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8篇
  免费   1075篇
  国内免费   1914篇
化学   3569篇
晶体学   231篇
力学   411篇
综合类   174篇
数学   893篇
物理学   258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65年   19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51.
程晓红  傅长金   《中国化学》2007,25(11):1762-1765
本文从商品化的间溴苯甲醚和对甲氧基苯甲醛出发,通过傅-克酰基化反应、串联的羟醛缩合及1,4-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三芳基取代的1,5-二酮,然后用查尔酮(Chalcone)作氧化剂,二酮与BF3.Et2O 反应形成吡喃鎓盐,再与苯基乙酸钠盐缩合得到芳香二溴代衍生物,产物的DMA溶液在DBU和钯催化剂的作用下,160°C 加热12 h进行脱卤化氢环化反应, 生成四甲氧基取代的二苯并并四苯(DBN)类衍生物。并报道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在溶液中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152.
利用热力学循环方法,通过pK和有关电化学数据的测定,首次得到了NAD(P)H的辅酶模型物(BNAH)按不机理还原质子化N-芳基芴亚胺的各基元步骤的自由能变化,结合得到的同位素标纪结果,从热力学趋动力的角度区分了氢负离子的转移机理。  相似文献   
153.
3种市售树脂ADS-5、ADS-8和ADS-17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水溶液的吸附表明,具有弱极性的ADS-8对茶多酚的吸附量最大.随着树脂极性的增加(ADS-5<ADS-8<ADS-17),从混合物中对茶多酚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增加,表明对茶多酚的吸附可能包含疏水作用和氢键,而对咖啡因的吸附为疏水作用.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不同交联度(8%~26%DVB)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这些树脂具有疏水基质和可与酚类化合物形成较强氢键的氨基.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溶液的吸附表明,这些树脂对茶多酚具有高吸附量和高吸附选择性.交联度为10%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对茶多酚具有最大的吸附量,交联度为22%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对茶多酚具有最大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4.
光电催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薄膜光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作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邻苯二甲酸乙酯的光电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n型半导体的特征行为,在外加偏压为+0.7v、pH=2、50mg/L的H2O2中对初始浓度为50mg/L的DEP溶液光照180min降解率达67.85%,讨论了氧的存在、外加偏压等因素对光电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红四氮唑作为电化学嵌合剂的核酸杂交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以红四氮唑 (TTC)作为嵌合剂 ,采用石墨修饰电极监测核酸杂交过程和测定特定 DNA片段的灵敏的电化学方法 . TTC具有背景电流低 ,电活性强和对双链 DNA(ds DNA)选择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可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 ds DNA-TTC层 .在电化学测定中 ,TTC的还原电流与靶 DNA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对 DNA的检测限可低达 6× 1 0 - 1 1 mol/L .  相似文献   
156.
ICP-AES法测定矿石中的Be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采用ICP-AES法测定矿石中的BeO。对试样的溶解进行了选择;考察了其体和无机酸对测定的影响。采用基体匹配法进行测定。在优化条件下,对三个试样进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n=9)为0.28%;回收率为97%-103%。  相似文献   
157.
蛋白质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有多种理论模型和实验分析.蛋白质吸附主要包括分子传递、吸附、重排、交换、解吸等步骤.蛋白质在表面的状态由表面性能、静电作用及蛋白质自身性质等因素决定.蛋白质分子在界面吸附后发生构象改变,引起熵增.  相似文献   
158.
A new lead(Ⅱ) iodide coordination polymer [(npq)(PbI3)]n 1 (npq = N-propyl- quinolinium) has been synthesized in the presence of npq as structure-directing reagent (SDA). Compound 1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bca, with a = 19.158(4), b = 7.9909(16), c = 22.929(5) (A), V = 3510.2(12) (A)3, Z = 8, Dc = 2.877 g/cm3, F(000) = 2672, C12H14I3NPb, Mr = 760.14, μ(MoKα) = 14.872 mm-1, the final R = 0.0431 and wR = 0.1021 for 3678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bI3]-n infinite chains in each unit cell shape the sketch of 1, which could be described as the result of face-sharing distorted PbI6 octahedra running along the b axis.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conjugated organic counter-cations and inorganic moieties present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crystal packing. 1 was further characterized with 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data,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with DFT method was used to reveal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y of 1.  相似文献   
159.
1INTRoDUCTIONThetitlecompoundhasbeenfoundtobeaveryefficientchiralligandusedtoco-ordinatewithpalladiumformingcatalystsystemsforasymmetrichydroesterificationofnorborneneandstyrene.Intheseasymmetriccatalyticreactions,thechiralinduc-tionofthetitlecompoundisratherstronggivingveryhighoptica1yields(>9o%)ofproductstl3.Inordertostudytherelationshipoftheperformanceandthestructureofthisligand,itisimportanttodeterminethemolecularstructureofthechiraldiphos-phinecompound,whichwaspreparedbytheliteraturem…  相似文献   
160.
研究了单羟基冠醚配位体6-羟基-2, 3, 9, 10-二苯并-1, 4, 8,11, 14-五氧杂环十六-2, 9-二烯(L)对钙和镧系元素的竞争配位反应, 发现该配位体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对钙的配位能力要明显大于对重稀土的配位能力; 同时研究了标题大环配位体和钙的配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该配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Ca(NO3)(H2O)L](NO3),Mr=528.47, 晶体属单斜晶系, α=1.5285(6), b=0.9713(3),c=1.5134(7)nm, β=98.79(3)ⅲ, V=2.2205nm^3, Dex=1.521g/cm^3,Dc=1.527g/cm^3, Z=4, 空间群为P21/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