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98篇
  免费   3893篇
  国内免费   3444篇
化学   16398篇
晶体学   496篇
力学   1134篇
综合类   305篇
数学   2418篇
物理学   808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623篇
  2020年   767篇
  2019年   888篇
  2018年   695篇
  2017年   716篇
  2016年   977篇
  2015年   1047篇
  2014年   1179篇
  2013年   1587篇
  2012年   1999篇
  2011年   2005篇
  2010年   1597篇
  2009年   1558篇
  2008年   1742篇
  2007年   1470篇
  2006年   1493篇
  2005年   1341篇
  2004年   1073篇
  2003年   831篇
  2002年   877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565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p+209Bi核反应微观数据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模型、激光模型、蒸发模型及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对入射能量从阈能到300MeV,p+209Bi的中子反应截面、剩余核截面、出射粒子的多重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及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得到一组能量到50?0MeV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的光学势参数.  相似文献   
102.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AXS)方法研究了不同聚合条件下苯乙烯对乙烯基苯甲酸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聚集行为,结果发现该聚合物在选择性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胶束.胶束的形态和结构取决于嵌段聚合物的组成、浓度以及溶剂的性质等因素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分形维数 粒径  相似文献   
103.
Bulk carbon impurities segregate at the Fe(1 0 0) surface and, upon thermal annealing, can form metastable surface phases with local and long range order and peculiar electronic properties. We present a surface science study of C-segregated Fe(1 0 0) with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angle resolved photoemission,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f the surface structure and electron states. In particular the c(3√2 × √2) structure, observed for 0.67 atomic layers of C segregated at the iron surface, is found to be due to self-organized carbon stripes made of zig-zag chains. The strong hybridization between C and Fe was observed in ARPES spectra.  相似文献   
104.
延迟和相关效应对Ne原子2p53s1,3P10-2p6 1S0跃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MCDF)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延迟和相关效应对中性Ne原子2p53s1,3P01-2p61S0电偶极共振和复合跃迁的能量以及跃迁几率(寿命)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跃迁能和辐射寿命,并与最新的实验观测和其他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5.
金属薄板中Lamb波波速与静应力关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军  王寅观 《声学学报》2006,31(6):527-531
本研究基于各向同性金属材料在静压力作用下产生各向异性的事实,从固体中超声波的非线性理论出发,得到了在一定应力下固体的等效的二阶弹性常数,再利用各向异性板中的Lamb波理论推得了在静应力作用下与应力平行和垂直方向的Lamb波的频散方程,讨论了金属薄板中Lamb波波速与静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6.
表面肌电信号把神经肌肉活动和肌肉收缩联系起来,已被视为一种估计肌肉疲劳比较客观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另一方面,超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研究,在骨骼肌方面也有不少研究报道,但还未见文献报道超声用于肌肉疲劳的估计。本文介绍一套自行开发的新的同步连续采集B超图像、力矩和肌电信号的采集系统,并利用它对肱二头肌的肌肉疲劳进行了估计。试验表明在30秒的肌肉疲劳过程中,肌肉厚度会以非线性的方式增加。  相似文献   
107.
BRPA估计是Changchien (1990)提出的一种具有良好性质的回归函数最大值点的估计, Chen, Huang and Huang (1996), Bai and Huang (1999), 吴and王(2000)和Bai, Chen and Wu (2003)分别讨论了BRPA的极限性质\bd 本篇文章中, 我们在很一般的条件下研究了$x$为多维向量时BRPA估计的收敛速度, 推广了Bai, Chen and Wu (2003)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质量比为2:3)为复合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选用适量含羟基单体和分子量调节剂,以减缓树脂合成聚合反应中的自动加速现象,合成了分子量为3000-4000,多分散性指数d〈2的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该树脂与缩二脲多异氰酸酯(HDI)的配漆实验证明,所得漆膜鲜映性好、丰满度高、色泽好、雾影值低、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9.
On Polynomial Functions over Finite Commutative Ring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t R be an arbitrary finite commutative local ring. In this paper, we obtain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a function over R to be a polynomial function. Before this paper,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a function to be a polynomial function over some special finite commutative local ring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10.
陶军  王顺金 《中国物理快报》2006,23(12):3131-3134
We investigate an anisotropic Heisenberg spin cluster with five particles controlled by a time-dependent magnetic field. With the algebraic dynamical method, we obtain the exact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e time dependent Schr6dinger equation.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system can be used as a universal single qubit logic gate controlled by the strength and frequency of the magnetic field, and the six special single qubit logic gates can be realized physically. We also discuss the anti-decoherence property of the qubit and its logic gates resulted from particle coupling effect and collectivity of the clus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