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01篇
  免费   7234篇
  国内免费   14187篇
化学   26794篇
晶体学   1690篇
力学   2958篇
综合类   1552篇
数学   6497篇
物理学   19231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1402篇
  2021年   1324篇
  2020年   1244篇
  2019年   1299篇
  2018年   1243篇
  2017年   1876篇
  2016年   1297篇
  2015年   2010篇
  2014年   2369篇
  2013年   3153篇
  2012年   3028篇
  2011年   3327篇
  2010年   3431篇
  2009年   3493篇
  2008年   3925篇
  2007年   3439篇
  2006年   3464篇
  2005年   2892篇
  2004年   2307篇
  2003年   1535篇
  2002年   1656篇
  2001年   1665篇
  2000年   1875篇
  1999年   1020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383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259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183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100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18篇
  1971年   11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71.
由单糖(如果糖、葡萄糖和甘露醇)和H8-2,2'-联萘二酚出发设计和合成了的六个手性单齿亚磷酸酯配体,研究了其铑配合物催化α-脱氢氨基酸甲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在1%mol催化剂量和0.12MPaH2下,产物的对映选择性最高达到90.6%e.e.  相似文献   
872.
自七十年代以来,已从海绵中发现了许多结构独特的、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新化合物,有些已发展成为特效的药物。我们在研究中国南海海绵生物活性成分的过程中,从南海海绵Seletta teuuis Lindgren中分离出24-亚甲基-27-甲基胆甾醇(1)。虽然这个化合物已由De Luca等于1972年从海绵(Aplysina aerophoba)中发现了它。次  相似文献   
873.
α ,β 不饱和酮 (1a~ 1e)与邻氨基苯硫酚反应 ,得到含 2 苯基 1,2 ,3 三唑基的 1,5 苯并硫氮杂 (2a~ 2e) ,然后以其为原料与烯酮“现场”进行 [2 +2 ]环加成 ,合成出一系列含 2 苯基 1,2 ,3 三唑基的 β 内酰胺并合的 1,5 苯并硫氮杂衍生物 (3a~ 3j) .产物经1 HNMR ,IR ,元素分析及MS加以确证  相似文献   
874.
IntroductionConstructionoffunctionalmolecularunitsintostruc turallywell definedsupramolecularassemblieshasattract edgreatattentionduetotheirpotentialapplicationsincomplexelectronicstructuresandmoleculardevices .1 5Amongthevariousfunctionalorganicmolecules ,azoben zenederivativeshavebeenwidelystudiedbecauseoftheirinterestingphotoresponsivebehavior .6 11Extensivestudieshaveshownthatsuitablydesignedazobenzenederivativescanformlongrangeorderedarrangementoftwo orthree dimensionalmolecularlatticeat…  相似文献   
875.
HY沸石上2,6-二叔丁基萘的择形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  张辉  刘中民 《催化学报》2002,23(2):137-139
 研究了脱铝HY沸石(n(Si)/n(Al)=3.8)上萘(naph)的\r\n选择性叔丁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八面沸石对该反应过程有较好的择形\r\n催化作用,两种异构化产物(2,6-二叔丁基萘和2,7-二叔丁基萘)\r\n之间存在着热力学平衡,即两种异构化产物可在酸性中心位上相互转化\r\n.在以叔丁醇为烷基化试剂,WHSV=2h-1,n(t-BuOH)/n(naph)\r\n=3,反应温度为120℃的反应条件下,萘的转化率可达98.43%,β-\r\n位选择性可高达100%,二叔丁基萘收率可达74.34%,2,6-二叔丁\r\n基萘/2,7-二叔丁基萘质量比为6.24.  相似文献   
876.
本文利用对苯二甲酰氯(TPC),对苯二胺(PPD)和亚甲基数为2和6的两种脂肪族二元胺(ADA)合成了具有不同序列结构的芳香一脂肪族共聚酰胺.研究了共聚酰胺的序列结构参数──无规度B和数均序列长度Ln与液晶临界浓度C*和中介相的类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7.
刘全忠  谢南生 《有机化学》2006,26(11):1553-1556
合成了一类光学纯的7,7′-二取代联二萘酚, 并将其用在乙基锌对醛的对映选择性加成, 以54%~88%的产率和最高88%的对映选择性得到了光学活性的1-苯基-1-丙醇.  相似文献   
878.
The novel fluorinated distyrylarylene, 4,4'-bis(2,2-di(4-fluorophenyl)vinyl)biphenyl (DFPVBi), was synthesiz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The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with IR, 1↑H NMR, 13↑C NMR, 19↑F NMR and MS analyses. Its electronic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V-Vis absorption, cyclic voltammetry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energy levels of 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 and the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 are --5.77 and --2.75 eV,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luminescence proper- ties of th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fabricated by DFPVBi were also studied. The device exhibits a pure blue emission peaked at 454 nm, which indicates a maximum luminance of 5872 cd/m ^2 at 14.2 V and a maximum current efficiency of 2.82 cd/A at 10V,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879.
以苯酚及一氯醋酸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交联酚醛咪唑啉树脂.合成树脂对Au3 、Pt2 、Cu2 、Ag 、Hg2 、Co2 、Ni2 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2.278mmol/g,1.530mmol/g,2.692mmol/g,2.390mmol/g,1.901mmol/g,1.644mmol/g,1.488mmol/g(25℃).吸附Cu2 、Hg2 、Ag 、Co2 的表观速率常数(k/min)分别为3.2659×10-2,1.7124×10-2,1.9611×10-2,2.8175×10-2.吸附Cu2 ,Ni2 ,Co2 和Ag 的最佳pH值分别为6.0~6.5,6.0~6.5,6.0~6.5和5.5~6.0.  相似文献   
880.
研究了试剂2_(5_溴_2_吡啶偶氮 )_5_二甲氨基苯胺 (5_Br_PADMA)与铱 (Ⅲ )的显色反应 ;在 pH4.75~6.0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 ,铱 (Ⅲ )与5_Br_PADMA形成摩尔比为1∶2型稳定的红色络合物 ,在0.6mol/LH2SO4溶液中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8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1×104L/(mol·cm) ,铱 (Ⅲ )含量在0~0.8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采用加入适量EDTA的方法消除了Fe3 + 、Co2 + 、Ni2 + 等干扰离子 ,建立了在二元络合物体系中测定微量铱 (Ⅲ )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稳定的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