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697篇
化学   1444篇
晶体学   101篇
力学   78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344篇
物理学   9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N-((3-吡啶基)磺酰基)天冬氨酸(H2L)为配体,采取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了配位聚合物[M(HL)2]n(M=Co,1;Zn,2;Cd,3)。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它们的晶体同构。1的磁性分析表明,1的Curie常数为4.66cm3·mol-1·K,Curie-Weiss常数为-21.23K;与配体H2L相比,23的发射光谱发生了明显的蓝移,可能归因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82.
一种在近红外光谱(NIR)区域高效的量子剪裁现象已在Ca0.8-2x(Ybx Tb0.1Na0.1+x)2x WO4(x=0~0.2)荧光粉中得到证实,该量子剪裁通过吸收紫外线光子发射近红外光子,能量传递包括两个协同过程,分别是WO42-基团到Yb3+离子和WO42-基团到Tb3+离子再到Yb3+离子,Yb3+离子的掺杂浓度对荧光粉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的发光,荧光寿命和量子效率的影响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经计算,量子效率最大达到135.7%。铽与镱共掺钨酸钙的近红外量子剪裁,通过吸收太阳光谱的1个紫外光子到2个1 000 nm光子(2倍光子数增加)的下转化机制实现高效率硅太阳能电池的途径。  相似文献   
83.
The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RTILs) have recently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solvent alternatives for possibl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industry, particularly in liquid-liquid separations of radioactive nuclides. We investigated solvent extraction of U(V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into a commonly used ionic liquid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C4mim][NTf2]) using trioctylphosphine oxide(TOPO) as an extractant. The effects of contact time, TOPO concentration, acidity, and nitrate ions on the U(VI) extrac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extr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based on slope analysis and UV-Vis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OPO/[C4mim][NTf2] provides a highly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U(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under near-neutral conditions. When the TOPO concentration was 10 mmol/L, the extraction of 1 mmol/L U(VI) was almost complete( 97%). Both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were much larger than in conventional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dichloromethane. Slope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ree TOPO molecules in [C4mim][NTf2] bound with one U(VI) ion and one nitrate ion was also involved in the complexation and formed the final extracted species of [UO2(NO3)(TOPO)3]+. Such a complex suggests that extraction occurs by a cation-exchange mode, which was subsequently evidenced by the fact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4mim+ in the aqueous phase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extraction percent of U(VI) recorded by UV-Vis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84.
以碳酸丙烯(PC)和甲醇为原料,经酯交换反应合成的多功能、环保的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绿色、节能的合成方法。CaO固体碱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但其再生性不理想。以F-Ca-Mg-Al水滑石(LDHs)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a F用量的固体碱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酯交换反应测试。与不加氟的FCMA-0催化剂相比,经氟改性后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碱量、催化活性等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催化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FCMA-0.8> FCMA-0.4>FCMA-1.2> FCMA-1.6> FCMA-0,这与总碱位量和强碱位量一致。FCMA-0.8催化剂活性最好,与纯CaO催化剂的相当,PC转化率为66.8%,DMC选择性为97.4%,DMC收率为65.1%。在10次循环使用后,FCMA-0.8催化剂的DMC收率仅下降3.9%(CaO催化剂下降33.2%)。FCMA-0.8在PC与甲醇酯交换制DMC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作为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锰氧化物以其多晶型、储/释氧能力强、蕴含丰富氧物种、结构缺陷可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苯系物的热催化氧化。其中,具有众多特性的氧空位能有效促进苯系物的完全催化氧化,因而成为各界研究的焦点。我们综述了常见的氧空位构建方法及表征技术,并总结了在苯系物催化氧化过程中,锰氧化物中氧空位的几种重要作用机制对催化活性和抗水性能的积极影响。最后文章对氧空位构建新方法、形成机理、具体过程及其在锰氧化物热催化氧化苯系物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6.
