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4篇
  免费   1998篇
  国内免费   3915篇
化学   7673篇
晶体学   435篇
力学   903篇
综合类   650篇
数学   1678篇
物理学   458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799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873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1071篇
  2007年   905篇
  2006年   927篇
  2005年   828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487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1965年   7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硼酸酯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氮一硼内配位结构的硼酸酯偶联剂,解决了硼酸酯水解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丁氧基等活性基团。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硼酸酯进行了结构表征,讨论了原料配比、合成工艺等对硼酸酯收率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配方及工艺。对硼酸酯的物理性能、溶解性、水解稳定性及对硼酸铝晶须的表面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硼酸酯偶联剂由于具有氮-硼内配位作用,表现出优良的水解稳定性,并且硼酸酯偶联剂对硼酸铝晶须具有良好的表面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52.
0引言固体超强酸的研制是近20年来催化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起初,人们所研制的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中,MxOy多为ZrO2。近年来,研究者们为得到高酸强度和高催化活性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ZrO2为主体,引入第二组分、第三组分组成复合型催化剂,这方面的研究者颇多[1~4],也  相似文献   
153.
泡沫铅对VRLA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结构及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引言随着36V/42V汽车电源系统的提出,新一轮汽车用电池的竞争不断加剧。从目前情况看,铅酸电池由于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可靠,原材料来源丰富,铅回收率可高达98%等优点,因此成为电动车电源最实际的选择之一[1]。但作为电动车用电池,需要克服其比能量低、充电接受能力差和负极硫酸盐化等缺点。为此各国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近报道用铸造多孔体作为敞口铅酸电池的集流体,它的比表面积为14cm2·cm-3,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上升到50%,远高于传统的铸造板栅[2]。在铅酸电池集流体研究领域里另一个重大进步,就是以R V C(R etic-ulated V i…  相似文献   
154.
 本工作采用溴加成法、酚解法、FTIR法及臭氧裂解法分别测定了五种不饱和蒸气压下聚合的PVC样品(u-PVC)和五种商品PVC样品(s-PVC)的总双键、总不稳定氯、孤立双键和内部双键的含量.通过研究结构缺陷和PVC的平均分子量及脱HCl速率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不饱和总双键值,总不稳定氯和孤立双键含量彼此的相关性是建立在它们分别与1/Mn的相关性基础之上,从而得出了这三种定量值测得的主要都是端基烯丙基氯结构.根据三者对脱HCl速率的良好线性相关性,首次提出了端基烯丙基氯结构在HCl催化作用下异构化成内部烯丙基氯从而成为脱HCl速率主要原因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5.
取代二噁二唑硫醚及砜衍生物合成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代二噁二唑硫醚及砜衍生物合成及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6.
Cardanol-aldehyde condensation polymer containing boron-nitrogen co-ordinate bond (CFB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XPS, HPLC andDTA-TG. Its properti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 filmof CFBN has excellent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good anticorrosive properties andstable at high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57.
β-榄香烯是从温莪术中提取的一种抗癌有效成份。它是只含 C、H 两种元素的倍半萜烯。但是,它不溶于水,不易被肌体吸收,对肌体刺激作用大,因而在临床上受到很多限制。为克服这些缺点,有必要对其进行分子修饰,接上一些极性基团。以前的工作表明,β-榄香  相似文献   
158.
二茂铁液晶因其独特的稳定性和易于衍生化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1- 8] 。我们曾经报道过一类单取代二茂铁液晶的合成与介晶性[9] 。这里我们报道另外一类二茂铁单取代液晶 ,并对分子的长度、溴原子取代对介晶性的影响进行探讨。合成路线如下 :1 实验部分BruckerACE -2 0 0spectrometer,CDCl3作溶剂。NicoletMagna-IR 5 0 0Spectrometer,SeriesⅡ ,KBr压片。WRS -IA ,CarloErba 1 1 0b。Perkin -Elmer 7Series热分析仪 ,分温速度 1 0℃ /mi…  相似文献   
159.
滂胺天蓝-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 pH2.0~7.0的条件下 ,滂胺天蓝(PSB)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新霉素(NEO)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显色波长位于686~690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5、0~14.0mg/L ,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53×104、1.12×104、1.47×104L/(mol·cm) ;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20~622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0、0~14.0mg/L ,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41×104、1.43×104、2.42×104L/(mol·cm) ;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 ,ε值分别为2.94×104、2.55×104、3.89×104L/(mol·cm) ;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0.
The pseudo-quaternary phase diagram of Brij35/sodium oleate/oleic acid/water system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the liquid crystal area has been identified, which covers about two thirds of the whole phase diagram. The liquid crystal structure and behavior have been also studied by using polarizing texture,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2H-NMR and rheometer etc. The result shows that whe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changes along the line of AA′ in this large liquid crystal region, the structural change is cubic→cubic/lamellar→lamellar→lamellar/hexagonal→hexagonal. Meanwhile, we made the first attempt of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above system. The lattice constants of cubic and hexagonal liquid crystals are 10.53 and 5.68 n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