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化学   1472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27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420篇
物理学   6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共浸渍法制各了Ni和Mg促进的碳纳米管载Pt催化剂(Pt-Ni-Mg/CNT),考察了其对CO优先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t-Ni和Mg在CNT表面发生了相互作用,可能存在合金纳米粒子,从而显著改善了催化剂CO优先氧化的催化性能.添加适量Ni可提高CO的转化率,而加入适量Mg则有助于改善CO2的选择性.当Pt,Ni和Mg同时负载时,优化后所得的催化剂5%Pt-5%Ni-5%Mg/CNT在100℃对富H2气体中CO选择氧化的转化率为100%,CO2的选择性为53.7%;该催化剂在140℃下连续反应24 h,催化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沉淀法和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一个典型的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100Fe/3K/6SiO_2,质量比)所得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焙烧5 h.分别利用N_2吸附和穆斯保尔谱表征了催化剂的织构和物相性质,同时利用热重分析仪记录了催化剂在H2气氛中的还原过程,并利用气固反应模型对还原曲线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300~600℃焙烧后催化剂的还原过程可用相同的模型拟合,其中由α-Fe_2O_3还原为Fe_3O_4的过程可用一维晶相形成与生长模型或三维相界面反应模型描述,Fe_3O_4还原为α-Fe的过程受二维晶相形成与生长模型控制.而对于700℃焙烧后的催化剂,其还原过程可能受晶相形成与生长模型和收缩核模型共同影响.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减弱,还原过程活化能升高.这可能是由于焙烧温度的提高导致晶粒尺寸增大和晶格缺陷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993.
994.
采用离子束多靶溅射沉积技术(IBS),在Nd修饰的碳载体上制备了PtRu/Nd/C纳米合金薄膜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阳极催化剂,并对PtRu/Nd/C薄膜催化剂进行了不同条件的氧化处理.应用XRD,XPS,AF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薄膜表面的成分、化学状态、结构及表面形貌,并用循环伏安法(CV)测试了薄膜催化剂对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溅射产生的Pt+,Ru+和稀土Nd膜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PtRu/Nd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生粗化并抑制了PtRu薄膜表层的择优生长,增大了PtRu/Nd/C薄膜催化剂的电化学比表面积,催化活性明显提高;经氧化处理后,PtRu/Nd/C催化剂表面RuO2物种数量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对甲醇的催化性能,特别是PtRu/Nd/C薄膜催化剂经40min的氧化处理后,出现异常的电流峰.  相似文献   
995.
Due to the poor water solubility of andrographolide (andro), an inclusion technique has been developed to modify i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o as to improve its bioavailability. In contrast with the immense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of andro:cyclodextrin, no computational study has so far been carried out on this system. In this work, preliminary docking experiments with AutoDock were performe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and Austin Model 1 (AM1) calculations upon the docking instances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two possible modes of molecular inclusions between andro and x-cyclodextrin (xCD, where x is alpha, beta or gamma). Atoms-in-Molecules (AIM) analysis based on the B3LYP/cc-pVDZ wavefunction was applied to verify the existence of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st stable complex among the six possible inclusion complexes was the one formed between andro and betaCD with andro's decalin ring moiety wrapped by CD at a ratio of 1:1. The hydrogen bonds between andro and CD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The calculated data were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u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aid new drug desig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996.
Most of pointed Hopf algebras of dimension p^m with large coradtical are shown to be generalized path algebras. By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path algebras, the representations, homological dimensions and radicals of these Hopf algebras are obtain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radicals of path algebras and connectivity of directed graph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997.
在推导出光电跟踪仪扰动隔离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2种测试扰动隔离度的方法:基于模拟环境测试方案和载体平台测试方案。通过分析2种测试方案的试验数据,分别阐述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的场合,并指出速度环的带宽是影响双环路控制模式下系统隔离扰动能力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增加扰动隔离度的控制模式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叶红卫  戴光智 《应用声学》2017,25(5):225-227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网络,数据经过网络的输入层、隐含层逐层处理后,由输出层进行输出,通过和期望输出的对比进行反向传播,调整网络参数使输出不断逼近期望输出;在使用BP神经网络对语音特征信号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会出现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学习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FLA优化BP神经网络权值和阀值的方法,引入SFLA算法优化网络权值和阀值,利用SFLA优化后的BP网络模型进行语音特征信号分类;仿真结果表明,经SFL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与未优化的神经网络相比,不仅训练速度快, 而且误差小,语音特征信号分类的正确率平均提高1.31%。  相似文献   
999.
伍宏伟  陈亚运  饶才辉  刘传祥 《化学进展》2016,28(10):1501-1514
阴离子在生命、临床及环境科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设计用于识别阴离子的人工合成受体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识别阴离子的方法主要有氢键作用、质子转移机制、路易斯酸碱作用、以及基于不可逆的特定化学反应等。相对于传统的含NH或OH识别位点的阴离子受体,近年来含CH基阴离子受体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详细评述了含烷基CH,苯基CH,三唑CH,咪唑鎓CH,三唑鎓CH以及CHCN基阴离子受体的设计、结构及其阴离子识别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高鹏  高彬彬  高建强  张锴  杨勇平  陈鸿伟 《化学进展》2016,28(12):1834-1846
由于汞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汞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当前除汞方法中,吸附法为一种较有潜力的方法。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汞离子(Hg2+)吸附剂,以物理、化学手段改性后的衍生物更具有对环境中的汞吸附容量大,吸附效率高的优点。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脱除溶液中Hg2+的研究近况,介绍了壳聚糖物理(冷冻干燥、静电纺丝等)、化学修饰手段(交联和接枝等)以及与新型碳材料(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等)复合脱汞的最新研究,分析了壳聚糖及其复合物对水中Hg2+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最后,对壳聚糖吸附剂在汞污染治理中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