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4篇
  免费   1622篇
  国内免费   3082篇
化学   6925篇
晶体学   220篇
力学   496篇
综合类   280篇
数学   1282篇
物理学   380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703篇
  2008年   815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665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523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468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61.
根据通电的环向场(TF)线圈在磁场作用下将产生侧向力和径向力,提出了抗扭转支撑结构方案。该方案能够降低这两种力对 TF 线圈的影响,并且保证线圈连接面的紧密接触和绝缘层不会发生相对错动。对抗扭转支撑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确定该结构的受力方式以及传力路径。结果表明,在实验运行以及极端工况下结构的应力、位移能够到达设计要求,通过疲劳计算得出抗扭转支撑结构能满足 20 年以上的实验运行,能够保证 HL-2M装置安全、平稳和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962.
Hu  Yuanyuan  Ji  Wenxuan  Qiao  Jinjuan  Li  Heng  Zhang  Yun  Luo  Jun 《Journal of fluorescence》2021,31(5):1379-1392
Journal of Fluorescence - Although carbon dots (CDs) as fluorescent sensors have been widely exploited, multi-component detection using CDs without tedious surface modification is always a...  相似文献   
963.
A convenient synthetic method for N‐arylformamide derivatives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by reacting α‐iodo‐N‐arylacetamides with formamide. This method was applicable to α‐iodo‐N‐arylacetamide substrates bearing electron‐donating or electron‐withdrawing groups, N‐(benzo[d][1,3]dioxol‐5‐yl)‐2‐iodoacetamide, 2‐iodo‐N‐(pyridin‐2‐yl)acetamide, and 2‐iodo‐N‐(naphthalen‐4‐yl)acetamide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N‐arylformamide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65–94%). A plausible mechanism was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the new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964.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ustrial chemicals, hydrazine (N2H4) can be inhaled through the skin, leading to many serious health issues. 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ed a novel turn-on fluorescent probe HBTM for N2H4 detection based on ESIPT and ICT mechanism by incorporating the methyl dicyanvinyl group to 2-(2′-hydroxylphenyl) benzothiazole (HBT) fluorophore. The probe showed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high sensitivity with detection limit of 2.9 × 10?7 M, high selectivity over other related interfering species, wide linear range of 0–140 μM and pH value adaptation. Moreover, the probe could detect N2H4 on paper strips and image N2H4 in living cells.  相似文献   
965.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不同Y掺杂量的单分散ZrO_2纳米粒子(n(Y)/n(Y+Zr)=0-5%),并以其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得CuO/ZrO_2催化剂;考察了富氢气氛下上述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反应(WGS)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掺杂Y后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其中,载体掺杂2%Y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在270℃时的CO转化率高达91.4%,明显高于研究较多的CuO/ZnO和CuO/CeO_2催化剂。X射线粉末衍射、N_2物理吸附-脱附、N_2O滴定、扫描电镜和CO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结果表明,Y~(3+)掺入了ZrO_2的晶格并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还原性能产生直接影响。Y助剂的引入一方面促进了CuO在ZrO_2表面的分散,提高了催化剂表面活性Cu-[O]-Zr物种的含量;另一方面,改善了催化剂的颗粒单分散性和织构性能。载体掺杂2%Y助剂的样品具有较高的Cu-[O]-Zr物种含量、较佳的颗粒单分散性和织构性能,且其表面的Cu-[O]-Zr物种和活性羟基具有较佳的还原性能,因而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66.
以改进Hummers法合成的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结合烧结工艺制备了四氧化三铁/还原氧化石墨烯(Fe_3O_4/RGO)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技术,综合考察了材料的储锂性能及电化学性能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在200和600 m A/g电流密度下,Fe_3O_4/RGO复合负极循环6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保持在709和479 mAh/g,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相较于纯Fe_3O_4负极,复合负极呈现出更优异的锂电性能,其电化学性能的改善得益于RGO能增强材料的电导性和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7.
以4-甲氧基苯甲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羟醛缩合脱水、取代反应生成4-甲氧基-4’-(1-哌嗪基)查尔酮(2),再通过酰化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含哌嗪的查尔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e和4d对肿瘤细胞株Hela和A549均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8.
根据多色染色理论,在同一节点有任意多个单元邻接的情况下,对有限元的单元进行了分类;在刚度矩阵组集时,同类单元可以并行计算,从而提高了组集效率.该并行算法在PVM(并行虚拟机器)并行平台上进行了具体实现,取得了较好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969.
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离子液体([Bmim]Cl)为反应介质,丙烯酸为单体,对纤维素进行均相接枝共聚,并采用油包水反相悬浮技术制得球形纤维素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包括各种因素(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溶液pH值,增加溶液初始浓度,以及延长吸附时间都有利于改善吸附效果;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由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Cu2+的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并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970.
考察了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化香树果序多酚的吸附容量、解吸率、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发现L-327F树脂对化香树果序多酚吸附量大、解吸容易、吸附速度快,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因此,选择L-327F树脂纯化化香树果序多酚粗提液,并经3次平行实验得到产品纯度为56.58%,回收率为49.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