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10篇 |
免费 | 473篇 |
国内免费 | 62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366篇 |
晶体学 | 121篇 |
力学 | 150篇 |
综合类 | 82篇 |
数学 | 279篇 |
物理学 | 1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151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165篇 |
2008年 | 187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128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101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根据非晶态半导体的能带理论,讨论了分层优化薄膜电致发光方案中非晶二氧化硅加速层中的电子在高电场中的输运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电场下,由于电场的存在降低了陷阱之间的平均势垒高度.在费密能级附近处的杂质及缺陷定域态和导带尾定域态中,电子的输运主要表现为电场增强的热辅助式跳跃传导;而在导带扩展态中,电子的输运仍像晶态半导体那样表现为共有化运动.此外,以实验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了非晶二氧化硅中电子的迁移率、最小金属电导率、导带迁移率边界状态密度及费密能级处的状态密度.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3.
64.
在与小功率全Ar-ICP类似的条件下,使用顺序扫描等离子体光谱,用Stark加宽法,选择Hβ(486.1nm)谱线,测定了空气-氩气混合气冷却ICP中在感应线圈上0、2、5、10mm处电子密度的侧向分布并将其中部分侧向分布经Abel变换为径向分布。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69.
中心镁扩散技术(IMD)自2003年被Giunchi等人首创以来,国内外学者系统地揭示了Mg与B反应机制,MgB_(2)烧结成相过程及掺杂物的影响;IMD-MgB_(2)线材具有致密的MgB_(2)层,J_(e)远高于同等条件下传统PIT法制备的线材.目前IMD-MgB_(2)百米级线材已被成功制备,为IMD-MgB_(2)超导线材的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IMD-MgB_(2)超导线材的发展历程,其次讨论了对线材超导性能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B粉和C掺杂、有效的MgB_(2)层密度、晶粒尺寸、粉末填充系数、线材直径、热处理条件及线材的交流损耗,最后简述了IMD-MgB_(2)超导线材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及未来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70.
A new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LLP) phosphor, Sr2SnO4:Sm3+ which emits reddish-orange LLP upon UV-excitation, is prepared by a conventional high-temperature solid-state method. After irradiation under 247-nm UV light, Sr2SnO4:Sm3+ emits an intense reddish-orange emission afterglow from the 4G5/2 to 6HJ (J = 5/2,7/2,9/2) transitions. The afterglow decay curve of the Sm3+-doped Sr2SnO4 phosphor contains a fast decay component and another slow decay on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slow decay component, the afterglow can be seen with the naked eye in the dark clearly for more than 1 h after removal of the excitation sour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