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574篇
化学   1064篇
晶体学   115篇
力学   125篇
综合类   79篇
数学   219篇
物理学   9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ZnGeP2晶体具有非线性系数大和透光波段宽的特点,是目前重要的中红外频率转换介质材料。然而,点缺陷的存在却引起了ZnGeP2晶体的额外光学吸收,影响了其应用发展。本文对ZnGeP2晶体点缺陷影响光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了详细的综述。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研究了ZnGeP2晶体中存在的点缺陷类型;结合光学吸收和电子顺磁共振方法分析了ZnGeP2晶体点缺陷影响光学性能的机理;介绍了降低ZnGeP2晶体额外光学吸收的方法;最后,展望了围绕ZnGeP2晶体点缺陷及光学性能将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2.
以二水合氯化铜,2,9-二甲基菲咯啉(dmphen)和硫氰酸铵为原料,通过沉淀反应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重结晶得到了2个新型配合物[Cu(Ⅰ)(dmphen)(SCN)]n1)和[Cu(Ⅱ)(dmphen)(DMF)(SCN)2](2),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11 1(4)nm,b=0.826 2(2)nm,c=1.367 5(4)nm,β=96.502(5)°,V=1.359 5(7)nm3,Z=4;该配合物通过硫氰酸根的桥联作用形成了一维Z链结构。2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43 6(2)nm,b=1.010 9(2)nm,c=1.219 0(3)nm,α=95.628(4)°,β=103.114(4)°,γ=107.087(4)°,V=1.065 4(4)nm3,Z=2;2通过C-H…S氢键和π-π堆积构筑成一个超分子网络结构。热重和荧光分析表明:12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且1在603 nm处有最强荧光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53.
采用水热法将TiO2纳米片修饰在中空管状g-C3N4上制备了TiO2/g-C3N4(T-CN)复合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光电流响应等对其形貌、结构和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片均匀地分散在中空管状g-C3N4表面,两者紧密结合形成异质结。TiO2与g-C3N4的质量比为20%时制得的T-CN-20复合催化剂在60 min内对U (Ⅵ)的去除率为85.64%,是纯相g-C3N4的6.7倍。在10倍高浓度阳离子共存条件下的去除率仍大于69.8%,且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对光催化产物分析可知,T-CN将U (Ⅵ)还原为难溶的U (Ⅳ)(63.68%)以去除铀,可有效解决含铀核废水中的U (Ⅵ)污染问题。根据能带理论分析,提出了复合催化剂异质结的Ⅱ型光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54.
在少量水的存在下,由于 NH4[CuCl3]对水不稳定,CuCl2·2H2O 与氯化铵的配位化学反应只能得到 1:2 产物(NH4)2[CuCl4(H2O)2];但在无水乙醇中,无水 CuCl2与氯化铵按 1:1或 1:2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时,能相应地得到 NH4[CuCl3]或(NH4)2[CuCl4]。CuCl2·2H2O与 2,2''-联吡啶(bipy)的少溶剂固态化学反应仍能像固态化学反应一样,根据反应物的配比生成相应的唯一产物,但在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反应中发现1:2产物曾经形成。热力学分析说明,如果连串反应的后一步的ΔrG大于前一步的,则上述反应现象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5.
以4-吡啶-NH-1,2,3-三唑(L)为配体与ZnCl2·H2O分别在溶剂热和室温挥发条件下得到了配合物[Zn2(L)2Cl4](1)和[Zn(L)2 Cl2]·2H2O(2),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单晶衍射、粉末衍射等表征。2个配合物中,超分子相互作用对于配合物的结构有很大影响。其中,配合物1由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3D堆积结构,配合物2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堆积结构。同时,在常温下研究了配体以及2个配合物的固体和液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6.
钒液流电池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储能电池之一。隔膜作为钒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钒电池的转化储能效率和使用寿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钒电池用隔离膜的发展现状。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Nafion膜)作为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隔膜,从传导机理、交换机理和表面涂覆、交联、复合等表面改性技术方面入手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对磺化的特种工程塑料为主的非氟耐热型质子交换膜和功能化的聚烯烃隔膜在钒电池中的当前进展做了全面总结,并对钒液流电池用电池隔膜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在扩展Lond-Eyring-Polanyi-Sato(LEPS)势能面上,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反应Ca+CD3I→CaI+CD3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并讨论了该反应的同位素效应.在同位素效应作用下,产物CaI的振动态分布向低振动态转移,反应体系的散射截面在低碰撞能和高碰撞能处有较小的变化.同时,受到反应物的质量因子变化的影响,产物转动取向值减少,产物转动取向增强.仅有产物的角分布受同位素效应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8.
A new tetragonal phase of Lu11Sn10 is obtained from high temperature reaction of the pure elements in a welded tantalum tube.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Lu11Sn10 crystallizes in the tetragonal space group I4/mmm (No.139) with a=11.2953(18), c=16.424(4), V=2095.5(7)3 , Z=4, Mr=3111.57, Dc=9.863 g/cm3 , μ=62.897 mm-1, F(000)=5124, and the final R=0.0348 and wR=0.0894 for 706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The structure of Lu11Sn10 may be derived from the Ho11Ge10 structural type. It is isostructural with Dy11Sn10 , featuring a three-dimensional (3D) framework composed of [Sn4] squares and [Sn2] dimers interlinked via Sn-Sn bonds with two types of one-dimensional (1D) tunnels along the c-axis, which are occupied by isolated Sn atoms, [Sn2] dimers and all the Lu atoms. Band structure calculation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indicates that Lu11Sn10 is metallic.  相似文献   
59.
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H2SO4中Fe的方法。采用蓄电池用H2SO4样品直接配制标准加入法系列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蓄电池用H2SO4中的Fe含量。在选定的仪器测定条件下,采用标准加入法所测得的蓄电池用H2SO4中的Fe含量与国标法所测得的结果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检出限为0.060μg/mL(n=13),1.00μg/mL Fe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3次,所得吸光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n=13)。本法可应用于H2SO4样品中Fe的测定。  相似文献   
60.
在强碱性条件下,KMnO4氧化酪氨酸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氧化Luminol产生强化学发光,酪氨酸浓度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选用C18反相色谱柱、CH3OH、KH2PO4混合液为流动相,酪氨酸能很好分离。基于此,建立CL-HPLC检测酪氨酸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1.2×10-3~5.0×10-2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RSD为2.37%、检测限为3.3×10-4g/L。方法已于检测实际样品氨基酸口服液,并与UV光度法,结果一致。本文探讨了酪氨酸增强KMnO4-Luminol化学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