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430篇 |
免费 | 24679篇 |
国内免费 | 1591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5407篇 |
晶体学 | 938篇 |
力学 | 5154篇 |
综合类 | 20篇 |
数学 | 9446篇 |
物理学 | 520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9篇 |
2023年 | 665篇 |
2022年 | 641篇 |
2021年 | 536篇 |
2020年 | 785篇 |
2019年 | 1333篇 |
2018年 | 1406篇 |
2017年 | 1974篇 |
2016年 | 2078篇 |
2015年 | 2258篇 |
2014年 | 2076篇 |
2013年 | 3798篇 |
2012年 | 4086篇 |
2011年 | 5628篇 |
2010年 | 9077篇 |
2009年 | 9327篇 |
2008年 | 3138篇 |
2007年 | 2655篇 |
2006年 | 2348篇 |
2005年 | 2747篇 |
2004年 | 3665篇 |
2003年 | 2940篇 |
2002年 | 2761篇 |
2001年 | 3037篇 |
2000年 | 2247篇 |
1999年 | 2481篇 |
1998年 | 2108篇 |
1997年 | 1915篇 |
1996年 | 2241篇 |
1995年 | 2695篇 |
1994年 | 2765篇 |
1993年 | 2841篇 |
1992年 | 2416篇 |
1991年 | 2076篇 |
1990年 | 1736篇 |
1989年 | 1839篇 |
1988年 | 1829篇 |
1987年 | 1120篇 |
1986年 | 1176篇 |
1985年 | 840篇 |
1984年 | 963篇 |
1982年 | 884篇 |
1981年 | 729篇 |
1980年 | 768篇 |
1979年 | 525篇 |
1978年 | 530篇 |
1977年 | 633篇 |
1976年 | 1041篇 |
1973年 | 436篇 |
1972年 | 53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2.
973.
航空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内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生成大量带电粒子,导致发动机尾气静电带电;理论分析了发动机喷流尾气中带电粒子产生演化过程和带电影响因素,讨论对比了多种测试原理与传感器方案,确立了非接触式静电感应测试方案,研制了共轴喇叭状静电传感器和静电监测系统,开发了自动测试软件并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进行了机载尾气静电带电试验研究,验证了测试平台的有效性,成功获得了大量喷流尾气静电信号;研究结果表明:航空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喷流尾气中带电粒子总体显正极性,平均体电荷密度约为0.077 nC/m3,发动机等效充电电流为2.26 nA。 相似文献
974.
针对传统FPGA模式开发的锁相环在实时人机交互方面的不足,设计了基于LabVIEW FPGA技术的三相锁相环;方案以sbRIO-9631模块为硬件平台,利用LabVIEW编程控制FPGA逻辑,在FPGA中分三级流水线实现了基于dq变换的锁相环算法,并通过FIFO实时上传采集信号、锁定相位至PC机,最后在PC机上实现对锁相环性能分析、PI参数调控和数据显示;经过实验,该锁相环具有较高的精度,锁相时间约为两个周期,锁相误差约为0.03 rad,通过PC机可实时调节锁相性能。 相似文献
975.
机场跑道的异物对飞机起降过程的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所以机场跑道的异物精确检测已经成为保障飞机飞行安全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文章主要从软硬件两个部分来研究了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主要包括了机场道路监控中心和应急中心两个服务平台,重点分析了采用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并应用在系统中,从而实现了监控系统前景目标识别和多目标跟踪两大功能;最后在Windows系统下做了测试实验,以VS2008为实验环境,采用OpenCV函数库开发一款机场跑道异物监控系统;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该软件系统可靠性高,运行稳定,满足了识别精确度高和跟踪实时可靠的要求,显示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精确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设计度,为机场跑道放入侵监测系统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进一步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76.
为了提高离散时间系统的控制品质以及削弱系统抖振,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改进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滑模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SVM识辨参量模型与PSO寻优处理,获得趋于理想滑模运动的趋近律参数,确保寻优处理时间短、精度高;利用PSO和SVM在线调整滑模趋近律参数,可以克服常规滑模控制中需要事先设定趋近律参数限制的弊端,加快跟踪速度,削弱系统抖振,完善控制质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因 PSO寻优过程中的寻优时间过长等不足,又可解决SVM精度不高或计算量大的缺点;该方法用于离散时间系统是可行、有效的,工程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77.
针对现有的基于二元多项式或q-composite的密钥管理方案存在的被捕获率高和网络连通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基站产生三元多项式密钥和HASH函数的WSN密钥管理方案;首先,采用层次型分簇路由协议将整个WSN监测区域划分为簇,然后,由可信基站产生三元多项式密钥,并将其分配给簇头,当任意两簇头之间共享的多项式密钥超过q时可以进行通信,并通过HASH函数来生成对应的通信密钥,有效地隐藏了节点的部分密钥信息;理论研究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有效地实现网络的密钥管理,较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网络连通率高和抗捕获能力强的优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8.
979.
Hongwei Liu Xiangdong Liu KeXue Yuan KeSong Hu Yutau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1993,14(8):1693-1699
A five-channel grating spectrometer for use in millimeter wave band (25100GHz) is described with its design theory of optical path, and measured results of insertion loss and resolving power. 相似文献
980.
Summary Recent observations of CGRO satellite challenged the almost universally accepted galactic origin of gamma-ray bursts and have
revived the extragalactic, cosmological models. This hypothesis should imply some variations of the morphological and energ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aker events to which we think the farthest ones might belong. The existence of such variations due
to the cosmological red-shift should be tested.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possible correlations between temporal morphology
of the gamma-ray bursts, peak intensity and photon energy spectra when the red-shift effects do not yet occur. We examine
the peak intensities and the energy spectral-hardness distributionversus rise times for events observed by previous space missions, with a logN-logS shape free of cosmological effects.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suggest that a wide range of values of the temporal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s an intrinsic property of the sour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Cosmic Physics National Conference, Palermo, 3–7 November 199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