该文以4-乙烯基吡啶和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可用于检测奥卡西平(OXC)的磁性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MNPs-MIP/MCPE)。首先,依据密度泛函数理论(DFT/B3LYP/6-31 + G)计算,实验成功地 筛选和构建出 OXC与功能单体的最佳组合及比例。随后,基于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能够识别 OXC的磁性分子 印迹膜(MNPs-MIP),将MNPs-MIP覆于碳糊电极(MCPE)表面制成MNPs-MIP/MCPE。采用差分脉冲伏安 法(DPV)将 MNPs-MIP/MCPE 传感器用于不同浓度 OXC 的测定。结果显示,传感器的峰电流信号随 OXC 浓 度的增大而增大,且OXC分别在5 × 10-8 ~3 × 10-6 mol/L和3 × 10-6 ~1. 5 × 10-4 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电流 信号呈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分别为:Ip (μA)= 1. 755 + 1. 097c(μmol/L),相关系数(r)= 0. 999 7 和 Ip (μA)= 0. 131 + 5. 177c(μmol/L),r = 0. 999 6。OXC的检出限(LOD = 3S/m)为2. 06 × 10-8 mol/L。该传感器成 功用于实际样品中OXC含量的检测,其回收率为99. 4%~1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 5%~2. 5%。  相似文献   
87.
在普适的基于能量的分块(GEBF)方法的框架下, 大体系的局域激发(LE)能可通过一系列活性子体系激发能的线性组合近似得到, 从而有效降低了计算的时间标度. 然而, 在体系的局域激发具有多个激发态的情形下, 如何有效识别所有活性子体系的激发特征并将其组合是一个挑战.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域激发态聚类的算法. 该方案基于空穴-电子分析和基于密度的聚类(DBSCAN)机器学习算法, 可以自动地聚合不同子体系中最相似的激发态并组合得到相应的局域激发态能量或激发能. 结合该算法改进的LE-GEBF方法在荧光分子衍生物、 荧光染料-水团簇及绿色荧光蛋白模型体系的计算中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该算法有望大大提升LE-GEBF方法在计算局域激发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并可以有效处理吸收光谱具有多重峰的大体系.  相似文献   
88.
胡钰  朱青青  胡立刚  廖春阳 《色谱》2021,39(8):878-888
土壤基质复杂,土壤中残留的抗生素种类繁多,浓度多为痕量水平,高灵敏度的仪器方法、有效的净化和富集方法、多种类抗生素的同时检测是土壤中抗生素检测的重点和难点。该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7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酰胺醇类和林可酰胺类)30种抗生素的方法。首先,通过参数优化确定最佳质谱条件,选择BEH-C18色谱柱,以0.1%(v/v)甲酸甲醇溶液-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0%(v/v)甲醇水溶液为进样溶剂。然后,通过提取条件(萃取剂种类及体积)和固相萃取条件(上样液pH、淋洗液有机溶剂比例、洗脱液种类及体积)的优化,确定使用10 mL乙腈和Na2EDTA-McIlvaine缓冲液的混合溶液(1∶1, v/v)为萃取剂,萃取液pH调节至8.0后,采用HLB小柱进行固相萃取,并以10 mL超纯水淋洗净化,最后用10 mL甲醇-乙腈(1∶1, v/v)洗脱目标分析物。在优化的分析条件下,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043~4.04 μg/kg,目标化合物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2~1.00的范围内,在20、100、200 μg/kg的添加浓度下,大多数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44.8%~164%,相对标准偏差为0.700%~14.8%。将该方法用于6个实际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在30种抗生素中,17种抗生素有检出,其中12种抗生素的检出率为100%。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是土壤样品中含量最高的两种抗生素,它们的含量范围分别是13.7~32.1和15.6~43.6 μg/kg。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溶剂使用量少,能用于土壤样品中痕量水平的7类30种抗生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9.
在理论上和实验上对圆形薄板二维驻波波节图形(克拉尼图形)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极坐标下对圆形薄板的竖向小振动方程进行分离变量,求解出圆形薄板小振动方程在自由边条件下的解析解的简正模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通过调节圆形薄板上点振动源的位置和频率,可精确控制薄板上出现的克拉尼图形.实验上观察到了仅有圆形波节线,仅有辐射状波节线,以及两种波节线同时存在3种情形,且波节线的数量可严格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圆形薄板上二维振动的波矢和波速,以及弹性模量等物理量,且理论结果跟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0.
针对种晶的表面粗糙度和边部形态对MPCVD法生长金刚石单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样品表面粗糙度Ra值达到0.0066μm时,单晶金刚石沉积层已经可以呈现出较高的结晶质量。当表面粗糙度Ra值达到0.0162μm后,种晶的中心区域受到的影响较小,但种晶边缘区域的沉积却受到了较明显的影响。研究边部形态的实验中,在同一种晶的不同区域抛磨出45°边棱和90°边棱,生长后分别对这两个区域进行了拉曼光谱测试,测试结果表明,90°边棱处1332 cm-1金刚石本征峰的半高宽较小,沉积层质量较好,初步推测90°是更适合的种晶边棱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