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3篇
  免费   3146篇
  国内免费   2111篇
化学   13004篇
晶体学   184篇
力学   1050篇
综合类   104篇
数学   1819篇
物理学   7299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664篇
  2021年   758篇
  2020年   760篇
  2019年   758篇
  2018年   679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907篇
  2015年   885篇
  2014年   1045篇
  2013年   1315篇
  2012年   1630篇
  2011年   1521篇
  2010年   1060篇
  2009年   983篇
  2008年   1094篇
  2007年   1025篇
  2006年   949篇
  2005年   849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337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42年   2篇
  1930年   2篇
  19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在室温条件下, 以柠檬酸钠为辅助剂, 通过简单沉淀法合成了草酸铕Eu2(C2O4)3·10H2O微米层状颗粒. 应用X射线衍射、X射线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光谱对Eu2(C2O4)3·10H2O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讨论了草酸铕微米层状颗粒可能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2.
何志聪  李芳  李牧野  魏来 《物理学报》2015,64(4):46802-046802
以波长为780 nm、重复频率为76 MHz、脉宽为130 fs的飞秒激光作为激发光源, 采用超快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了CdTe量子点-铜酞菁复合体系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实验结果表明, 在780 nm的双光子激发条件下, 复合体系中CdTe量子点的荧光寿命随着铜酞菁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增加. 同时也研究了激发功率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激发光功率的增加, 复合体系溶液中CdTe量子点的荧光寿命增加,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减小, 其物理机理是因为高激发功率下的热效应和由双光子诱导的高阶激发态的跃迁. 当激发光功率为200 mW时, 双光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为43.8%. 研究表明CdTe量子点-铜酞菁复合体系是非常有潜力的第三代光敏剂.  相似文献   
173.
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BF4-与甘氨酸间氢键作用特征,并在B3LYP/6-311++G**水平上计算单点能. 对二聚物几何结构、能量、氢键成键特征进行分析. 分子中的原子拓扑分析表明氢键成键原子间存在(3,-1)关键点,电子密度和Laplacian量落在氢键范围内. 进一步对氢键形成导致H原子净电荷、偶极矩、能量及体积的改变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74.
刘海  李启楷  何远航 《物理学报》2013,62(20):208202-208202
ReaxFF/lg势函数是在ReaxFF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范德华引力的描述, 因此可以更好地用于描述晶体密度和结构, 而含能材料密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爆轰的宏观性质(如爆速、反应区宽度、能量输出结构等). 本文采用ReaxFF/lg反应力场分析了高温条件下凝聚相CL20-TNT共晶的初始分解情况, 并通过简单的指数函数拟合势能演化曲线获得了平衡和诱导期以及整体反应时间, 随后通过反应速率方程得到了共晶热解的活化能Ea (185.052 kJ/mol). CL20-TNT共晶热解过程中CL20分子均在TNT之前分解完毕, 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 TNT的分解速率明显加快, 温度越高二者完全分解所需的时间越接近. 有限时间步长下的产物识别分析显示主要产物为NO2, NO, CO2, N2, H2O, HON, HNO3. NO2是C–NO2和N–NO2键均裂共同贡献的结果, 其产量快速地增加, 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 此过程伴随着NO2参与其他反应使得NO2中的N原子进入到其他的含N 分子中. 次要产物主要为CO, N2O, N2O5, CHO. N2O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使其分布有着剧烈的波动特征. 关键词: 共晶结构 高温热解 ReaxFF/lg 势函数 分子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5.
贺贤土 《物理学报》1982,31(10):1317-1336
本文从Vlasov-Maxwell方程组出发,保留高频场到四级项,导得了纵、横波大幅高频场与低频振荡粒子拍频作用的动力学方程组。结果表明,在空间一维情况下,对亚声波,高阶大幅高频场的存在使形成Soliton的有质动力凝聚作用削弱,而对超声波则更不存在Soliton解;在三维情况下,似乎使Caviton形成变慢。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6.
曾思良  倪飞飞  何建锋  邹士阳  颜君 《物理学报》2011,60(4):43201-043201
发展了一套简单高效的非微扰理论方法研究强磁场中的原子能级结构.作为例子,给出了磁场强度从0到1000个原子单位,氢原子基态和低激发态的结合能以及四极矩等重要原子能级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的高精度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计算出高精度的能级位置而且可方便给出精确的电子波函数.此外,该法还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可直接推广到原子与任意方向的交叉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 强磁场 CWDVR谱方法 氢原子能级结构 四极矩  相似文献   
177.
Mie理论在生物组织散射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等效颗粒散射模型,运用经典的Mie理论,对生物组织的散射相函数、各向异性因子及散射系数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可见光照射生物组织时,各向异性因子、散射系数随等效颗粒直径增大而增大;等效颗粒直径较小时,各向异性因子、散射系数随入射光波长增大而单调减小;随着等效颗粒直径增大,各向异性因子、散射系数随入射光波长变化不再具有单调性.上述计算结果可合理解释公布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生物组织 散射 Mie理论 等效颗粒  相似文献   
178.
Ultrafast photoelectric characteristic has been observed in La0.67Ca0.33MnO3 films on tilted SrTiO3 substrates. A pico-second (ps) open-circuit photovoltage of the perovskite manganese oxide films has been obtained when the films were irradiated by a 1.064μm laser pulse of 25 ps duration. The rise time and full width at half-maximum of the photovoltage pulse are ~300 ps and ~700 ps, respectively. The photovoltaic sensitivity was as large as ~500 mV/mJ.  相似文献   
179.
魏相飞  何锐  张刚  刘向远 《物理学报》2018,67(18):187301-187301
太赫兹技术由于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及应用前景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其核心问题是性能优异的室温太赫兹辐射源和探测器研究.本文用半经典的玻尔兹曼方程方法研究了In As/Ga Sb量子阱系统中载流子对电磁场的响应,运用平衡方程方法求解玻尔兹曼方程得到了量子阱系统中的光电导,系统地研究了量子阱结构对光电导的影响,揭示了在该量子阱系统中光电导产生的物理机制.研究发现,量子阱结构主要通过调节载流子的能级、浓度和波函数的耦合影响光电导,对称性较好的量子阱结构(8 nm-8 nm)的光电导信号更强,其峰值落在太赫兹区(0.2 THz),并且在低温下器件的性能较好,温度升高则吸收峰略有降低,且光电导峰值发生红移.研究结果表明该量子阱系统可以用作室温太赫兹光电器件.  相似文献   
180.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发现, 打破了基于电声子相互作用BCS理论所预言的超导转变温度极限, 掀开了高温超导材料探索和高温超导机理研究的序幕. 根据掺杂类型的不同, 铜氧化物超导材料可以分为空穴型掺杂和电子型掺杂两类. 受限于样品, 对电子型掺杂铜氧化物的研究工作远少于空穴型掺杂体系. 本文简要回顾有关电子型掺杂铜氧化物超导体近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比电子型掺杂和空穴型掺杂铜氧化物的相图来阐明电子型掺杂铜氧化物的研究对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必要性, 并特别针对电子型掺杂样品制备中的关键因素“退火过程”展开讨论. 结合课题组最新实验结果和相关实验报道我们发现电子型掺杂铜氧化物超导体在制备过程中除受到温度和氧分压的影响外, 退火效果还受到界面应力的强烈调制. 在综合考虑样品生长过程中温度、气氛及应力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 探讨了“保护退火”方法导致电子型体系化学掺杂相图变化的起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