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96篇
化学   1042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03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161篇
物理学   4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食品安全分析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联用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怡淳  丁炜炜  张卓旻  李攻科 《色谱》2013,31(7):613-619
综述了近年来传感器、可视化分析、便携光谱、酶联免疫检测及便携气相色谱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食品安全分析中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发展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可定量的新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以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和钌-菲罗啉衍生物为原料, 合成了3个两亲性钌-菲罗啉卟啉化合物, 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和圆二色光谱考察了目标化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 研究了它们与DNA的结合模式. 实验结果表明, Por1, Por2和Por3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46×105, 2.75×105和5.69×105 L/mol. 此外, 在不同DNA浓度下, Por1和Por2与DNA的结合模式为插入模式和外部结合模式共存, Por3与DNA的结合模式主要为自堆积的外部键合和静电作用. 结果表明, 钌-菲罗啉卟啉化合物是新型的光动力治疗试剂.  相似文献   
10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气体吸附/分离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6种代表性的MOFs为例简单介绍了利用理论工具研究MOFs孔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钒钛铁矿中二氧化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分光光度法或滴定法测定矿石中二氧化钛,操作繁琐,周期长,且分析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采用氢氟酸、盐酸、硝酸、高氯酸混合酸和1 mL 1+1硫酸溶解试样,用10%的盐酸进行提取,再以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直接测定二氧化钛含量. 试验结果表明,在波长336.1 nm处,钒钛磁铁矿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 方法确定在波长336.1 nm处进行实验,二氧化钛的检出限为30 μg/g,精密度(RSD,n=12)小于0.8%. 方法操作简单,数据准确可靠,适合批量钒钛  相似文献   
105.
大黄中鞣质成分的分离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明玉  倪为为 《色谱》2004,22(6):605-608
研究了大黄中鞣质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分析方法。优化了大黄原药材中鞣质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建立了大黄鞣质类成分的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使鞣质类成分得到了良好的分离;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大黄中主要的鞣质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并总结了一部分鞣质类化合物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谱图上的裂解规律。  相似文献   
106.
测定麦芽糖转糖苷反应体系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分析低聚异麦芽糖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pherisorb-NH2色谱柱,示差折光检测器,乙腈-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各糖质量浓度在0.1-10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0-0.999 7;应用法跟踪了pH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中以α-葡萄糖转苷酶为催化剂在58℃温度下的麦芽糖转糖苷反应,分析了反应体系组成随时间的变化,得到了上述反应条件下麦芽糖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低聚异麦芽糖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4h;该法快捷、简单、准确,可用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7.
在功能化离子液体氯化1-羟乙基-3-甲基咪唑([HEmim]Cl)辅助下, 在室温水溶液中一步快速合成了具有多孔海绵状结构的AuPd纳米材料.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能谱(EDX)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AuPd纳米海绵为合金结构, 由表面粗糙的纳米颗粒聚集熔接而成. 采用不同摩尔比(3∶1, 1∶1或1∶3)的前驱物HAuCl4和Na2PdCl4均可制备出海绵状AuPd合金结构. 离子液体对AuPd纳米海绵状结构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在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中, 不同组成的AuPd纳米海绵均表现出比商用Pd/C催化剂更优异的性能. 其中, Au1Pd3纳米海绵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反应在98 s内即可完成, 反应速率常数为0.0143 s -1, 是商用Pd/C的2.3倍. 该方法也可用于制备其它双金属(如PdCu, PtCu等)和多金属纳米海绵.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液相非稳态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镁铝类水滑石(Fe3O4@HTlc),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比表面分析仪、微电泳仪等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了 Fe3O4@HTlc和HTlc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3O4@HTlc为顺磁性、具有核-壳结构和较大比表面积、带有正电荷的近球状颗粒。甲基橙在Fe3O4@HTlc和HTlc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298 K时Fe3O4@HTlc和HTlc对甲基橙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38.89和147.06 mg/g,但Fe3O4@HTlc对甲基橙有较强吸附推动力和较短的吸附平衡时间。二者对甲基橙的吸附量均随温度的升高和pH (5~11)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9.
水滑石类化合物 (LDH) 的层板金属阳离子组成具有可调变性,通过将具有变价特性的过渡金属定量引入 LDH 层板,经热处理后可以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层板金属原子级分散的混合金属氧化物,后者可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如三元Mg-Al-Fe 类水滑石材料在光催化、H2S 选择性氧化和乙苯脱氢等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Ir 催化剂在α,β-不饱和醛加氢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活性,Fe 修饰 Ir 催化剂可提高不饱和醇选择性,但有关 Fe 的作用以及 Fe 与活性组分 Ir 间的相互作用本质还不是很清楚.本文以类水滑石材料 Mg3Al1–xFex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 Ir 催化剂,并用于肉桂醛加氢反应,通过考察 Fe的加入对 Ir 电子和几何结构的影响揭示了 Fe 的加入对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 x 从 0 (Ir/Mg3Al) 增加到 1 (Ir/Mg3Fe) 时,肉桂醛加氢的反应速率在 x = 0.25 时达到最大值,肉桂醇选择性从 44.9% 增加到 80.3%,且不随肉桂醛转化率的增加而改变.透射电镜结果表明,Ir 纳米粒子的粒径随着 x 的增加未发生明显变化,均为 1.7±0.2 nm.H2程序升温还原结果发现 Ir 可以促进 Fe3+的还原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Fe 的掺杂没有改变催化剂表面Ir0和 Ir4+含量的比值,但当 Fe 含量增加时,Fe2+2p3/2向高结合能方向偏移,且 Ir04f7/2向低结合能方向偏移,说明电子从 Fe2+转移到 Ir,形成了富电子的 Ir 物种和缺电子的 Fe 物种.富电子的 Ir 物种有利于肉桂醛分子中的 C=O 键在其表面吸附,并且和 Ir 相邻的 Fen+物种可以作为亲电位点吸附肉桂醛分子中氧,从而极化和活化 C=O 键,因而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增大.采用吸附 CO 红外光谱表征了催化剂表面的几何结构,2058–2069 cm-1处出现了 CO 吸附峰,归属于 Ir0表面 CO 的线性吸附,高波数 2069 cm-1的吸附峰归属于 CO 在高配位 Ir 位点 (平台) 的吸附,低波数 2058 cm-1的吸附峰归属于 CO 在低配位Ir 位点 (台阶、角、楞) 的吸附.随着 Fe 含量的增加,CO 吸附峰蓝移 11 cm-1,表明 Fe 的加入改变了催化剂表面 Ir 的几何结构,低配位 Ir 位点减少,高配位 Ir 位点增多.高配位 Ir 位点 (平台) 有利于肉桂醛分子中 C=O 键的吸附,从而提高了肉桂醇的选择性.总之,Fe 的加入虽然没有明显改变 Ir 纳米粒子的粒径,但却改变了其电子和几何结构,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0.
合成了2个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Bn3tacn)的双核铜配合物:[Cu2(Bn3tacn)2m-bdc)(CH3CN)3(H2O)2]ClO41)和[Cu2(Bn3tacn)2(OH)2](ClO422)。配合物1由间苯二甲酸采取单双齿方式桥连Cu(Ⅱ)离子,配合物2由OH桥连。配合物12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分别为P21/c空间群和C2/c空间群。分别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对配合物2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