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583篇
化学   1076篇
晶体学   116篇
力学   125篇
综合类   79篇
数学   220篇
物理学   10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研究卷云中随机取向六角形冰晶粒子的取向比对散射特性的影响,数值计算了在小尺度范围内随机取向六角形冰晶粒子的散射特征量,包括散射相函数、消光效率因子、不对称因子、单次散射反照率和线偏振度。研究表明:取向比对随机取向六角形冰晶粒子散射特征量的影响比较明显,并且此影响随着粒子尺度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与入射波长无关;相同尺度参量和不同取向比粒子的散射相函数的角分布曲线均有一个交点,并且随着粒子尺度参量的增加,交点所对应的散射角度值逐渐向小角度方向移动。此研究结果为气溶胶粒形检测和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2.
激光在随机分布烟尘团簇粒子中的衰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形理论,采用团簇—团簇凝聚模型对随机分布烟尘团簇粒子的分形结构进行了模拟.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随机分布烟尘团簇粒子的单次散射特性.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激光信号在随机分布烟尘团簇粒子中的传输衰减特性.讨论了入射角、激光波长、烟尘粒子数密度以及组成单个烟尘团簇粒子的原始微粒粒径和数目等参量对激光衰减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激光在复杂随机介质中的传输衰减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3.
二维广义模糊熵图像阈值分割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一维广义模糊熵不能有效处理含噪图像的分割问题,在二维灰度直方图上定义了图像的二维隶属度函数,提出了二维广义模糊熵阈值分割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图像的点灰度值,同时考虑了图像像素的邻域平均灰度值,能更好地利用图像中的信息.为了提高二维广义模糊熵阈值法的运行速度、解决参量选取问题,结合粒子群优化搜索方法,设计了嵌套式的优化过程.实验表明,二维广义模糊熵阈值分割法对噪音图像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54.
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侧置三角小翼纵向涡发生器的顺排和叉排管翅式换热器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Re数范围内,采用侧置三角小翼措施后,无论对顺排还是叉排管翅式换热器,其换热增强的比例均大于阻力增大的比例;在低Re数时,采用该强化措施的结构比高Re数时具有更优的换热和阻力综合性能。侧置三角小翼强化换热的内在机理可以归结为改善了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协同性,即减小了速度和温度梯度间的夹角。  相似文献   
955.
The proton-rich isotope 146Ho was produced via the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 ^92Mo (^58Ni, 3p1n). The β-delayed proton decay of 146Ho was studied by proton-γ coincidence measurements using a He-jet tape transport system. The γ-transitions in ^145Tb following the proton emissions were observed, and the β-delayed proton branching ratios to the final states in the grand-daughter nucleus ^145Tb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branching ratios, the ground-state spin of 146Ho has been proposed and the possible configuratio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56.
The β-delayed proton decay of 147Er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using the 58 Ni+92Mo reaction at a beam energy of 383 MeV. Based on a He-jet apparatus coupled with a tape transport system, the β-delayed proton radioactivities both from the vδl/2 ground state and the vh11/2 isomer in 147 Er are identified by proton-7 coincidence measurements. By analyzing the time distribution of the 4+ → 2+-γ transition in the grand-daughter nucleus 146Dy, a half-life of 1.6 ± 0.2s is determined for the Vh11/2 isomer in 147 Er. The half-life for the ground state of 147Er is estimated to be 3.2±1.2 s.  相似文献   
957.
采用水合肼水热还原法制备了不同比例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n型自掺杂富勒烯铵碘盐(PCBANI)的复合载体RGO-PCBANI, 并在电极上用这些载体负载Pd纳米粒子制备了Pd/RGO-PCBANI电催化剂.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RGO-PCBANI和Pd/RGO-PCBANI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催化剂电催化氧化乙醇的性能.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RGO-PCBANI(6∶1)载体的分散性较好, 用其负载的Pd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5.2 nm, 且Pd/RGO-PCBANI(6∶1)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 质量电流密度达到1288.8 mA/mg.  相似文献   
958.
对神府次烟煤与木质素共热溶得到的四种具有不同热溶产率的热溶物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等表征,对四种热溶物和神府原煤的加氢液化性能进行比较,并进行了催化剂在热溶物液化过程的循环利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神府煤热溶物较同一温度得到的神府煤与木质素共热溶物具有更多的芳香组分和四环及其以上的多环芳烃。热溶物较神府原煤在液化时具有更高的转化率和油收率。在催化剂Ni-Mo-S/Al2O3作用下,热溶物在液化过程中几乎全部转化,并具有很高的油收率,且神府煤与木质素共热溶物较神府煤热溶物具有更高的油收率。在神府煤与木质素共热溶物的液化过程中,催化剂Ni-Mo-S/Al2O3表现出优异的可循环利用性能,经过四次循环利用后没有观察到催化剂表面的炭沉积现象。  相似文献   
95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锰配合物催化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酸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 整个催化循环主要包括氢气活化和二氧化碳氢化2个阶段. 计算结果表明, 甲酸的参与明显降低了氢气活化的反应能垒; 二氧化碳的氢化过程遵循外层机理并且氢转移是分步进行的, 决速步骤为氢负离子的转移过程, 自由能垒为21.0 kJ/mol. 对配合物中硫原子上的取代基R进行了调变, 研究结果表明, 当R为吸电子基团时能降低氢气裂解和二氧化碳氢化过程中质子转移的能垒, 而当R为推电子基团时有利于氢负离子的转移,当R=CF3时整个反应的能量跨度(80.4 kJ/mol)最小.  相似文献   
960.
分散相液滴的粒径及其分布是影响乳液性质的重要因素,其随时间及环境的变化可用于评价乳液的稳定性。动态光散射等方法难以用于准确测量高浓度乳液液滴粒径。本文报道了一种可用于准确、高效测量乳液液滴粒径的成像表征方法。该方法采用荧光染料标记乳液液滴,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技术获取三张焦平面间距确定的乳液光学切片,由光学切片给出的乳液液滴表观直径计算进而确定所测量乳液液滴的粒径。我们将上述方法用于表征高浓度原油模拟物-水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高效地测量乳液液滴的抗凝聚稳定性,而目前广泛采用的"瓶试法"则难以反映乳液液滴的抗凝聚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