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668篇
化学   1190篇
晶体学   56篇
力学   106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243篇
物理学   7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年来,全无机铯铅卤素钙钛矿(CsPb X 3,X=Cl,Br,I)量子点由于其色纯度高、具有可调谐的发射波长(410~760 nm)、窄的半峰宽(12~42 nm)和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最高可达95%以上)以及可全溶液处理等优势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液相合成方法,如高温热注射法、一步反应法、阴离子交换法和过饱和重结晶法等;其次介绍了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形貌、尺寸和晶型调控及材料组分、反应温度和杂质离子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而总结了无铅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研究进展;然后介绍了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在发光二极管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概述了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在未来发展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82.
碲镉汞(MCT)自从问世以来一直是高端红外(IR)探测器领域的首选材料,分子束外延碲镉汞技术具有低成本异质外延、材料能带精准调控、原位成结等优势,是第三代红外焦平面陈列(FPA)器件研制的重要手段。本文报道了昆明物理研究所分子束外延(MBE)MCT薄膜技术进展,包括材料结构、晶体质量、表面缺陷、材料均匀性、掺杂浓度等参数优化控制的研究结果。异质衬底、碲锌镉衬底上MCT薄膜尺寸分别为4英寸(10.16 cm)及2.5 cm×2.5 cm,材料EPD值分别在1×106 cm-2附近及(3~30)×104 cm-2范围,表面宏观缺陷密度分别在30 cm-2附近及100~300 cm-2范围,薄膜质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当。采用分子束外延MCT薄膜实现了2 048×2 048中波红外(MWIR)、2 048×2 048短波甚高分辨率红外(SWIR)焦平面、640×512中短双色红外(S-MWIR)、320×256中中双色红外(M-MWIR)FPA探测器的研制和验证。  相似文献   
83.
用一端带有一个叠氮基,另一端带有两个炔基的聚苯乙烯(PSt)大分子单体,通过"点击"化学反应,成功制备了结构规整的超支化聚苯乙烯。首先,L-天冬氨酸经过溴化和酯化两步反应得到含有两个炔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2-溴代琥珀酸双炔丙基酯(BPBS),然后引发苯乙烯的ATRP,并通过NaN3的取代反应把末端溴转化为叠氮基,得到AB2型大分子单体(CH≡C)2-PS-N3。这种大分子单体通过"点击"反应聚合得到超支化聚苯乙烯,根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测试结果,最终产物重均聚合度DPw可达53,分子量分布Mw/Mn=1.53。  相似文献   
84.
孔治国  张艳娜  刘福义 《结构化学》2013,32(8):1175-1179
A new 1D coordination polymer, [Cd2(L1)2(L2)2]·H2O (1, H2L1 = 4-(carboxy-methoxy)benzoic acid and L2 = 2-(4-fluoroph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ī with a = 9.985(5), b = 10.768(5), c = 12.512(5), α = 68.959(5), β = 80.354(5), γ = 79.663(5)°, V = 1227.4(10) 3, Z = 1, C56H36Cd2F2N8O11, Mr = 1259.73, Dc = 1.704 g/cm3, F(000) = 630, μ(MoKa) = 0.949 mm-1, R = 0.0261 and wR = 0.0655. The L1 anions link the neighboring Cd(II) atoms to form a 1D double chain structure. The L2 ligands are alternately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ouble chains. More interestingly, the lateral L2 ligands from adjacent double chains are paired to furnish strong π-π interactions, yielding a 2D supramolecular layer. N-H···O, O-H···N and O-H···O hydrogen bonds further stabilize the structure of 1. The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1 was studied in solid state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85.
发现杂多酸是在水/四氢呋喃或乙醚中三组分一锅煮高产率合成α-胺基膦酸酯的有效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溶剂、醛和胺的结构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功能单体α-烯烃磺酸钠用于无皂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工业原料α-烯烃磺酸钠(AOS)作为功能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进行了乳液共聚合,通过测定AOS与MAA的竞聚率,确定了适宜的聚合方式为连续加料法.使用5%AOS制备了高固含量(>60%)的胶乳,并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乳化剂时该体系的乳液共聚合进行了比较.AOS是影响乳液稳定性和胶粒大小的主要因素,当AOS含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时可以得到固含量大于40%粒径小于100 nm的乳液;当AOS含量为5%时可以得到固含量大于60%的乳液.两种情况下胶粒粒径分散性均较窄,明显优于同样条件下用SDS制备的胶乳.使用1%AOS制得的胶乳静置1年后粒径及其分布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7.
以烷基紫精(alkylviologens; 又称紫精或紫罗精)为有机客体、层状五氧化二钒为无机主体, 在液、固两相反应体系中, 利用I与V5+的氧化还原反应, 使烷基紫精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作用进入被还原的五氧化二钒层板之间, 形成一系列新颖的无机-有机插层化合物. 并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XRD分析结果证明, 五氧化二钒的层间距随着烷基紫精中烷基链的增长而增大, 但其结晶度随着烷基紫精阳离子中烷基链的增加而降低. XPS研究表明, 该类材料中的钒是以V4+和V5+两种混合价态存在, 氧原子处于三种不同的化学环境, 这些现象说明烷基紫精阳离子的引入对五氧化二钒的骨架结构影响不大, 主体五氧化二钒的层状结构保存完好; 氮原子处于两种不同的化学环境, 证实插层化合物中主客体之间相互修饰的协同效应, 有可能起到了稳定客体分子激发态的作用, 同时FT-IR光谱中芳香环特征谱带强度的变化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 UV-vis DRS分析发现由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使插层化合物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产生特殊的光吸收性质. 从磁性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 在温度低于15 K时, 插层化合物RV2为反铁磁性的有序结构; 当温度高于15 K时, 转变为顺磁性, 表现出磁无序结构.  相似文献   
88.
陈学国  孔亮  盛亮洪  厉欣  邹汉法 《色谱》2005,23(1):46-51
建立了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分析模式,将质脂体色谱柱和ODS反相色谱柱作为二维分析色谱柱,二者通过一个连有两个0.5 mL定量环的八通阀耦联。质脂体色谱柱上的馏分在反相色谱柱上分离后,直接进入紫外-检测器,然后经分流器分流后进入大气压电离质谱。将该体系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组成研究,共检测到至少41个组分,结合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信息,其中13个组分初步鉴定为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槲皮素芸香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山柰酚-3-O-β-D-芸香糖基(1-2)-α-L-鼠李糖苷、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山柰酚和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  相似文献   
89.
为了缓解竞争杂交对分子信标检测的影响,将分子信标与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联用进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检测。并采用更为直接的荧光方法,将不对称PCR扩增中的引物浓度比确定为5:1,该结果与电泳方法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文中结合对称及不对称PCR过程中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对其原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子信标与不对称PCR联用,可以专一地检测出血清中HBV的存在,与分子信标/对称PCR相比.其检测效果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0.
苯甲酸钠团簇离子的形成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Tandem TOF)仪研究了激光蒸发方法产生的苯甲酸钠及裂解产物团簇离子的形成和可能的构型。通过对苯甲酸钠团簇离子的紫外光解的研究, 决定了反应通道及分支比, 并定性地讨论了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