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1036篇
化学   1871篇
晶体学   122篇
力学   180篇
综合类   70篇
数学   372篇
物理学   12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碳化钼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铂和其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作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石油化工、聚合和环境保护等化学工业领域.但是铂族金属或Ⅷ族过渡金属,特别是铂、钯、铑、铱、钌等稀有贵金属,其储量逐年减少,需求量却逐年增加.研究表明,碳化钼在很大范围内具有与铂族金属相同的催化性能.因此,寻找这些金属的替代品应用于催化领域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92.
以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为模板,采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了人类α1A-肾上腺素受体(α1A-AR)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利用PROCHECK,PROSA和WHAT-IF评估了模型的合理性.所得的结构采用分子对接程序Flexidock与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和拮抗剂西罗多辛分别进行对接,结果表明,2种配基具有相似...  相似文献   
993.
异质型BiOI/NaBiO_3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表面化学蚀刻原理采用加热冷凝回流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的异质结构BiOI/NaBiO3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技术对其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光催化实验表明,BiOI/NaBiO3在可见光下可以有效降解罗丹明B(RhB),当BiOI与NaBi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一定值时,异质结构的光催化剂明显优于单一组分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加入不同的牺牲剂及荧光实验结果推测了该异质结构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并且分析了其光生载流子的传输方向及光催化过程的活性物种。研究表明,BiOI/NaBiO3的催化活性增强主要归结为两者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异质结构,其内建电场能够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同时光生空穴h+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是主要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994.
较高的比表面积与稳定性使得二维Ti2C与Ti3C2结构在贵金属催化剂载体、锂离子电池、储氢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研究Ti2C、Ti3C2的表面吸附活性有助于认识其表面特征. 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显示:Ti2C与Ti3C2对O、OH、F具有较强的吸附活性. 通过比较Ti2C、Ti3C2、Ti(001)、TiC(001)的表面电子结构, 我们发现Ti2C与Ti3C2较强的表面吸附活性来自于表面Ti 原子未极化的3d轨道. 这使得Ti2C、Ti3C2表面通常覆盖有O、F、OH. 吸附了O、OH基团的Ti2C与Ti3C2结构(Ti2CO2-2x(OH)2x、Ti3C2O2-2x(OH)2x)对Au原子的吸附能随OH比例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5.
以廉价的木糖、蔗糖、淀粉和葡甘聚糖为硬模板剂成功合成出含多级孔道的SAPO-34分子筛,采用XRD、BET、SEM、TEM、ICP和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上,研究了糖类硬模板剂对SAPO-34分子筛的结构以及MT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糖类硬模板剂能够提升SAPO-34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微孔和介孔体积。与常规SAPO-34分子筛相比,多级孔道SAPO-34分子筛的双烯选择性和寿命均高。介孔体积最大、酸量最少、酸性最弱的SAPO-34-z分子筛的寿命最长(130 min),高出常规SAPO-34分子筛(100 min)30%,分子筛寿命从长到短顺序为SAPO-34-z > SAPO-34-h > SAPO-34-d > SAPO-34-m > SAPO-34 > SAPO-34-p。含多级孔道的SAPO-34分子筛的双烯选择性均高于常规SAPO-34分子筛。  相似文献   
996.
p-n异质结型光催化剂BiOBr/NaBiO3的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蚀刻法在NaBiO3表面利用HBr与NaBiO3的反应原位沉积BiOBr,制备了异质结型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BiOBr/NaBiO3在可见光下可以有效降解罗丹明B(RhB)溶液,当BiOBr与NaBiO3的摩尔比为40.1%时,BiOBr/NaBiO3具有最大催化活性.通过不同牺牲剂的加入及荧光实验结果推测了该异质结型材料光催化过程中光生载流子的传输方向及活性物种.研究结果表明,BiOBr/NaBiO3催化活性的增强主要归结为两者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异质结,其内建电场能够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同时h+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是主要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Pd、Mo和P元素负载在γ-Al_2O_3上制得PdMoP/γ-Al_2O_3催化剂,通过XRD、NH_3-TPD、XPS、Py-FTIR、氮吸附和STEM-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大豆油甲酯为原料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加氢脱氧性能,并进行了加氢脱氧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Pd、Mo、P三种元素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调节催化剂的酸性;Mo元素可降低催化剂的强酸酸性; P元素可增强催化剂的弱酸酸性,使得催化剂弱酸的B/L值减小、强酸的B/L值略有增大。经优化后的加氢工艺条件为:315℃、1.5 MPa、WHSV为0.5 h~(-1)、H_2/esters体积比为1100,大豆油甲酯的转化率达到98.4%,C_(15-18)烷烃收率达到91.5%。  相似文献   
998.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焙烧温度的氧化物阳极涂层,SEM,EDX,XRD、强化电解寿命、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等测试表明,烧结温度对阳极涂层的表面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析氯电位相应增加,寿命相对较长,循环伏安电量与双电层电容值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9.
以介孔硅SBA-15为模板, 糠醇为碳源制备了高度有序的介孔碳(CMK-5), 并用微波法合成碳负载的铂纳米粒子的催化剂. 为改善铂微粒的分散性能, 在微波碳载过程中添加了适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 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 CTAB的加入改善了铂催化剂的分散性, 且使铂微粒的平均粒径降至2.9 nm左右.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显示, 加入CTAB后所得Pt/CMK-5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大于未加CTAB的以及商业Johnson Matthey公司的Pt/C催化剂的活性面积.  相似文献   
1000.
The reaction of Zn(ClO4)2·6H2O with 3,3'-bis(2-benzimidazolyl)-2,2'-dipyridine (L) gave a mononuclear zinc(II) complex: [ZnL2](ClO4)2·2DMF·4H2O, which was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A, IR, UV, 1H NMR,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C54H54Cl2N14O14Zn, Mr = 1259.38)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20.874(2), b = 14.9953(16), c = 20.462(3) , β = 101.553(2)°, V = 6274.8(13) 3, Z = 4, Dc = 1.333 g/cm3, F (000) = 2608, μ(MoKα) = 0.548 mm–1, R = 0.0682 and wR = 0.1931 for 4984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The Zn(II) is four-coordinated in a slightly distorted tetrahedral geometry through four N atoms from four benzimidazole units of two ligands. In the crystal lattice, the [ZnL2]2+ cation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by extensiv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between nitrogen atoms of benzimidazole rings, water and DMF molecu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