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7篇
  免费   1877篇
  国内免费   3402篇
化学   6192篇
晶体学   374篇
力学   576篇
综合类   457篇
数学   1382篇
物理学   46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756篇
  2009年   757篇
  2008年   904篇
  2007年   824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二乙烯苯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顺丁烯二酸二甲酯、乙酸烯丙酯、丙烯腈、甲基乙烯基甲酮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进行悬浮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交联度为40%的大孔吸附树脂。并表征了这些树脂的结构,测定了树脂对绞股蓝皂甙的吸附量。结果说明,所用单体的极性等因素对树脂的孔结构及吸附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2.
离子交换树脂纯化酪蛋白磷酸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使用D-201型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酪蛋白磷酸肽(CPPs)的操作条件为:洗脱温度40℃、洗脱酸(HCI)浓度0.2mol/L、洗脱速度2.3ml/min、进样浓度2%(w/v),进一步应用HPSEC技术分析考察了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含磷洗脱峰分子量分布情况,并计算了产品氮磷比与纯化收率.  相似文献   
173.
气固吸附等温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综述了近些年来在气固吸附理论研究领域对吸附等温线的研究进展。论述了从早期的BDDT的5种类型吸附等温线,到IUPAC的6种类型吸附等温线,再到基于Ono-kondo晶格模型的Gibbs吸附分类的5种类型吸附等温线.讨论了与各种类型吸附等温线类型相对应的吸附机理,并对滞留回环现象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4.
2-(4-氯苯基)-3-甲基丁酸的消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酸酐及有机惰性溶剂作混合溶剂,少量叔胺等作催化剂,2-(4-氯苯基)-3-甲基丁酸能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基本完全消旋,收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175.
研究了在三种固体超强酸催化下醛(酮)自身的羟醛缩合反应,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同时,对该反应的溶剂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2 g/1 mol醛(酮),反应5 h,转化率可达40%,溶剂对该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超强酸对各种醛都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催化醛类化合物自身缩合的转化率都在48%以上,选择性在95%以上,证明固体超强酸对该缩合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6.
用紫外吸收光谱、稳态荧光、荧光各向异性和动态光散射等方法研究了2,2′-p-亚苯基-双(5-苯基噁唑) (POPOP)分子与环糊精(CD)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POPOP分子在浓度较低时与β-CD形成1:2的包合物, 在浓度较高时可以进一步诱导β-CD形成纳米管结构. 同时发现, POPOP分子也可以诱导γ-CD形成纳米管结构. 对比于β-CD, POPOP分子在γ-CD水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 不仅有明显的红移而且也缺失了精细结构, 呈现较宽的大包峰. 这是由于POPOP分子成对进入γ-CD空腔形成了激基缔合物的缘故. pH和温度效应实验进一步表明, POPOP诱导β-CD形成的纳米管在pH大于12和温度高于331 K的环境下不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77.
通过低温络合反应制备了高分散高合金化的Pt-Ru固溶体, 并将其均匀地担载在有序介孔碳CMK-3上, 以形成二元复合金属催化剂. XRD谱图表明,fcc结构的Pt原子部分被hcp结构的Ru原子取代形成置换固溶体, 而且几乎没有未形成合金的Ru存在. TEM和XRD研究结果表明, Pt-Ru/CMK-3催化剂中Pt-Ru合金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7 nm, 且具有良好的均一度. 还研究了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并与E-TEK公司同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 Pt-Ru/CMK-3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 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和抗CO中毒能力明显优于其它同类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8.
聚丙烯酰胺凝胶结构非均匀性的动态光散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聚丙烯酰胺 (PAAm)凝胶结构的非均匀性 ,分析了PAAm凝胶结构非均匀性的形成原因及凝胶动态光散射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结果的物理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 ,PAAm凝胶中含有动态相关长度 (LC)不同的两相 ,其中 ,LC 为 10~ 2 0nm的区域是聚合物稀疏相 ,LC 为 85nm左右的区域是聚合物密集相 ,两相的不均匀分布形成了PAAm凝胶结构的非均匀性 .分析表明 ,PAAm凝胶存在两相主要是由于单体和交联剂的溶解度存在差异所致 .随交联度增大 ,PAAm凝胶结构的非均匀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79.
NAK-12树脂脱除蚕蛹复合氨基酸异味及褐变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用NAK-12吸附树脂脱除蚕蛹复合氨基酸异味及褐变色素的条件,初步分析了蚕蛹复合氨基酸异味产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当流速为3BV/h时,1ml NAK-12吸附树脂能吸附1.75g蚕蛹复合氨基酸中的异味物质;能吸附1.45g蚕蛹复合氨基酸中的褐变物质。甲醇是异味物质和褐变物质的良好洗脱剂,用pH1.0的甲醇以1BV/h流速洗脱,仅用3.5BV的洗脱剂即可完全洗脱异味物质和褐变物质,蚕蛹复合氨基酸异味产生的可能机理是:加热蚕蛹复合氨基酸液时,其苯丙氨酸,蛋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被氧化脱氨,生成挥发性醛,而其褐变则是赖氨酸,精氨酸与还原糖发生Maillard反应生成褐变物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0.
含热致液晶性共聚酯的聚砜共混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一种含萘环的热致液晶性共聚酯与聚砜树脂熔融共混并挤塑成条。毛细管流变性测试表明,这一共聚酯降低了共混物的表观粘度,甚至低于其本身的粘度。共混物受剪切作用形成了各向异性的微纤增强结构,并具有皮芯结构,在液晶聚俣物含量低到2%与0.5%的样条中仍有共聚酯微纤形成。共聚酯微纤提高了聚砜的力学性能,含20%共聚酯共混物挤塑条的位伸模量为聚砜树脂的二倍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