.005~1.0 g/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996以上。检出限(LODs,信噪比为3)在0.001~0.002 g/L之间,定量限(LOQs,信噪比为10)在0.003~0.005 g/L之间,回收率在90%~1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6.9%(n=6)。方法的线性范围宽、回收率高、选择性好,可用于叔胺的产品质量分析及生产过程控制分析。利用该方法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反应中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进行监测,结果很好地符合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该方法比滴定分析法更快速、精确,与液相色谱法相比,不需要进行柱前衍生或者使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器。  相似文献   
78.
A novel poly(d, /-lactic acid) (PDLLA) based biomimetic polymer was synthesized by grafting maleic anhydride, butanediamine and arg-gly-asp-ser (RGDS) peptides onto the backbone of PDLLA, aiming to overcome the acidity and auto-accelerating degradation of PDLLA during degradation and to improve its biospecific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The synthetic co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13C NMR and amino acid analyzer (AAA).  相似文献   
79.
姜标  黄浩  罗军  李祖义 《有机化学》2005,25(12):1542-1547
描述了硫化物不对称生物氧化成手性亚砜, 主要为氯过氧化物酶、环己酮单氧酶催化有机硫化物氧化成具有光学活性的亚砜的两条酶促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80.
Gold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ith C10NH2, C12NH2, C16NH2 and C18NH2 respectively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reverse micelle method. Nanoparticles stability and their two-dimensional (2D) ordered arrangement were studied by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and LB technique.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chain length and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which affect the 2D ordered arrangement formation, are discus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nger the chain length of surfactants capping the gold nanoparticles, the more stable the nanoparticles, and the more ordered 2D arrangement of gold nanopart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