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44篇 |
免费 | 2397篇 |
国内免费 | 472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8337篇 |
晶体学 | 557篇 |
力学 | 866篇 |
综合类 | 692篇 |
数学 | 1696篇 |
物理学 | 60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357篇 |
2021年 | 360篇 |
2020年 | 363篇 |
2019年 | 387篇 |
2018年 | 396篇 |
2017年 | 547篇 |
2016年 | 374篇 |
2015年 | 552篇 |
2014年 | 695篇 |
2013年 | 944篇 |
2012年 | 852篇 |
2011年 | 1002篇 |
2010年 | 957篇 |
2009年 | 1066篇 |
2008年 | 1183篇 |
2007年 | 1129篇 |
2006年 | 1029篇 |
2005年 | 872篇 |
2004年 | 697篇 |
2003年 | 516篇 |
2002年 | 585篇 |
2001年 | 602篇 |
2000年 | 622篇 |
1999年 | 391篇 |
1998年 | 209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129篇 |
1995年 | 123篇 |
1994年 | 125篇 |
1993年 | 130篇 |
1992年 | 113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68篇 |
1987年 | 54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8篇 |
1976年 | 3篇 |
1966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Laser Damage Mechanisms of Amorphous Ta2O5 Films at 1064, 532 and 355nm in One-on-One Regime 下载免费PDF全文
Ta2O5 films are deposited on fused silica substrates by conventional e-beam evaporation. Surface topograph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re examin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calculation of electron structures of Ta2O5 and Ta2O5-x is attempted using a first-principle pseudopotential method within the 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 The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LIDT) is performed at 1064, 532 and 355 nm in 1-on-1 regim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DT increases with the wavelength increasing,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wavelength effect. However, the LIDT results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empirical equation (I(λ)=aλm),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intrinsic absorption of Ta2O5 at the wavelengths of 532 or/and 355 nm. Moreover, different damage morphologies are observed when the films are irradiated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aser damage at 1064 nm is the defect dominant mechanism and at 355 nm it is the intrinsic absorption dominant mechanism, whereas at 532 nm it is the combined defect and intrinsic absorption dominant mechanism. 相似文献
962.
A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target echo in reverberation was proposed based 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theory when the transmitted signal is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signal. The slow time-varying envelope of reverberation is computed to process reverberation to be stationary. The stationary reverberation is cut into blocks using a sliding window. A narrow-band filter is applied in FrFT domain for each block and the signal is recovered through inverse FrFT. Output of the system is the energy of the recovered signal. When the target echo is included in one of the blocks, the reverberation noise is reduced, and the output is the energy of the target echo. All the simulation and lak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esent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atched filter. 相似文献
963.
在核四极矩共振(NQR)领域,射频激励脉冲信号的优劣对NQR响应信号有重要影响.针对常规方法中射频激励脉冲参数不可控的问题,本文基于32位闪存微型控制器STM32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芯片AD9910设计了一种相位可控激励脉冲发生器.采用STM32控制AD9910产生波形参数(脉冲宽度、脉冲间隔、脉冲个数和共振频率等)可控的射频激励脉冲,利用LabVIEW软件平台设计脉冲参数设置界面,并建立计算机与微控制器通信,实现波形参数的精确优化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相位可控的NQR激励脉冲序列,可为后续NQR信号检测提供有效激励源. 相似文献
965.
采用镍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i-MOF)为前驱体,通过低温碳化获得Ni@C,并通过磷化成功地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磷化镍纳米颗粒。将所得材料应用于析氢反应(HER)催化剂,在Ni@C与红磷质量比为1∶1及热解温度为500℃时获得的Ni1P1-500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在酸性介质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为178 mV,并展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较小的Tafel斜率(62 mV·dec-1)揭示了析氢反应的机理为Desorption-Heyrovsky机制。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可归因于磷化镍催化剂表面存在的质子受体(P位点)和氢化物受体(Ni位点)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966.
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成,其反射率光谱吸收特征与矿物含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矿物光谱在特定波段处的光谱吸收特征是定量估算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提升岩石光谱吸收特征定量反演矿物含量的准确度与精度,以白云母为研究对象,分析岩石光谱在2.2 μm附近的光谱吸收特征及其白云母含量,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和连续统去除法对岩石光谱反射率进行处理,进而提取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吸收深度、吸收宽度、吸收面积),分析岩石光谱在2.2 μm附近吸收特征与白云母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中采用单一吸收特征建立统计模型、多维吸收特征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多层感知器(MLP)模型,对岩石中白云母含量与光谱吸收特征参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种非线性预测岩石中矿物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光谱在2.2 μm附近的光谱吸收特征中,吸收深度与白云母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基于单一吸收特征的统计模型中,二次曲线模型对吸收深度拟合的效果最佳,R2为0.935 0,RMSE为0.063 0,岩石光谱的吸收深度随白云母丰度满足二次曲线变化,岩石中白云母的含量越高,岩石光谱吸收深度值越大;基于多维光谱吸收特征的PLS模型相较于MLP模型拟合的效果更佳,其R2为0.947 7高于MLP的0.901 2,RMSE为0.002 7低于MLP的0.005 1;整体上,多维模型优于单一维度模型,PLS模型反演能力最佳,该模型在预测白云母含量上具有运算量小、精度高的特点。通过分析岩石在诊断特征处的光谱吸收特征,为其矿物组分的含量等进行定量反演提供理论参考,为矿产资源监测与评估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7.
用 R T P C R技术从 C S F V H C L V 株 F482 代感染兔脾的细胞总 R N A 中分段扩增出了 C S F V E2 基因特异的3 个部分重叠的 D N A 片段(大小分别为 499 bp、572 bp 和 245 bp),并将之分别克隆到p G E M T 载体上 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片段重叠完成了包含 E2 全长基因的 1 144 bp 序列的测定,其 G C含量为49.0% :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各株病毒的 E2 基因同源性分别为83.5% ~97.5%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也分别为89.3%~96.2% ,变异主要分布在 E2 蛋白的 N 半部分 相似文献
968.
利用构建的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fDNV)全基因组重组质粒(PfDNV-pUC119)以及一系列完整缺失克隆,通过全自动测序方法完成了PfDNV两末端各728 bp 和730 bp 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发现,PfDNV 末端201nt为倒置重复序列,其中最末端122nt为回文序列,能形成典型的发夹结构. 并与同科其它病毒末端序列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相似文献
969.
用AcNPV穿梭载体Ac-Bacmid与野生型BmNPV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得到整合了lacZ/Tn7at/miniF表达盒的BmNPVBacmid,除能在大肠杆菌/BmN细胞中穿梭复制外,还能感染BmN-PV的非允许细胞Sf9,成功地构建了BmNPV的双穿梭载体.经与重组转座质粒pFGHe转座,获得了插入gfp/HBVe融合基因的重组rBm-Bacmid(rBmGHe),在家蚕细胞中表达了既能发射绿色荧光又具有HBeAg抗原性的双功能融合蛋白.Bm-Bacmid为杆状病毒BactoBac策略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970.
用细菌—杆状病毒穿梭系统(Bac-to-Bac)将一套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S65T)和完整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表达盒转座到AcNPV-Bacmid的Tn7转座接受位点,从而构建出一种带有gfp基因和完整多角体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这一重组病毒感染细胞能稳定地形成多角体,并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强烈的绿色荧光,以重组病毒感染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幼虫后,在阳光下即可看到发射绿色荧光的幼虫,在手提式长波紫外光照射下绿色荧光更为强烈,带绿色荧光的幼虫在昆虫生态学和杆状病毒流行病学等研究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