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9篇
  免费   1514篇
  国内免费   1249篇
化学   7579篇
晶体学   119篇
力学   682篇
综合类   67篇
数学   1284篇
物理学   375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800篇
  2012年   887篇
  2011年   938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狭缝式高速摄影机胶片的计算机判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狭缝摄影机胶片的成象原理,运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对狭缝式高速摄影机胶片判读工作的计算机化进行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先进实用,极大地提高了判读的精度和效率,将是这种胶片判读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2.
激光调Q CAI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从激光调Q速率方程出发,分析推导了激光调Q过程中,腔内光子数与工作物质内反转粒子数间的关系.再根据激光调Q的过程中,对腔Q值控制方式不同,将激光调Q技术分为:转镜调Q、声光调Q、电光调Q、饱和吸收调Q和脉冲透射式调Q.用C语言进行了激光调Q CAI软件的开发研制,获得了将文学、图形、动画和计算融为一体的,直观而生动地将调Q的理论和过程再现于屏幕的CAI课件.介绍了课件的内容、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3.
非谐振腔型KTP光参变振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宝权  王月珠  王骐 《光学学报》2002,22(8):67-971
研究了双晶体走离补偿、非谐振腔型KTP光参变振荡器,利用一套膜片实现了KTP相位匹配所允许的全波段调谐,信号光调谐范围0.698μm-1.026μm,闲频光调谐范围1.105μm-2.237μm。5倍阈值处,信号光840nm最高输出能量53mJ,能量转换效率25.8%,量子转换效率40%,闲频光的量子郊率也达到32%。  相似文献   
134.
We have carried out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GaAs(311)A and GaAs(311)B surfaces. The bulk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GaAs has been described by the second-neighbour tight-binding formalism and the surface electronic structure was evaluated via an analytic Green function method. First, we present the surface band structure together with the projected bulk band of both Ga-terminated and As-terminated for GaAs(311)A and GaAs(311)B surfaces, respectively. In each case, the number of surface states is determined, and the localized surface features and orbital properties of these surface states along Γ-Y-S-X-Γ high symmetry lines of the surface Brillouin zone are discussed. For the Ga-terminated GaAs(311)A (1×1) surface, we have tested two possible structure models, i.e. "the bridge site" and "the hollow site" model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angle-resolved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tudied recently,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surface electronic states of the hollow site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s, whereas those of the bridge site model are not. So we have concluded that the hollow site model is favourable for the Ga-terminated GaAs(311) (1×1) surface and the bridge site model should be excluded.  相似文献   
135.
合成了不同侧链长度的苯并咪唑基尾式卟啉及其Fe(Ⅲ)配合物。化合物经质谱、^1HMR、UVVisible、IR等表征,表明苯并咪唑基与卟啉环通过醚氧键和醚硫键相连。光谱学研究表明侧链较短不利于尾端基团的配位,长度对尾端基团的配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固体间界面的物理模型和界面对声波的反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耀俊 《物理》2002,31(12):768-772
简要描述了模拟两固体间界面特性的弹簧模型,该模型最早是根据静力学方法提出的,后来用固体间界面薄层的声波反射方法加以改进,从界面弹簧模型可以方便地得到界面外近似边界条件,其中包含界面“弹簧”振子的劲度常数和质量,文章还给出了两相间固体中界面声反射系数的表达式,介绍了测量界面劲度常数的超声反射谱方法。最后讨论了仍关声波与界面相互作用研究领域中最近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7.
应用双模晶体相场模型,模拟共格纳米孪晶结构.结果表明:球状晶粒生长成的共格孪晶片层,在共格面上的原子排列有变形,容易出现位错;条状晶粒凝固生长成的共格孪晶界,比用球状晶粒长大生成的共格孪晶界的原子排列整齐.应用晶体相场模型,可以精确计算纳米孪晶带的厚度,设计和控制带内的原子层数,实现人工操纵纳米共格孪晶片层结构,指导实验研究纳米孪晶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8.
在分析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辐射效应主要失效现象的基础上,研制了具备了读写功能测试、刷新周期测试及功耗电流测试三种功能的SDRAM辐射效应在线测试系统,并开展了SDRAM的总剂量效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总剂量效应会导致SDRAM器件的数据保持时间不断减小,功耗电流不断增大以及读写功能失效。实验样品MT48LC8M32B2的功能失效主要由外围控制电路造成,而非存储单元翻转。数据保持时间虽然随着辐照剂量的累积不断减小,但不是造成该器件功能失效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9.
紧凑型回旋加速器作为重离子医学专用装置同步加速器的注入器,其引出系统设计所用的磁场为TOSCA模型计算磁场。通过单粒子轨道计算确定引出系统的元件类型及基本参数;通过多粒子跟踪确定最终的元件参数和束流参数。为了提高引出效率,改善引出束流品质,在引出位置磁场梯度较大的位置,安放了一块C型磁铁,以改善此处的磁场梯度。同时,为了消除此C型磁铁对主磁场的影响,在此区域安放了一对线圈。计算结果表明引出系统的设计能够保证引出束流的强度和品质符合同步加速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0.
A new kind of silicon nanowire (SiNWs)‐based nanoelectrode assembly, a gold‐nanoparticle‐decorated silicon nanowire array (AuNPs@SiNWsAr), is employ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Significantly, the electrochemical nanosensors are capable of sensitive detection of various electroactive molecules (e.g., dopamine (DA), ascorbic acid (AA), hydrogen peroxide (H2O2), and glucose). Further, DA molecules loaded on the surface of AuNPs@SiNWsAr preserve stable high electroactivity overnight without special protection, while free DA molecules may lose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due to severe oxidization in ambient environment. These findings may offer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sign of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nanosensor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robust s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