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38篇
化学   446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14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利用毛细管电泳中不同 pH条件下有效淌度 (μeff)与缓冲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H+])的非线性关系以及1/ μeff与缓冲溶液中 [H+]的线性关系 ,测定了淫羊藿甙的离子淌度 (μA- )和pKa 值 ;考察了在有机改性剂存在的情况下 ,随缓冲溶液中有机改性剂浓度的增加 ,淫羊藿甙的 pKa 值的变化情况。在缓冲溶液为V(2 4mmol/L磷酸盐 )∶V(乙醇 ) =70∶30时 ,对中药淫羊藿中淫羊藿甙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 ,结果发现校正峰面积 (Y)与淫羊藿甙的质量浓度 (X ,g/L)的线性相关方程为Y =6 96× 10 -3 + 17 0X ,线性范围为 0 0 32g/L~ 0 35 4g/L。  相似文献   
182.
为提高ZnO催化剂光催化固氮性能,克服其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可见光响应能力差以及易光腐蚀等缺点,本研究采用Cu、C共负载方式对ZnO催化剂进行改性(以下简称CuCZ催化剂)。结果显示,CuCZ-3%(Cu占ZnO质量的3%)催化剂的光催化固氮速率最大,达到4.96 mmol·gcat-1·h-1,为ZnO(0.612 mmol·gcat-1·h-1)的8.10倍、CZnO(C负载ZnO,3.00 mmol·gcat-1·h-1)的1.65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对CuCZ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探究其光催化固氮效果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Cu、C共负载产生的界面电荷转移机制和C的"电子桥梁...  相似文献   
183.
合成了适于反胶束法提取蛋白质的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二油酸乙二醇单酯基磷酸酯钠(DEOPA);以氢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及对水的增溶作用等表面化学性质;考察了DEOPA/异辛烷反胶束体系提取蛋白质的性能.结果表明,DEOPA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适合于构建反胶束体系,并可用于提取大分子量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4.
黄铜-16Mn钢在氯化钠溶液中腐蚀电化学的分布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扫描微电极技术研究了黄铜-16Mn钢电偶体系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表面电位和电流的分布情况. 研究发现, 表面电位和电流分布随溶液浓度和与连接点的距离而变化. 溶液浓度越大, 两者分布就越均匀; 与连接点距离越近, 电位极化就越大, 电流密度也越大. 腐蚀形貌观测也支持了电位和电流分布的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浓度的溶液中, 电偶腐蚀会集中在连接点周围,造成严重的局部腐蚀. 随着溶液浓度增大, 腐蚀分布变得均匀.  相似文献   
185.
采用改性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系列低温水煤气变换Au/Fe2O3催化剂, 发现经300 ℃焙烧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并运用N2物理吸附、原位X 射线粉末衍射(in situ 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 探讨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机制, 同时对样品的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催化剂性能与焙烧温度引起的金和载体氧化铁的相互作用以及载体还原性质的变化密切相关. XPS表征结果说明, 尽管反应后在催化剂表面有碳酸盐或类碳酸盐物种生成, 但半定量分析表明这些物种的形成不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根据在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过程中Au/Fe2O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明显下降, 载体的结晶度也明显提高, 推断Au/Fe2O3催化剂载体的结构性质的变化才是其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6.
将可溶性Ru纳米粒子用于催化苯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烯反应,考察了还原方法对Ru纳米粒子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醇水还原法制备的Ru纳米粒子为催化剂,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当使用脱硫的苯作为原料时,苯转化率可达30.2%,环己烯选择性达到46.9%.以无水兰尼镍作催化剂,100oC时,环氧环己烷加氢转化率为100%,环己醇选择性为93.2%.从原料苯出发制得环己醇的单程收率可达14%,由此找到一条制备环己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7.
用溶剂对大同煤进行预处理得四氢呋喃/甲醇不溶物(残煤),以萃取所得残煤作为反应物在Fe、Ni和Pd/C的催化作用下进行温和加氢热处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反应产物中石油醚可溶成分。结果表明,金属尤其是Ni和Pd/C的添加促进了煤中有机氮的脱除。检测到的有机氮以苯胺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为主。  相似文献   
188.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a2SO4改性的Mn/SiO2催化剂,考察了Mn-Na2SO4/SiO2催化剂中各组分对甲烷氧化偶联合成C2产物(C2H4+C2H6)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 Raman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中的物相结构、表面组分价态与含量以及氧化还原性能. 结果表明,在Mn/SiO2催化剂中添加Na2SO4可使载体SiO2由无定形转变为α-方石英相,使催化剂表面的Mn物种由Mn3O4转变为Mn2O3, 从而大大提高了甲烷转化率和目标产物C2的选择性. 因此,推测Mn2O3物种在反应条件下构成了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89.
川芎中内酯类化学成分的提取与溶剂萃取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芎中4种主要内酯的总量为指标,系统地研究了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次数、回流温度、萃取溶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水浴回流法提取川芎内酯的影响,确定了川芎内酯的最佳提取工艺:10倍量体积分数75%的乙醇,60℃水浴中回流提取两次,乙酸乙酯作萃取溶剂,萃取溶剂的最佳用量为11mL/g药材。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剂萃取后的提取物中4种主要内酯(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瑟丹酸内酯和蒿本内酯)的总量为24%~30%。  相似文献   
190.
分别采用沉淀法(A), 水热法(B)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C)制备了三种CeO2材料, 并以其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uO/CeO2催化剂. 运用N2物理吸附、粉末X射线衍射(PXRD)、原位粉末X射线衍射(in situ P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循环伏安法(CV)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CeO2载体对CuO/CeO2水煤气变换(WGS)催化剂的结构、氧化-还原性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它们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顺序都是CuO/CeO2-A>CuO/CeO2-B>CuO/CeO2-C. 联系表征结果, CuO/CeO2催化剂的活性与催化剂中CuO的颗粒度、CuO的微观应力和中等大小且与二氧化铈相互作用的CuO的数量等有关, 而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受CeO2载体本身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CV中扫描次数的增加, Cu2+←→Cu0氧化还原峰面积减小, 推断CuO/CeO2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还原是不可逆的, 这可能是其在反应气氛下经受温度循环之后活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